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汉朝时期,官员退休被称为“致仕”。到了清朝时期,官员退休被划分为了许多种情况,比如说:挂职升官而退休;犯了错误被皇帝惩罚而退休;到了退休的年龄而退休等。今天就来讲一讲,清朝时期官员的退休制度。

从官员的退休年龄来说的话,根据乾隆时期的制度规定:每个部门凡是年龄在五十五岁及以上的官员,尚书、侍郎等要仔细辨别,确认他们是不是真的达到了退休年龄。而官员最晚的退休年龄则是七十岁,如果,到了七十岁还不退休,那么,就要被上级部门下令强行退休。
不过,七十岁就要退休这一规定,对一些位居高职,手握大权的官员来说,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可以说,在很多时候,官员是不是要退休,跟这个官员的精力怎样;皇帝对他的态度;和上级官员的关系等,有很大的关系。
并且,在清朝的时候,如果,官员想要退休,一般情况下,需要官员自行向上级部门说明缘由,在获得批准后,才可以退休。三品及以上的官员,可以直接向皇帝递交“致仕奏折”,四品及以下的京官,就要通过这个官员所隶属的部门尚书,或者侍郎向皇帝请奏。而外官,则需要通过督抚,经过吏部的审核,以求得批准。
通常来说,如果有官员的退休奏请被批准了,就要立刻清算开支补缺,然后,向皇帝请示旨意,再找其他人补上这一官位。不过,也有特殊情况,乾隆年间,乾隆用“大学士职司赞襄”、“宣力有年”等理由,留住了一些想要退休的官员,为这些官员保留了他们的官职一个月。乾隆通过这样的方法,显示出了国家对旧臣的关怀,就算大臣要退休了,国家依然不会忘记对他的关怀。

从官员退休后的待遇上来看,官员的退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退休制度按年龄退休,另一种则是原官退休,这种退休通俗点来说,就是保留退休官员原来的官职和品级荣誉。而对于原来官职的俸禄,则另外作了规定。
一般来说,如果是大学士、尚书等这一级别的官员,保留原来官职退休的话,他们回到家乡以后,可以给予他们原来官职全部俸禄的优厚待遇。如果是对在职官员进行考察,凭借着原来的品级退休的话,那么,则会给予这些官员原来官职的一半俸禄。如果是上级部门商量下令退休的官员,则不给他们俸禄。
虽然,清朝对官员退休后俸禄的有无作出了如此详细的规定,但是,这些都不是绝对的。若是皇帝格外开恩的话,那么,官员有可能把没有俸禄变成有俸禄,一半俸禄变成全部俸禄。有的官员从官场上退下来以后,皇帝为了犒赏他在职期间对朝廷所做出的贡献,则会考虑给这位官员晋升头衔、晋秩等恩宠。
例如:雍正在位时大学士陈元龙觉得自己年事过高,难以再担当重任,于是,请求退休。而雍正帝觉得陈元龙这人平时工作兢兢业业,为朝廷做出了重大贡献,又念在陈元龙是康熙时期的老臣。因此,雍正帝对陈元龙追封太子太傅的头衔,让他以原来的官职退休。而这,便是官员退休后晋升头衔的例子。
除此之外,有退休官员晋升头衔、晋秩的情况,反之,也有官员在请求退休的时候,被皇帝认为这位官员过于骄傲,故意怠慢,然后,给予处分、惩罚的情况。比如说:乾隆五年,当时任职工部尚书的魏廷珍,用人老体弱多病的缘由请求退休。但是,乾隆却认为他担任这个官职这么久了,没有做过什么杰出的政绩,也没有为朝廷做过什么重大贡献。于是,下令见他革除官职发回原籍地。像这样被皇帝勒令退休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勒令,包含的是对他人给予处罚的意思。这时,官员的年龄和身体状态,并不是影响他退休的主要原因。这种退休和官员的自陈退休,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比如:雍正时期,雍正帝发现下面的一些部门,存在结党营私等现象,就命令一些官员严查此事,一旦被查到有这样现象的官员就要被解甲归田。
在这其中,被解甲的官员就属于勒令退休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官员是因为犯了错,所以,自然而然就不能享受俸禄等待遇。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官员因为犯了错而受到其他大臣的弹劾,这时,皇帝为了保住这位官员的面子,就会让他以退休代替对他的惩罚。而退休的官员,在得到批准以后,并不是立马走人。他们必须在离开之前和自己手下的人对接好所有的工作,交代完事情后才能走。

不过,有些官员是例外,虽然他们退休了,但是,皇帝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他们还会重新走上官场。总而言之就是:如果皇帝不需要,官员就要退休;而皇帝若是需要,那官员就要回到朝廷上继续为国效力。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不仅以雄文奇论重塑了中唐文风,更以跌宕的人生轨迹与鲜活的轶事典故,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历史传奇。从《师说》的振聋发...
韩愈 2025-10-24 文道并举,德政流芳:韩愈在文学、教育与政治领域的多维成就作为唐代中期集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杰出人物,韩愈以“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革新、“师道复兴”的教育实践和“以儒安邦”的政治担当,在中华文明史上镌刻下深刻...
韩愈 2025-10-24 韩愈:文道合一的士人典范与时代脊梁唐朝中期,一位以孤子之身崛起于乱世,以笔为剑、以道为纲的士人,用一生践行着“文以载道”的理想。他既是古文运动的旗手,又是中唐政坛的风云人物;既是潮州驱鳄的父母官...
韩愈 2025-10-24 六艺经传中的“六艺”:儒家经典的千年传承密码“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在《师说》中提及的“六艺经传”,不仅是中国古代士人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承载着儒家思想传承的千年脉络。其中“六艺...
韩愈 2025-09-10 贾岛“推敲”的来历:一字千钧的文学传奇唐代诗人贾岛以“苦吟”著称,其创作态度严谨到近乎苛刻,常为一句诗、一个字反复推敲,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推敲”一词的诞生,正是源于他与韩愈之间一段关于炼字...
韩愈 2025-08-29 诗坛巨擘的十面光影:韩愈最著名十首诗作的文化解码在唐代诗歌的星空中,韩愈如同一颗以“奇崛险怪”为光芒的恒星,既承续了《诗经》《楚辞》的古雅风骨,又以“以文为诗”的创新姿态开辟了新境界。本文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十...
韩愈 2025-07-10 韩愈诗坛五绝:笔走龙蛇中的儒道风骨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的散文成就如泰山北斗,但其诗歌创作同样气象恢宏。他以“不平则鸣”的创作观,将儒家的入世精神与道家的奇崛想象熔铸于诗,开创了“以文为诗...
韩愈 2025-06-09 韩愈:何以稳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学习的楷模。而在这八位大家之中,韩愈以其独特的文学贡献和地位,稳居唐宋八大家之首。那么,韩愈...
韩愈 2025-02-24 韩愈:唐代文坛巨擘与思想先锋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韩愈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不仅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位在政坛上有所建树的官员。一、韩愈的生平背景韩愈(768年-8...
韩愈 2024-11-21 揭秘历史上韩愈是否认识道教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在中国古代文学与道教传说中,韩愈与韩湘子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韩愈,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一生留下了诸多不朽的文学遗产。而韩湘子,则是道教八仙之...
韩愈 2024-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