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从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到末代皇帝崇祯止,一直都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因此科举考试(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高考)从未间断过。在明朝进行“高考”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许多轶事。现辑录如下,供大家茶余饭后消遣。
开国皇帝朱元璋马上得天下,选拔人才注重全才。规定乡试、会试的第三场进行面试,主要考骑马、射箭和书法。骑马和射箭都属于体育的范畴。骑马,观其策马扬鞭,飞驰奔跑的敏捷性;射箭,观其有的放矢的准确程度。加试“体育”,使书生们普遍重视锻炼身体,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死读书,也有利于今后从政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明朝,科举是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因此考试的保密制度甚为严格。考生黎明进入考场,每人派兵一人守着他。试卷上不准自叙门阀、地位和出身。试卷的命题、保管、密封、誊录、批改每个环节都由不同的人担任。特别是誊录的环节,誊录的官员用朱笔把考生的试卷重新誊写一遍,以防止批改卷子的人根据笔迹和卷上做的记号来做弊。这是近现代的人们也做不到的。
永乐七年,翰林院侍讲邹缉、左春坊徐善述为考试官。御史弹劾他们出题过偏,邹缉等人竟然被下狱治罪。这可能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永乐十三年,开始在北京举行会试。翰林院修撰梁潜、王洪为考试官。初次拆卷,得知陈循是第一名。梁潜因为陈循是自己的老乡,怕人家议论,就把他改为了第二名,让另一个人得了第一名。陈循岂不冤哉?
永乐十六年,经过殿试,李马名列榜首,考中状元。永乐皇帝却嫌李马的名字太俗,亲自给他改为了李骐。你别说,永乐皇帝这名字改得还真不错。
永乐二十二年,经过殿试,邢宽、梁湮、孙曰恭三人考中了前三名。其实应该是孙曰恭为一甲第一,但那时的文字书写是竖行写的,皇帝在看名单时,误将“曰恭”二字看成一个“暴”字,很是不爽,便将邢宽列为第一。因为名字,丢了状元,孙曰恭可够倒霉的。
正统三年,顺天府乡试时,第一场时考场发生了火灾,试卷烧毁了一部分。皇帝下诏,又让重新考试了一次。景泰二年进行殿试的时候,考生王越的试卷竟让大风给刮跑了,最后也让他补考了一次。按现在时髦的话说,这也叫人文关怀吧。
唐寅就是唐伯虎,于弘治十二年参加会试和殿试。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是考试官之一。有个叫徐经的江阴人,重金从程敏政家人处探到题目,并告诉了好朋友唐寅。唐寅是个爱多嘴的人,事先就夸口说必能考中上等。有人举报,经过调查属实,朝廷将程敏政撤职,徐经和唐寅都被发充去地方上当了小吏,断送了大好前程。唐寅的多嘴,于他个人来说,是不幸;于中国的书画艺术来说,又是幸事。很难想象,做了翰林的唐寅,还会去画他的虎、写他打油诗。
嘉靖十一年,又是会试和殿试之年。事前,礼部尚书夏言上疏,要正文体,皇帝也同意了。殿试那天,考前仪制司约束申明,传达皇帝的意思。考生林大钦迟到了,没听到,起承转合仍不用规定的对偶句。吏部尚书汪鋐看到他的考卷与众不同,感到奇怪,给大学士张孚敬看,定为了第三名。上报给皇帝,皇帝也非常喜欢,忘掉了正文体的事儿,把林大钦定为第一名。因迟到而捡了一名状元,实在是旷古未闻。
嘉靖二十三年,礼部尚书张潮担任主考。他老人家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最后竟病死在考场上,可算是为科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是嘉靖二十三年那次考试,少傅翟銮的儿子汝孝、汝俭也参加了考试。翟銮是阅卷人,为了避嫌,提出换人阅卷。皇帝不允许。拆封后,果然汝孝的名字很靠前。皇帝有些不乐意,正好做梦听见雷声,就把后面的秦鸣雷提到了前面,让他当了状元。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
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刘体纯(?-1663年)以“陕南王”之名,在秦巴山区与清军展开长达二十年的殊死抗争。这位出身陕北的农民军将领,从李自成麾下的“光山伯...
刘体纯 李自成 2025-08-01 海拉细胞能被杀死吗?科学探索与生命伦理的双重追问在医学研究史上,海拉细胞(HeLa Cells)堪称“永生传奇”。自1951年从美国黑人妇女海瑞塔·拉克斯的宫颈癌组织中分离以来,这种细胞以惊人的增殖能力突破了...
海瑞 2025-07-31 夫差与西施:历史迷雾中的子嗣之谜在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吴王夫差与西施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却又神秘的星辰,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这段交织着爱情、权谋与家国兴衰的传奇,不仅在正史中留下斑驳痕迹,...
西施 夫差 2025-07-30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樊忠从未刺杀朱瞻基:一场被误读的忠诚与权力交织的史实在关于明朝历史的讨论中,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称“御林将军樊忠曾试图刺杀明宣宗朱瞻基”,甚至被部分影视作品渲染为权力斗争的戏剧性场景。然而,通过梳理《明实录》《国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朱棣:从藩王到帝王的身份嬗变与权力重构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谱系中,藩王与亲王作为皇室宗亲的重要封爵,既承载着维护统治的使命,也暗含着威胁皇权的隐患。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人生,恰是这一矛盾的典型写照——他...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29 夺门之变中的孙太后:权力博弈下的关键推手与历史争议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深夜,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悄然开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的五百死士护送明英宗朱祁镇重返奉天殿,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前秦与北魏:北方统一浪潮中的接力者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五胡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是北方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阶段。前秦与北魏作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政权,分别以“短暂统一北方”和“长期稳定统治”的双...
方政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