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康熙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不可否认的是,索尼在帮助康熙扳倒鳌拜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索尼是顺治皇帝留给康熙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而且排在四大辅政大臣的首位。这有点相当于明朝的内阁首辅的味道。但是索尼在辅政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发挥到明朝首辅那样的作用,他很快就败下阵来。整个大清的朝廷,几乎成了鳌拜一个人。
索尼之所以失败,主要的原因出在索尼的性格上。索尼的性格是不够刚强的,他比较温和,没有那么尖锐和凌厉。其实,如果国家有一个强有力的君王,索尼无疑会成为比较好的宰相,他和君王肯定是互补。而且,有他来做细致的工夫,可以把国家管理得很好。但如果让索尼来当领袖的时候,他就有性格缺陷,是不太合适的。
当年顺治皇帝之所以要把索尼这样的人,放在辅政大臣之首。或许正是看中了索尼性格温和这一面。因为他的性格温和,因此他不太可能对年幼的康熙构成太大的威胁。同时,索尼作为一个温和的长者,他可以极好地协调四个辅政大臣和朝廷中的大臣们的关系。应该说,顺治皇帝想得还是不错的。
顺治皇帝非常有意思的是,他把鳌拜排在四大辅臣的最后一位。这样做,他也是经过思考的。鳌拜虽然很忠心,在皇太极死后,拼死保住了皇太极儿子的继承权,但是他的性格比较刚硬。这样的人,是很容易得罪人,是不适合当“首辅”的。所以,顺治皇帝觉得让索尼来节制他,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是顺治皇帝没有想到,鳌拜能够刚强到那一步,以至于索尼根本就无法节制他。很快,排在最后一位的鳌拜,竟然冲到最前面,成为了“首辅”。朝廷中的事情,都得听他的,都得由他来做主。
鳌拜冲成“首辅”的时候,四大辅政大臣迅速分化。遏必隆倒向了鳌拜,听从鳌拜的安排。苏克萨哈对鳌拜不服,但是很快,鳌拜把苏克萨哈拿下杀掉。四个辅政大臣剩下三个,唯一的变数,就是索尼。
索尼作为顺治皇帝钦定的“首辅”,他当然可以和鳌拜对着干。但他明白,和鳌拜对着干,绝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他经常称病,把朝廷交给鳌拜,让他想干啥就干啥。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觉得索尼是个不负责任的人。辜负了顺治对他的期望。
但索尼可不是一个糊涂蛋,他只是不愿意和针尖对麦芒,硬碰硬。他虽然称病,但是并没有对朝廷放任不管。如果放任不管,他百年后,是没脸去见顺治皇帝的。
索尼对鳌拜是看得比较清楚的,鳌拜尽管没有反叛之心,但继续让鳌拜存在下去,对清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危害。
因为鳌拜造成了朝廷的不团结,比如他杀苏克萨哈。又造成了八旗的不团结,比如他强行换地。同时还造成了君臣的不团结,因为康熙想要尽快掌权,但是鳌拜舍不得权力,不想把权力交出来。
所以,无论如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首辅”,他必须想办法把鳌拜拿下来。
怎么才能把鳌拜拿下来呢?
可以说,索尼进行了精妙的布局。尽管不显山不露水,但是这个精妙的布局,就像地震一样,不知不觉,就把鳌拜陷落了。
我们来看看索尼是如何不显山不露水的。
康熙最终是采用“擒贼先擒王”的方式,把鳌拜给拿下。他发动了一场规模非常小的宫廷政变,没有动用军队,也没有更多的人参与,就把鳌拜拿下来了。
这一招,是不是索尼教他的呢?我们不能确定。但肯定与索尼有极大的关系。因为康熙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前前后后都有索尼的影子。
首先,索尼率先提出,让康熙亲政,并且带头退休回家。
索尼是四大辅臣之首,他带头退休,其他辅臣如果不愿意,那意思就是,不愿意皇帝亲政。这可是一个大罪。可以说,索尼的这一招,是不接受反驳的。这样,鳌拜不得不把朝廷交给康熙。
(康熙)
其次,索尼的儿子索额图成为康熙的贴身侍卫。
索额图本来是吏部右侍郎,突然他就辞掉职务,成为康熙的一等侍卫。这显然是不同寻常的。他这样做,目的就是和康熙靠得更近,更方便康熙召见他,和他商量,而他也因此给康熙训练了一批死士。
索尼的儿子到康熙身边,是康熙直接安排的,还是索尼和康熙商量以后的结果?由于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与索尼是有很大关系的。否则的话,康熙皇帝为什么不安排其他人,而要安排索尼的儿子去做这件事呢?尽管康熙确实是很有政治智慧的,但是和索尼比较起来,康熙肯定没有那么老到。所以可以肯定,索尼给他出这个主意的可能性更大。
而且索尼这样做,对他也有极大的好处。
看起来,他辞职退休,让出权力这件事,有些“自杀性袭击”的味道。用民间的话来说,叫作“损人不利己”。但其实,并不是不利己,对他是大大有好处的。有什么好处呢?
