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开始了,受今年疫情的影响,推迟了一个月,往年的这个时候已经落下帷幕了。我们经常把各省高考第一名的学生称为“高考状元”,那么,今天就来聊一聊唐代“高考状元”们的修炼手册吧!
唐代科举考试,大致分常科和制举两类。
常科,即“常贡之科”,亦称常举、贡举,是面向社会、常年定期、分科进行的考试。考上常科,也就是只取得入仕的身份,所谓“进士及第”、“明经及第”。“及第”之后还要通过拴选考试,才能授予官职。
在常科中,进士科尤为科举士子所推重,明经科次之。
制举,亦称制科,则由天子临时下诏分科举行,同样面向社会。但是,制举举选合一,登科即得宫,无须再应锉选。
吏部科目选,是锉选的重要补充形式,只允许有出身人和前资官应选。旨在打破选格年限,选拔学有所长的人才。
接下来,主要介绍唐代科举常科之中的进士科和明经科的考试内容。
唐代常科中的进士科考试,历来认为主要考试杂文诗赋,强调其文学取士的功用,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的能力的考察。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改试小经为大经,增加难度,是对进士科三场试的完善。此后,进士科帖经、杂文、时务策的三场试格局基本定型。
帖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帖《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杂文要求诗赋各一。策问也就是时务策,要写五篇。内容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
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录取率只有1%-2%,因此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唐前期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后期也只取三十几人。孟郊当时考中后,欣喜若狂,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见其难。
唐代常科中的明经科主要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唐初设明经科,一般仅设二经,如封演所说:"国初,明经取通两经。"其后,由于学馆和州县学的发展,对生徒提出了科目要求、考试标准和习业年限。
与唐代常举诸科不同,明经科随各个时期现实的需要,别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史科等细目,自成系统,其中的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史科等,后来还成了吏部科目选的科目。考试之法,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考试内容包括必考科目(《孝经》《论语》)和其他经科,主要有“中经”(《周礼》《仪礼》)和“小经”(《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考试科目由考生自选:
自选一:通二经者,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
自选二: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部;
自选三: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须通。
另外,有时还加试《老子》《尔雅》。
学馆和州县学以习经为主的科目设置和考试标准,也就是明经科的应试科目和标准,乡贡举子应明经试自然与此相适应。三礼、三传、史科,皆始设于唐中叶以后,进一步扩大了明经系列的科目。
唐代常科应试科目的设置,极为复杂,前后长短不一,及第标准掌握也时有变化。然而,作为一个整体,常科众多科目的设置,不仅有利于选拔统治者所需的各种人才,而且为才学之士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及第标准的不断完善,则大致确立了社会价值体系,使才学之士能够参与相对公正的入仕竞争,这也许就是唐代科举制度带给社会的活力。看过这些名目繁多的考试内容之后,你还羡慕古代没有高考吗?其实,古代的科举制度难度分分钟甩当今高考几十条街,录取率也远远低于当今高考。“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代多少埋头苦读的文人们梦寐之喜事啊!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萧瑀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曾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赞誉他,将其比作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劲草、乱世中坚守忠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01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韦贵妃并未让长孙皇后失宠:从历史脉络中还原真相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黄巢:历史迷雾中的复杂人性黄巢,这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争议不断的印记。从私盐贩子到“冲天大将军”,从长安称帝到狼虎谷败亡,他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解构与重构...
黄巢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风尘三侠真实存在吗?历史与传奇的交织在中国文化中,“风尘三侠”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组合,由虬髯客、李靖和红拂女三人构成。他们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并成为了武侠小说、影视作品乃至民间传说中的经典形象。然...
李靖 2025-07-28 杜衍与王安石:北宋政坛的清流与改革者北宋时期,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或以清廉正直著称,或以锐意改革闻名。其中,杜衍与王安石便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虽身处同一时代,却以不同的方式在...
王安石 2025-07-28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