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定鼎中原后,康熙更在执政生涯中5次前往五台山祭拜,其实不仅康熙与五台山有很深的渊源,传闻他的父皇顺治就是去了五台山出家。而在其后,乾隆与嘉庆皇帝也曾多次拜访过五台山。那么五台山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引起清代诸帝的关注呢?
康熙一生在位长达61年之久,这也是大清走向强盛的61年,在半个多世纪的统治内,康熙皇帝曾多次前往全国各地游历,如南京的明孝陵,是康熙皇帝每到江南必去拜访之地,其目的自然是拜访前朝的开国帝王朱元璋,借此缓解满族与汉族之间的隔阂,更是向朱元璋宣示,中国在满族的统治之下照样能够走向强盛,甚至要远超明代。
除南京明孝陵外,山西五台山也同样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他一生共前往五台山5次,昭示着五台山的不同寻常。
山西五台山,又被称为“清凉山”,在五台山内建有文殊菩萨大殿。五台山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作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直传承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佛教传承地,其地位就由一座普通的山峰一跃成为佛门圣地。
康熙一生当中曾5次前往五台山,第一次与第二次最受关注。康熙二十二年,正值康熙壮年时期,这一年他两次前往五台山。
那他去五台山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就在他去五台山的前一年,康熙刚刚前往满族“龙兴之地”东北巡察盛京、吉林,拜谒祖先,并前往蒙古进行慰问,后一年则祭泰山、拜孔子、下江南、谒明孝陵,如果将1683年的故事与前后两年结合起来看,可以看出康熙的多处拜访是有着深层考虑的,并不是临时想出的主意。
此时的康熙正处在雄心满怀的时刻,就在1681年,三藩之乱刚刚被平定,就在1683年当年,又从郑氏手中收复台湾,对于国家的稳定功在千秋。
所以在1683年的出访必定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而且这一年秋天拜访五台山的不只康熙皇帝,还有孝庄太皇太后,她希望前往五台山烧香拜佛,以祈求上天保佑大清,有了太皇太后的加持,这一年的拜访显得更加隆重。
1697年,康熙第三次拜访五台山,也就是在这一年,康熙皇帝平定了西北准噶尔之乱,此次前往五台山同样有着祭祀祈福的深意。
第四次和第五次分别是在1700年与1709年。第四次是因为永定河与黄河治河工程完成,在古代治河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所以要隆重地祭祀;第五次则是因为皇太后的七十大寿,前往五台山是为皇太后祈福。
康熙每次前往五台山都会给五台山带来巨大的好处,例如康熙曾多次动用宫内财产修整五台山大殿与佛像,为的是表达自己纯真虔诚的祭祀之心。
但全中国那么多名山,佛教名山也不只有五台山一座,为什么康熙及后代帝王如此青睐五台山呢?五台山,是藏传佛教的圣地,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大清起自东北,在多年征伐的过程中始终追寻战争的正当性,当满清攻克蒙古军时,意外找到了当年元朝所遗留下来的传国玉玺,于是在满、蒙、汉三方的支持之下,皇太极才找到了立国的正当性,于是建国大清,改元崇德。
同时,皇太极还得到了元朝时期喇嘛八思巴所建造的固尔嘛哈噶喇佛像,此后皇太极便建立了供奉佛教的寺庙,并宣称得到了藏传佛的支持。崇德七年,西藏达赖派出使臣前往东北,正式承认大清,双方自此建立起了联系。
顺治九年,达赖亲自赶赴北京会见顺治皇帝,在这次会面中清帝得到了西藏最高统治者达赖喇嘛的承认,皇帝更是被喇嘛尊称为“文殊菩萨”,将人间帝王变成了上界“菩萨”。
总而言之,大清立国的正当性是满、蒙、藏、汉各方共同承认的结果,作为大清的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自然有必要采取措施以勾连起各方,使自身建国的合法性不断得以巩固,而五台山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诸方势力的交汇处,五台山有着非同寻常的独特性。就西藏一方来说,五台山自元明以来就是藏传佛教的圣地,藏传佛教第五代祖师八思巴还多次前往五台山进行拜谒,而后来皇太极拿到的固尔嘛哈噶喇佛像,最初就是存放在五台山受人祭祀的。
而就蒙古一方来说,五台山地处汉蒙交通要道,其影响力随着道路传遍汉蒙各地,五台山周边的汉、蒙民众,都十分信奉五台山里的佛祖菩萨。
塑造各民族之间的共同认同是大清建国之后一直追求的目标,事实上一个多民族国家政权也必须这么做。
正是康熙在内的诸多大清帝王没有像元代皇帝那样采用强硬手段与暴力手段,并积极学习儒家文明,祭祀孔子,尊重读书人,继承了汉族文化,并借助诸多手段沟通满、蒙、汉、藏等多方势力,才使得大清能够在占有如此庞大的版图之下,很少发生大规模的地方反叛,这不得不说与清代帝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清代“刘罗锅”刘墉的家族传说中,其父刘统勋“为正国法而杀二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位乾隆朝首席军机大臣,在正史中以“清介持躬,精明果决”著称,却在民间叙事里被赋...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6-27 查慎行:清初诗坛的孤光与历史褶皱中的文人标本在清初诗坛的星空下,查慎行如一颗孤星闪烁。这位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诗人,以万首诗篇镌刻时代印记,却在文字狱的阴影中活成惊弓之鸟。他的生平恰似一部微缩的清代...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7 渥巴锡:土尔扈特部最后的汗王与成吉思汗的黄金血脉在18世纪中叶的伏尔加河畔,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徙震撼了世界。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十七万部众,用血肉之躯突破沙俄围追堵截,最终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6-27 佟国维与索尼:跨越满汉鸿沟的权力共谋者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佟国维与索尼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出身汉军旗的“佟半朝”,一位是四朝元老的“辅政首臣”,看似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却在顺治遗诏制...
顺治为什么出家 索尼 2025-06-27 乾隆传位嘉庆:权力平稳过渡与王朝延续的考量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十五岁的乾隆帝宣布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次年禅位于他,改元嘉庆。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而是乾隆在综合考量个人健康、政治稳定以及王朝未来...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6-25 平定准噶尔:一场持续七十年的血色征服与人口灭绝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平定准噶尔之战堪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边疆战争之一。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的炮火轰鸣,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伊...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4 乾隆不立永璇:皇八子失宠背后的立储密码乾隆三十八年冬,六十三岁的乾隆帝秘密立储,将颙琰之名写入传位诏书。这场关乎大清国运的抉择中,皇八子永璇彻底失去继位可能。作为乾隆早期成年的皇子,永璇为何在储位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24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永璂为何与皇位失之交臂: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爱新觉罗·永璂,乾隆帝第十二子,生母为继后那拉氏,其人生轨迹与皇位继承的擦肩而过,是清朝皇室权力博弈、个人资质、家族变故与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嫡子身份的虚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6 乾隆南巡:六次下江南的时间密码与帝国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乾隆皇帝的南巡堪称一场持续三十年的行为艺术。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到四十九年(1784年),这位六旬老人六次巡幸江南,每次历时均在四至五个...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