当索尼年迈的时候,他所考虑的问题,就是儿子能不能接他的班的问题。只有儿子接他的班,他才真正算得上功德圆满。
索额图是吏部右侍郎,确实官也不小,但是要想成为宰相级别的人物,那是只能撞运气的。但索额图如果直接到康熙身边,成为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帮助康熙扳倒鳌拜,那么,他就将成为康熙身边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样一来,索额图就注定是“宰相”级别的人选了,也就顺利地接过他的班了。
可以说,索尼这两招叫作“以退为进”和“暗渡陈仓”。
“以退为进”就是他通过辞职退休回家,然后把他的家族推到前台,把他的儿子推到前台。表面上是退,实际上是进。
“暗渡陈仓”是他在把儿子送到康熙身边后,通过儿子,帮助康熙扳倒鳌拜,并同时让他的儿子取代了鳌拜的地位,成为朝廷中“宰相”级别的人物。
不得不说,索尼的政治智慧,是极为高超的。
在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的硝烟中,靖南王耿精忠的家族命运如同飘零的落叶,被卷入历史洪流。作为清朝初期最血腥的皇权清洗事件之一,耿精忠子女及其后裔的遭遇,既折射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30 玄烨与康熙:一位帝王的名号密码与历史镜像在紫禁城金銮殿的龙纹穹顶下,"玄烨"与"康熙"这两个称谓犹如双生镜像,共同折射出中国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玄烨 2025-04-27 顺治:皇太极血脉与权力传承的纽带在紫禁城红墙黄瓦的见证下,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人生轨迹与皇太极的帝王霸业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对父子的人生交织,既是满清皇室权力传承的缩影,亦是历史洪流中个人...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4-25 定妃与密妃:宫廷地位差异背后的多重因素探析在清朝后宫的历史长河中,定妃与密妃都是康熙帝的嫔妃,然而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存在显著差异。一、入宫背景与家族支持定妃万琉哈氏,原为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正黄...
康熙的儿子们 定妃 2025-04-14 卫琳琅的历史原型:康熙良妃觉禅氏在热门小说及影视作品《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卫琳琅这一角色给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身世坎坷、情感纠葛,与康熙皇帝、纳兰容若之间的爱恨情仇令人动容。而卫琳琅并...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容若 2025-04-10 胤禔是雍正吗?解析康熙朝皇长子与雍正帝的真实关系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因前四子早夭而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而雍正帝(1678年12月13...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9 周昌之父:历史迷雾中的家族传承与精神底色在历史的长河中,周昌(周培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传奇的经历,成为康熙年间的重要谋臣。然而,关于他的父亲,历史资料却众说纷纭,留下了诸多谜团。这些谜团如同历史长河中...
康熙的儿子们 周培公 2025-04-03 红楼梦醒:曹雪芹的贵族往事与文豪炼成记康熙五十四年的南京江宁织造府,一声啼哭划破朱门深院的寂静。谁也没想到,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将在百年后化作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星辰。曹雪芹,这个历经繁华到沧...
康熙的儿子们 曹雪芹 2025-04-03 康熙三位皇后:赫舍里氏、钮祜禄氏与佟佳氏,后宫中的政治与深情康熙,作为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后宫生活也备受关注。在康熙的一生中,共有三位皇后与他共度风雨,她们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
康熙的儿子们 孝诚仁皇后 2025-04-03 揭秘十三爷胤祥的真实死因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十三爷胤祥以其卓越的才能、忠诚的品质和悲惨的命运而备受关注。作为康熙帝的第十三子,胤祥在雍正帝即位后,成为了雍正朝最显要的人物之一。然而,这...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