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版图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元朝,这样一个大一统王朝从它的最初兴起到统一全国,经过了三代人的努力,皇太极正是这三代人中间的一代,作为这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的一代,他很好地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他继承父亲的遗志,最后完成了女真民族的统一,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一一满族,并正式定名。又由于他坚定不移的努力,初步完成了封建化改革,满族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由一个弱小落后的民族一跃而成为强大先进的民族,取得国内民族征服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了新的统一王朝,取代了腐朽已极的明朝的统治。皇太极虽然没有亲手完成这最后的统一大业。但他的一生活动却为这大业的完成,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思想上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生前就曾预定入主中原的部署:“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
他的实际继承者多尔衰就是按照这一部署行动,取得统一全国的胜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也是清王朝的奠墓人之一。如果说他的父亲奠定了清王朝最初的基业,而他则加固和发展了这一基业,这一开创者的历史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综上所述,所以说,皇太极作到了改变他所遇到的“现成条件”的不利方面这一点,驾驭着当时的政治形势,使之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起了进步作用。
皇太极在国力较弱之时,曾采取对明暂时议和,以争取时间的战略。但大臣们都知悉入关夺取明政权是皇太极的夙愿;即所谓“皇上志在中原”。天聪元年(明天启七年,1627年),后金与明的宁锦之战,大小数十次,后金以失败告终。是年,因朝鲜李倧政权采取敌视后金之策,刚刚继位的皇太极,即命阿敏等攻打皮岛的毛文龙,顺击李氏政权;直至李倧请和。但此时与努尔哈赤之时已不同,后金势力已经壮大,并不惧怕李氏政权从后方对其攻击。故皇太极要采取的是进攻战略。但却遭到贝勒们的反对;故后金统治集团内部战略思想出现争议。皇太极是通过盛京君臣大讨论,对明、蒙、朝三大敌方势力进行战略判断,并及时地对原有判断作出调整。
皇太极最终战略目标是明朝,攻明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原则性、纲领性任务。但贝勒们的“共识”中'有一个“隐患”,就是太过轻松地估计了对明作战;没有深刻地考虑到对明作战的旷日持久;这一点只有皇太极有思想准备。在总的战略之中,根据战局发展,突然派兵征伐李倧,解决后顾之忧。
而从天聪年间起,四次入关征明,也证实了要灭明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这正如皇太极的伐大木理论所言:取燕京如伐大树,需要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明朝虽已腐朽不堪,但作为一株百年大树,尚未达到自仆的程度。而先解决李氏政权这个后顾之忧,无疑会为后金增加新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后顾之忧。而后崇德年间迫使李氏政权臣服,确实证实了皇太极这一战略思想的正确。
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布喜娅玛拉与皇太极:历史与虚构的交织之问在女真族的历史长河中,布喜娅玛拉(即东哥)与皇太极的名字常被并提,但二人是否真正有过情感联结或婚姻关系,需从历史与文学两个维度进行辨析。一、历史真相:布喜娅玛拉...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0 和硕公主与固伦公主:清朝皇室嫡庶之别的具象化符号在清朝的公主等级体系中,“和硕”与“固伦”不仅是两个封号,更是皇室嫡庶制度的具象化符号。自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仿明制确立公主等级制度以来,这两个封号始终承载着...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09 周武王在位年数考:从牧野烽火到礼乐初兴的王朝奠基公元前1046年,牧野战场上战鼓震天,周武王姬发率领联军以五万之众击溃商纣王七十万大军,这场决定华夏文明走向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更开启了西周八...
启 商纣王 2025-09-09 明朝中央官制:内阁六部制下的权力架构明朝(1368年—1644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其中,中央官制以“内阁六部制”为核...
启 2025-09-08 巨然: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宗师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长河中,巨然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僧人画家,他以独特的江南山水笔墨语言,与师父董源共同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被后世尊为“...
启 2025-09-05 霍尔巴赫“人是自然产物”:机械唯物论下的自然与人性之思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星空中,保尔·昂利·霍尔巴赫以“唯物主义的圣经”《自然的体系》为武器,将“人是自然产物”的论断刻入哲学史册。这一观点不仅是对神学创世论的...
启 2025-09-05 泰伯至寿梦:吴国五百年血脉中的礼让与雄图在长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吴国的历史如太湖之水般浩荡绵延。从泰伯“断发文身”建立句吴,到寿梦“始称吴王”开启霸业,这段跨越五百年的传奇,不仅是一部家族传承史,更是...
启 2025-09-04 利玛窦来中国:明末中西文化碰撞的序章1582年8月7日,一艘从葡萄牙里斯本启程的商船缓缓停靠在澳门港。船上走下一位身着黑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这位30岁的耶稣会士不会想到,他的到来将在中国掀...
利玛窦 启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