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伦靖端长公主(1628年-1686年),清太宗皇太极三女,母为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与皇太极二女马喀塔和八女同母。初封固伦公主。1639年,嫁给了孝庄文皇后的侄子科尔沁亲王奇塔特。1657年,进封固伦长公主,
敖汉公主(1621——1654):固伦公主。皇太极的长女。其母为皇太极的继妃乌拉那拉氏,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次子洛格同母。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十二日生。天聪七年(1633)13岁时,嫁给蒙古熬汉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班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年—1656年),清太宗皇太极第十一子,生母为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顺治十二年(1655年)封襄亲王,顺治十三年(1656年)去世,谥号襄昭,无嗣。有学者认为他是董鄂妃的前夫,
爱新觉罗·韬塞(1639年02月08日—1695年02月9日),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子。初封三等镇国将军。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晋辅国公。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二月初九卒。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授韬塞子谕德奉恩将军
爱新觉罗·高塞(1637年02月16日—1670年07月22日),即国鼐,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又号霓庵,满族,爱新觉罗氏,封镇国公,皇太极第六子,顺治九年封辅国公。性淡泊,好读书,弹琴赋诗,工画。山水仿倪瓒小景,笔
爱新觉罗·硕塞(1629年-1655年),又名硕色,号霓庵,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顺治元年(1644年),封多罗承泽郡王。随后跟随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追击李自成,平定陕西、安抚河南。随后又南征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一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之好,母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豪格初封为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月,對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明,晋封为和硕肃王,同年六月,掌管户部的事
爱新觉罗·豪格,皇太子的皇长子,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原本都应该成为皇太极之后的最高统治者,却因为自己的冲动鲁莽行为葬送了自己原本手到擒来的皇帝宝座,并且被政治对手构陷致死,连自己的几个老婆也被别人瓜分
康惠淑妃(?—1667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清太宗皇太极妃嫔,蒙古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原为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福晋,为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之四,统管窦土门万户斡耳朵,并生有一女。天聪八年
继妃(?-?)乌喇那拉氏,为清太宗皇太极继福晋(第二任大福晋),后世称清太宗继妃。乌喇那拉氏是乌拉贝勒博克多之女,乌喇那拉氏为皇太极生育了两子一女。1609年,生皇太极长子豪格,1611年生皇太极次子洛格,162
皇太极(满语:,穆麟德:Ho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为侧福晋叶赫那拉氏。皇太极也以洪太极、黄台吉等名字在明末清初的文献中出现。现代学者多认为
满族在没入关之前,建立的政权被称为“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做了后金的大汗。在皇太极的统治下,后金开始了势力扩张期,相继征服了朝鲜、蒙古诸多部落。为了政治需要,皇太极的后宫中很多妃子都是蒙古女
皇太极灭了蒙古林丹汗,其后裔献出所谓元朝“传国玺”,上面刻着“皇帝之玺”。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就是皇太极之“传国玉玺”。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
努尔哈赤,一位带着女真族从我国东北地区,打入到中原地区的一位能人。一生战功显赫但是却没能入关,最终在盛京去世,关于他的传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将各路人马一并争夺得到,也有人认为他是依靠众多贝勒推举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历史上一个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重要君王。他继承了后金可汗努尔哈赤的大业。在横扫辽西各部族及与明朝的长年征战中,以杰出的智谋与奇勇赢得了可汗的信任,最终继承皇位。《清史稿》评价:“上仪表
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清朝十二帝中的第二位皇帝,是大清王朝的创立者。皇太极是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对清王朝的历史贡献,是任何一个清朝皇帝都无法比肩的。如果说唐王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是大唐帝国的开创者
清朝的版图在历史上仅次于元朝,这样一个大一统王朝从它的最初兴起到统一全国,经过了三代人的努力,皇太极正是这三代人中间的一代,作为这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的一代,他很好地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他继承
皇太极是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民族关系思想成为清前期满清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为维护和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影响。皇太极和努尔哈赤的天命思想具有明显不同,前者的核心是
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分而治之”“众建而分其势”的统治政策与很多国家历史上都出现过的二元或多元政治体制又不一样。二元或多元政治体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有两个或多个主体民族,而它们之间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差较大的情
皇太极在位期间,在充分研究了当前的军事形势后,确定了对明朝议和,先进攻朝鲜和蒙古,待朝鲜和蒙古被征服后,再挥师南下攻明的策略。军事建设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父汗努尔哈赤对外扩张的政策。
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外部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皇太极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满汉一体天命十一年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清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自幼聪慧,是父亲努尔哈赤身边少有的喜欢读书识字的孩子,所以从小就开始负责家里钱财收支的管理。皇太极,是清朝历史上一位非常著
清太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是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9月30日)第八子。皇太极在位期间推崇汉家文化,仿照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并废除了四大贝勒旧制。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
清兵入塞又称清(后金)南略,是后金和清皇太极政权在和明朝在辽西战场因无法攻克关宁锦防线而陷入僵持局面时期,绕道蒙古,从山海关西面的长城关隘进入大明北方开辟第二战场的数次攻击掠夺军事行动。因为有几次规模
皇太极是清朝唯一一位有两个年号的皇帝。天聪和崇德,是皇太极在位时的两个年号。1636年5月15日,后金国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以是年为崇德元年;改国号金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定都沈阳。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清
皇太极是后金的第二位大汗,可以说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他是后金建立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从小就是跟着努尔哈赤东征西战的,所以在军事等各方面都是直接传承了努尔哈赤的,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
宁锦之战发生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是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击退后金大汗皇太极围攻锦州(今属辽宁)、宁远(今辽宁兴城)的作战。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五月,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在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称为四贝勒。当时,众多的兄弟有当中代善,阿敏,勒莽古尔泰三位贝勒,还有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都有机会被立为汗。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蒙古大汗,清朝第二位君主。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万历四十
清太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爱新觉罗氏,是后金的第二代大汗和清朝开国皇bai帝,1626年10月20日至1643年9月21日在位,年号天聪(后金大汗时)、崇德(大清皇帝时),庙号太宗,谥号简作文皇帝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