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一1703),名阿吉格,清太宗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因其父吴三桂反叛清廷,同其子吴世霖皆被清廷处死;据朝鲜燕行录、康熙起居注和清人王沄《漫游纪略》,公主及幼子被幽禁宫中。二十年云南平定,公主所出的两个幼子和额驸其他庶子被全部处死。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世,时年63岁。
公元1642年,清崇德六年十二月初七日丑时(1642年1月7日),公主出生,初号和硕公主。(见《清皇室四谱》)
注: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
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8月从龙入关,9月至京。
公元1648年,清顺治五年,平西王吴三桂出镇汉中,留长子吴应熊于京。
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八月十九日下嫁平西王吴三桂子应熊。(清世祖实录)
公元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二月进和硕长公主,授公主金册。册文曰:典崇鳌降,帝女戒以钦哉,诗美肃雍,王姬咏其秾矣。既娴内治,宜被殊荣,咨尔和硕公主,乃朕之妹,敬慎居心柔嘉维则,母仪克奉,教夙禀于在宫,妇德无违,誉尤彰于筑馆,出银潢之贵派,作配高闳,备玉碟之懿亲,共襄宗国。凤占允协,象服攸宜,是用封尔为和硕长公主,锡(赐)之金册,谦以持盈,益笃兴门之枯,贵而能俭,永垂宜室之声,勿替令仪,尚缓厚禄,钦此。
公元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十二月17岁进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恪纯长公主,具体时间不详)
公元1661-1662年间,即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元年间,长子吴世霖诞生,为此与额驸同往寺庙设醮。(见朝鲜使臣见闻《进贺兼陈奏行书状官李东溟闻见事件》)
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至云南为吴三桂祝寿。(见《平吴录》)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平西王吴三桂反,诏执额驸吴应熊下狱。
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康熙下令将吴应熊及子世霖处绞,其余幼子与公主免死幽禁。
公元1680年,康熙十九年五月甲子,谕恪纯长公主、公主被反叛所累、屡年困顿。朕每念及、未尝不为恻然。不意深染时症。遣乳媪暨亲近侍卫往视、及回、转奏公主之语。不胜感叹。又闻病势危笃、即命该部院衙门、将服饰执事等项、星夜制办。今公主体中大愈、将此各项尽送公主处、以示朕惓惓注念之意。
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云南平定,康熙下令将公主所出的吴三桂“二幼孙缢杀,诸庶孙斩首弃市”。
公元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长公主薨,年六十三。终其悲苦一生也只得到了不冷不热的官方祭文而已:国家重宗潢之谊,淑媛沾荣;典礼隆追恤之文,幽泉被泽。尔和硕恪纯长公主,辉分玉叶,秀毓金枝。盛车服以于归,恩荣备礼;值藩封之肆逆,孱息骈诛。虽浩荡深仁,犹仰承夫膏露,而伶仃暮景,实饱历乎冰霜。正将受养以长年,乃遽沉疴而永逝。呜呼!本支在念,纶綍斯昭。聿颁牲礼而荐馨香,用设几宴以申奠祭。灵其不昧,尚克来歆。
公主薨逝后火化,祭祀事宜由恭亲王常宁之子海善贝勒代行。园寝在今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乡草房村,日伪时期,地宫被盗发,善后的德公府发现地宫内只有骨灰罐。园寝今已平毁。
清代八旗制度作为满族统治的核心军事与社会组织,其兵力配置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存亡。从努尔哈赤初创四旗到皇太极扩展为二十四旗,八旗的兵力规模与组织结构始终处于动态...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07 熊赐履籍贯考辨:从湖广孝感到江西南昌的学术溯源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德因泽与皇太极:权力棋局中的隐秘博弈在清朝开国史上,德因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边缘人物。这位无姓氏记载、未生育子女的庶妃,因举报大妃阿巴亥与代善的暧昧关系而名留青史。然而,这场看似偶然的宫廷风波背后,...
皇太极的皇后 代善 2025-07-22 豪格结局:权力漩涡中的悲剧英雄在清朝初年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命运如同一颗流星,短暂地闪耀后便坠入黑暗深渊。这位战功赫赫的肃亲王,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含冤而死,其结局不仅是个人的...
皇太极的皇后 豪格 2025-07-17 孙承宗的结局:忠烈殉国与历史悲歌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分两路大举南侵,皇太极亲率大军直逼保定高阳。这座河北小城,因一位七十六岁老人的存在,成为明清战争史上最悲壮的注脚——明末名臣孙...
皇太极的皇后 孙承宗 2025-07-08 清朝为何不敢删除明朝历史:政治智慧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往往伴随着前朝史籍的销毁与篡改,但清朝却是个例外。从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明史馆,到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最终成书,清朝历时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7-02 查慎行:清初诗坛的孤光与历史褶皱中的文人标本在清初诗坛的星空下,查慎行如一颗孤星闪烁。这位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诗人,以万首诗篇镌刻时代印记,却在文字狱的阴影中活成惊弓之鸟。他的生平恰似一部微缩的清代...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7 佟国维与索尼:跨越满汉鸿沟的权力共谋者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佟国维与索尼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出身汉军旗的“佟半朝”,一位是四朝元老的“辅政首臣”,看似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却在顺治遗诏制...
顺治为什么出家 索尼 2025-06-27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代善为什么要杀儿子和孙子:清初权力漩涡中的亲情绞杀在清初皇权更迭的血雨腥风中,礼亲王代善亲手处决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的事件,堪称满洲贵族内部权力斗争最惨烈的注脚。这位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朝的“铁帽子王”...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6-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