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高考时同一学校在不同省份录取的名额和分数不同,比如大家都想去清华北大,但清华北大在有些地区的录取分数要比北京高一些,录取名额也比北京少一下。据说这种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教育公平。
那这种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有学者考证说,是从朱元璋时期,而且,是从一个“科举舞弊”大案开始的。
公元1397年,这一年是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已经当了三十年皇帝。穷苦孩子出身的他,特别注意教育公平,希望每个考生都能得到平等的机会。
当年在首都应天府(现江苏南京)举行了第九次国家级考试,学生们从各地赶来,希望鲤鱼跃龙门,走上当官的道路。
考试过程很顺利,但放榜的时候出事了:人们发现,录取的五十二名考生,籍贯全是南方人!
这其中莫不是有什么猫腻?
善于推理(八卦)的人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主考官刘三吾籍贯湖南,是南方人,所以他录取的也是南方人,这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视。
当时刘三吾已经八十岁了,高居大学士之位,他不但学问好,而且为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所以给自己起个外号叫“坦坦翁”。“坦坦翁”听有人说他科举舞弊偏袒南方考生,并没有放在心上,抱着“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想法,继续主持后续的考试流程。
那刘三吾到底有没有作弊呢?真没有。
南方考生考得好,是由当时的学术环境决定的。唐宋之后,北方战乱频仍,而南方破坏程度较低,经济和文化都渐渐超过了北方,所以南方考生考得好,确实是因为“硬实力”。
但“主考官舞弊”的社会舆论渐渐开始发酵,认为不公平的北方学生大呼冤枉,这种呼声传到了朱元璋耳中。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个多疑的人,总觉得“有人想害朕”;而且,作为一个统治者,他优先考虑的不是事情真相而是政治影响。朱元璋认为,如果这件事没处理好,就可能会寒了北方读书人的心,影响社会稳定。
所以朱元璋命令侍读张信组织十二个人重新阅卷。这个张信是个铁憨憨,完全没有理解领导的用心:领导要的是社会稳定,他的做法是寻找真相。张信把卷子看了一遍后,得出的结论是主考官刘三吾做得没错,南方学生就是比北方学生成绩好。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他还拿来一批卷子给朱元璋,有对比就有真相。
张信不懂配合,朱元璋气得不行。有“铁憨憨”就有“机灵鬼”,这时有人读懂了朱元璋的心思,向朱元璋上奏说,张信故意拿北方学生中差等生的卷子给朱元璋看,这是要包庇刘三吾,欺骗皇帝。
朱元璋勃然大怒,也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就将张信与副主考官白信蹈等二十余人凌迟处死,将主考官刘三吾发配边疆。
真特么冤!
处理了考官队伍后,朱元璋亲自主持,重新考试。放榜后,一共录取了六十一人。大家惊讶地发现,这次录取的全部是北方的学生。但这次没人敢多说啥,大家互相递了个眼色,心照不宣。
这件事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时开始,科举考试开始找平衡。到公元1425年,政府正式规定南方省份和北方省份录取比例为6:4。宣德年间,又分出中部省份,规定南方录取五十名,北方录取三十五名,中部录取十名。
后来录取比例有所变化,但这套不同区域录取名额不同的制度,却开始流传下来。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地宫中,三口朱红色棺椁并列而立:居中为万历帝,左侧是孝端皇后王喜姐,右侧则是孝靖皇后王氏。这一布局折射出明代宫廷最复杂的权力博弈与人性...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孝靖皇后 2025-09-17 万贵妃与客氏:明代后宫权势女性的双面镜像明代宫廷史上,万贞儿(万贵妃)与客印月(客氏)作为两位以乳母身份崛起的女性,均以非传统路径突破后宫等级秩序,成为影响皇权运作的关键人物。然而,二人的权势根基、政...
客氏 万贵妃 2025-09-16 鱼玄机与绿翘:主仆恩怨背后的晚唐社会镜像晚唐咸通九年(868年)夏,长安西郊咸宜观后院惊现一具女尸。经查,死者是道观婢女绿翘,凶手竟是女冠鱼玄机——这位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名动诗坛的女诗人,因...
鱼玄机 2025-09-16 内厂:明代皇权博弈下的昙花一现在明代复杂的政治生态中,特务机构始终是皇权与官僚集团角力的关键工具。当锦衣卫、东厂、西厂构成的特务网络已无法满足统治需求时,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三年(1508年)...
朱厚照为什么没有子嗣 2025-09-16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祁钰妻儿之死:权力漩涡中的家庭悲剧明代宗朱祁钰的妻儿之死,是明朝历史上一段充满争议与谜团的往事。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祁钰的妻子汪皇后与儿子朱见济服毒自尽的情节,引发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强烈好...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9-15 王守仁真的那么厉害吗?——从多维成就解析“千古完人”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以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成就,被后世誉为“真三不朽圣人”。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其思想影响远播...
王守仁 孔子 2025-09-15 罗贯中:元末明初的文学巨匠与章回小说鼻祖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一说为山东东原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被誉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 2025-09-15 朱温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姓帝王,却无血缘关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虽非大姓,却诞生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后梁太祖朱温与明太祖朱元璋。二者同姓且同为开国君主,又同为安徽人,常引发后人对其关系的猜测。然...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