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六月,对于全国的无数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个紧张的季节。十年的寒窗苦读,每一名学生都期望着能金榜题名,鱼跃龙门。在宋朝其实同样有高考,比如科举,比如从军入伍考试等等,据说,考试的过程还十分热闹,不仅有加分的,还有从军特招,而最受考生喜爱的,则是宋代的老榜制度。这三种特殊情况都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继九品中正制之后,封建朝廷用人选人的主要手段。根据考证,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而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期是宋代。宋代的科举,分常科,制科和武举,常科和制科是文举,又可以分为贡举、制举和童子举。考试又分为三级: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二级是由礼部举行的省试;三级,也就是最高一级,由皇帝亲自考试的殿试。殿试考出来的前三名,就是从朝廷,到民间都津津乐道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这些程序,虽然很复杂,但还都是正常程序。除了这些正常的程序,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例外。第一种叫行卷加分制度,说白了,就是考生要在考试之外,为自己寻找另外的加分项。行卷加分制度始于唐代,其主要操作方法如下:考生在考试之前,提前进京,把自己平时比较好的作品写成手卷,采用各种方法,送到朝廷官员手中。如果你的文章真的很棒,还没参加考试,朝廷的官员中就会对你有个好的印象,自然就会最终影响考官对你试卷的评判。而行卷加分制度的最高境界是把手卷行到朝廷重臣的手中,直接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唐代大诗人王维。据传说,王维二十岁时,进京考试。当时送行卷的大有人在。其中,有人直接行卷到朝廷最有权势的玉真公主门下,玉真公主也许诺了人家,给人家状元。可王维同学后来居上,在歧王的安排下,通过行卷,外加自己的才艺和容貌,还有一手好琴,竟然从玉真公主手中抢来了本属于别人的状元。第二种叫特招制度。这个特招制度最明显的体现,体现在古代的征兵方面。在古代,对招兵都有一定的要求,除了对武艺,箭术,骑术等设有门槛,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考试,虽然这些标准都很低。但是,有一种特殊的兵种却与普通的招兵考试截然不同。这种特招的兵种,叫兵样。
据说,这种制度始于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我们总说宋朝重文轻武,但事实上,宋朝对士兵同样有很高的要求,从身高,到视力,到武艺等都设有必要的条件,但是,如何让地方在选兵时就能尽可能符合朝廷的规矩呢?于是,宋朝特意招收一种特殊兵种,就是兵样。对兵样的要求很有意思,不考武艺,不考箭术骑术。只要身高,胖瘦,相貌符合朝廷对士兵的理想要求就行,他们就是士兵的标准样板。然后,把这些兵样分别派到各地,地方的征兵机构招兵时,参照兵样就行了。
第三种叫老榜制度。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读过,在真实的世界里,科举是无数文人唯一的出路。因此,像范进这样,考了一辈子才考上的大有人在,甚至有更多的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上。于是,每年都会有许多腿脚不便,须发斑白的老文人,也要千里迢迢地来京赶考。这个时候,就不光要让人感觉是读书的辛苦了,会让人感觉一到科举的残酷。那怎么破呢?到了宋朝,出现一种老榜制度。就是在考试的正榜之外,另设一个主要针对老文人的榜。通常,能进这个榜单的都是垂暮的老者,因此人们又叫这份榜单叫“老榜”。
老榜是朝廷对老年考生的特殊福利,但是,也是有要求的。宋朝规定,有资格进老榜的,最低得考中过十五次的举人。而且,对于中老榜的老考生,朝廷给的待遇也与正榜的不同。有意思的是,老榜的不同待遇,还体现在人们的认可上。在徽宗时期,有个叫徐适的中了老榜。按照规矩,朝廷为大家举行庆祝宴会,并赐给大家一人一朵宫花。宴席结束后,大家照例去风尘场所。可这时候,就有区别了,别人的宫花,都被歌女们争着要。而徐适老先生的宫花,却送人都没人理。最后,徐适自嘲作诗一首:“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尽管今天,我们都说孩子们学习累,甚至许多人对高考颇有微词。但是,说实话,同古代科举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孩子们要幸福多了。所以,孩子们,加油吧,相信你们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不辜负自己的十年寒窗。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
公元1142年寒冬,临安大理寺风波亭内,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含冤而死。这位39岁便统率十万精锐的军事统帅,在人生巅峰骤然陨落,留下“天日昭昭”的千古...
岳飞 2025-07-15 秦熺下场:权势崩塌后的落寞与历史审判秦熺(1117—1161年),字伯阳,本是南宋权臣秦桧妻兄王唤的庶子,因秦桧夫妇无嗣,被过继为养子。在秦桧专权期间,秦熺凭借养父的权势平步青云,官至礼部侍郎、枢...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2025-07-14 宗泽与岳飞:抗金双璧的功业与历史定位在中国两宋之交的抗金烽火中,宗泽与岳飞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年逾六旬的文官统帅,以"宗爷爷"之威震慑金人;一位是三十而立的青...
宗泽 岳飞 2025-07-14 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与苏轼门下的文学传奇北宋文坛,群星璀璨,而“苏门四学士”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组合之一。这四位文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因受苏轼的提携与影响,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共同书...
苏轼 2025-07-14 江湖落魄客,忠义病大虫——薛永的传奇人生在《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薛永虽非声名显赫的大英雄,却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忠义之举,在梁山好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是底层江湖人的挣扎与抗争,更是对忠义...
薛永 2025-07-14 青梅绕指,帝后情深:赵宗实与高滔滔的婚姻真相在中国封建帝王史上,三宫六院是常态,但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赵宗实却以“一生专宠一人”的婚姻模式成为异类。他与皇后高滔滔从青梅竹马到生死相托,缔造了“一帝一后无嫔...
宋英宗 2025-07-10 福康公主香消玉殒后:驸马李玮的沉浮与历史余波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兖国公主赵徽柔在孤寂中病逝,年仅33岁。这位曾被宋仁宗捧在手心的长女,死时衣衫褴褛、满身虱虮,甚至因生火取暖被炭火烧伤面容。这...
宋神宗怎么死的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7-10 吴玠未救岳飞:时代困局下的必然与无奈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蒙冤遇害,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抹永恒的悲壮色彩。而同为抗金中坚力量的吴玠,在岳飞身陷囹圄时却未伸出援手,这一历史谜团背后,是南宋复杂的政治生态、军事...
岳飞 2025-07-09 三苏冠冕大苏尊:解码北宋文坛的“全能巨匠”苏轼北宋文坛的星空中,"三苏"如三颗交相辉映的星辰,以文学成就照亮了整个时代。这组由苏洵、苏轼、苏辙构成的文学世家,因王辟之《渑...
苏洵 苏辙 2025-07-09 朱淑真与李清照:宋词双璧的辉映与分野在宋代词坛的星空中,朱淑真与李清照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以女性独有的细腻笔触,在男权主导的文学史上刻下深刻印记。尽管二人从未谋面,但后世常以“南朱北李”并称,...
李清照的词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