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清朝 >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

时间:2025-11-20 15:12:55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父亲,他的家族故事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出身显赫,仕途顺遂

纳兰明珠,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其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统领,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建州女真,虽最终败亡,但家族在女真部落中地位尊崇。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极的生母,这使得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父亲尼雅哈率领叶赫部投降努尔哈赤后,被授予佐领官职,为家族在清王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康熙初年,纳兰明珠凭借自身的才能和家族背景,从侍卫、治仪正起步,开启了仕途的征程。他精练能干,做事干练,对人热情,能言善辩,很快便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提拔。康熙三年(1664年),他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成为宫廷事务的最高长官,掌管着宫廷的诸多重要事务。此后,他历任弘文院学士、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要职,参与国政,逐渐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功勋卓著,权倾朝野

纳兰明珠在康熙朝的诸多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疏请撤藩以试探朝旨,纳兰明珠详言利害,力主撤藩,与康熙帝的意图相合,因此深受帝赏识。在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他赞助康熙帝处理军事事务,著有劳绩,为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平定三藩,纳兰明珠还在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支持康熙帝的决策,积极参与相关事务的谋划和执行,为国家的领土完整和边疆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治理黄河方面,他支持河道总督靳辅的治理方案,为改善黄河水患、保障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凭借着这些卓越的功绩,康熙十六年(1677年),纳兰明珠被授武英殿大学士,充重修太祖、太宗实录及修纂《三朝圣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一统志》《明史》总裁。以两遇实录告成,他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成为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康熙朝重臣,人以“相国”荣称。

党争倾轧,黯然落幕

然而,随着权力的增长,纳兰明珠逐渐陷入了党争的漩涡。他与大臣索额图各树党羽,互相倾轧,严重影响了朝廷的正常运转和政治生态。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明珠八条罪状,诸如结连党羽、戴得私门;督抚缺出、辗转贩鬻;指授学道、取贿预定;牵制言官、压制参劾等等。康熙帝在发表长篇谕旨后宣布“明珠著革去大学士,交领侍卫内大臣酌用”。不久,纳兰明珠被授为内大臣,虽然恢复了议政内大臣、光禄大夫的职位,但已不再受到重用。

此后,纳兰明珠虽然也在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督运西路军饷及其他差事,但已无法再回到权力的中心。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重臣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病故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皂甲屯西。

家族荣耀,文脉相承

纳兰明珠不仅在政治上有着辉煌的成就,他的家族也人才辈出。他的长子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的词人,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自幼聪颖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又有名师教导,青年时代就崭露头角。他文武兼修,二十二岁便在殿试中获得二甲第七名,被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后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

纳兰性德的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认为他的词在北宋以后堪称第一。他的作品如《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长相思·山一程》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深受后人喜爱。纳兰性德的文学成就不仅为家族增添了光彩,也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纳兰明珠的一生,是辉煌与沉浮交织的一生。他在康熙朝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的家族故事也为我们展现了清代贵族家庭的文化传承和人才辈出的景象。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为后人所铭记和敬仰。

人物: 康熙 纳兰性德 分享 上一篇: 孝庄皇后是不是皇太极一生的挚爱 下一篇: 胡雪岩:红顶商人的传奇与陨落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