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顺治帝,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清
话说,在顺治帝继位不久,摄政王多尔衮便给小皇帝定了一门亲事,女方是一名蒙古公主,来自科尔沁部,姓博尔济吉特氏。其实这位博尔济吉特氏是与顺治帝有关系的,她是孝庄文皇后哥哥吴克善的女儿,也就是顺治帝的嫡亲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她是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孙女,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赫舍里皇后,就是孝诚仁皇后,她是康熙皇帝的嫡妻。同时她又是顺治帝选定辅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家族是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刘必显在顺治年间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祖父刘棨在康熙年间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则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刘墉成长在名门相府,家族成员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太极和顺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何在皇太极去世后,顺治可以脱颖而出呢?在清朝的历史上,有一段时期是最为离奇和重要的,那就是顺治登基。因为当时还未入关的时候,如果想要当上皇帝或者大汗,一定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妖僧通琇的故事。说起顺治皇帝,他在历史上的政绩并不多,影响力也不大,唯一被人们提起的是他不爱江山爱美人,最后被一个和尚忽悠半路出家了。咱们先
刘墉一生廉洁奉公,为官清正,这与刘家的门风有很大的关系。刘氏家族是诸城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祖父刘菜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位极人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深受乾隆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
顺治帝福临是一位的幸运皇帝,也是一位苦命的少年天子。他的幸运在于因为父亲皇太极的猝死,没有留下继承人,所以他的大哥与叔叔多尔衮展开争夺帝位的政治斗争。最后两方僵持不下,选择了妥协。六岁的福临成为新皇帝
历史上的君臣关系非常微妙,不管你立过多大的功劳,如果皇帝不高兴,或者故意整你,那你基本上就什么都不是了,你再厉害,始终也只是皇帝家的奴才,比如商鞅,霍光,张居正,等等,对满清入主中原的最大功臣多尔
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传说其母为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但于史无据。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
在清朝历史上,多尔衮可以说得上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了,他死后遭到顺治鞭尸,那么多尔衮有几个孩子?他的后代结局怎么样?有没有受到牵连?史料记载多尔衮13岁就和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一位女子成亲了,这位女子是哲哲
绿(lù)营,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在咸丰以前大
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本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午亭,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代宰相、学者。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秘书院
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本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午亭,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代宰相、学者。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秘书院
清朝从清世祖顺治皇帝开始,就在宫廷里供养、任用了很多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如单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就有将近80位传教士在宫廷中。由此在宫中形成了一个由西洋传教士组成的群体。这一群体除了人数不少以外,还长时
清朝定鼎中原后,康熙更在执政生涯中5次前往五台山祭拜,其实不仅康熙与五台山有很深的渊源,传闻他的父皇顺治就是去了五台山出家。而在其后,乾隆与嘉庆皇帝也曾多次拜访过五台山。那么五台山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
历史上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流传千古,家喻户晓,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故事发生在清朝的顺治年间,今天的主人公也是顺治皇帝的皇后——孟古青。众所周知,顺治虽然贵为天子,却没有丝毫的实权,是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满清初期,集团内部相当团结。因为他们自知实力弱小,如果不抱团取暖,根本就不可能以20万人的体量,统治大明朝1亿人的规模。可见团结显得多么重要。当南明为了谁当皇帝,内部厮杀的时候。人家多尔衮和豪格宣布同时
李成栋(?-1649年),字廷桢,号虎子,陕西人,一说辽东人,一说宁夏人,明末清初将领。李成栋少时跟随高杰为盗,号“李诃子”,后随高杰归附明朝,累官总兵,驻守徐州。顺治二年(1645)四月,豫亲王多铎和兵部尚
施琅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将领,他没有太多的功绩,但是单凭平定台湾就可以名留青史。台湾是郑氏的地盘,施琅本是郑氏的将领,但是因为曾德与郑氏彻底决裂,投降清朝。1652年(顺治九年),曾德事件导致施琅与郑成功公开
施世骥(1661—1719),字文中,福建晋江人,隶属汉军镶黄旗,靖海侯施琅第四子。施世骥生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早年随其父施琅将军征战,并“备器械,输糗粮”,协助施琅准备东征。能文,尤攻骑射。闽浙总督姚启
施世纶(1659年一1722年7月3日),字文贤,号浔江,又号静斋,福建晋江县衙口乡(现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后被编入清朝八旗汉军镶黄旗。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朝著名的清官。简介顺治十六年(1659
施世泽(1655—1680年),初名施世鬃,后改名世泽,汉族,福建晋江人。施琅长子,过继给其亡兄施肇科为嗣,“候授部郎”。施世泽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系施琅长子。施琅被征入京时,施世泽随家眷入京,侍于施琅
施琅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施琅最大的成就还要数在康熙时期成功收复台湾,将台湾纳入大清的版图。施琅的一生充满传奇经历,人们也编造了许多传说故事。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
施琅青年时个性极强,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氏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次年四月,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郑
施琅与郑成功因为曽德事件决裂,又因为郑成功杀了施琅的父亲弟弟,施琅投降清朝。施琅归顺清朝后并没有被重用,依靠妻子在北京当女红裁缝贴补家用所需,每天在府内耐心等待朝廷起用。1652年(顺治九年),曾德事件导
施琅本是郑成功父亲的部下,但是一直怀才不遇,后来在郑成功的账下过得很不愉快。直到1652年施琅和郑成功正式决裂,郑成功杀了施琅的父亲与弟弟,施琅正式投降清廷,与郑氏势不两立。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统帅博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康熙时领军收复台湾。简介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康熙时领军收复台湾。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