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史上,韩愈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思想影响,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成为后世敬仰的文学巨匠。
坎坷身世与早年求学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省义县)”,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父亲韩仲卿时任秘书郎。然而,命运多舛,韩愈三岁时,父亲便不幸逝世,他只能由兄长韩会抚养。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因受元载牵连,被贬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此后,韩愈随寡嫂郑氏避居江南宣城,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了童年时光。
尽管生活艰难,但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七岁开始读书,十三岁便能写文章,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他以孤寒之身励志向学,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为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举之路与仕途起伏
贞元二年(786年),韩愈离开宣城,只身前往长安,寻求仕途发展。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此前,他曾连续三次科举落榜,直到贞元八年(792年),才终于登进士第。但此后,他又三试吏部博学宏词科不第,仕途之路充满了坎坷。
在辗转汴州、徐州幕府后,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始任国子监四门博士。803年,他任监察御史,因关中旱灾上《论天旱人饥状》,揭露“京兆尹李实苛征暴敛”,触怒了权贵,被贬为连州阳山令。在阳山期间,他治绩惠民,深受百姓爱戴,百姓以“韩公”称之。
元和十二年(817年),韩愈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平叛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迎佛骨一事,韩愈触怒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尽管身处逆境,但他依然心系百姓,在潮州广收门徒,培养出大批人才;驱鳄鱼,作《祭鳄鱼文》;释奴婢,兴州学,为潮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潮人建“韩文公祠”世代祭祀,苏轼赞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穆宗朝,韩愈历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长庆二年(822年),他宣抚镇州兵变,单骑入叛军,劝服王庭凑,不费一兵解围,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被封为“昌黎伯”。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鄙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他提出了“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在文学创作上,韩愈的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他的代表作《师说》,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打破了传统师道的束缚;《马说》则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难遇伯乐的比喻,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送李愿归盘谷序》讽世俗名利,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这些作品皆成千古名篇,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的散文在唐代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以鲜明的立场、强烈的情感,加上灵活的句式、丰富的语汇,使得散文呈现出率直雄健的气势,极具活力和冲击力。后世用“猖狂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形容韩愈文章恣肆雄壮的特点。
诗歌创新与多元风格
除了散文,韩愈在诗歌创作上也有着独特的成就。他以文为诗,开奇崛险怪之风。其诗歌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山石》中“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展现了洛阳惠林寺的景色,对山势的刻画带有嵩岳山系的雄奇影子,诗中那种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正是韩愈人格的写照;又有对生活细腻情感的表达,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以传神之笔勾勒出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的微妙生机,展现出他对自然万物敏锐的感知力与多元的艺术表现力。
思想贡献与后世影响
韩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他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提出的“性本善”学说,把“德”和“才”的统一看作教育的目的,并且把“才”看作教育的手段,强调教化作用,为后世儒家人性论提供了框架。
韩愈的一生,是为文学事业和儒家思想奋斗的一生。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贡献,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转捩点之人物。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其文学理论和创作风格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以孤寒之身逆袭为文坛泰斗,一生秉持“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担当。他力挽狂澜,以古文载儒学正道,重塑中华文脉;他贬谪潮州,化蛮荒为文教之地,践行士人济世理想。从阳山瘴疠到镇州虎穴,从鳄鱼潭边到国子讲堂,韩愈以铮铮铁骨与雄健笔墨,在唐宋之交的夜幕中点燃一盏明灯,照亮了古文复兴与儒学重振的千年长路。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不仅以雄文奇论重塑了中唐文风,更以跌宕的人生轨迹与鲜活的轶事典故,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历史传奇。从《师说》的振聋发...
韩愈 2025-10-24 文道并举,德政流芳:韩愈在文学、教育与政治领域的多维成就作为唐代中期集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杰出人物,韩愈以“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革新、“师道复兴”的教育实践和“以儒安邦”的政治担当,在中华文明史上镌刻下深刻...
韩愈 2025-10-24 韩愈:文道合一的士人典范与时代脊梁唐朝中期,一位以孤子之身崛起于乱世,以笔为剑、以道为纲的士人,用一生践行着“文以载道”的理想。他既是古文运动的旗手,又是中唐政坛的风云人物;既是潮州驱鳄的父母官...
韩愈 2025-10-24 六艺经传中的“六艺”:儒家经典的千年传承密码“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在《师说》中提及的“六艺经传”,不仅是中国古代士人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承载着儒家思想传承的千年脉络。其中“六艺...
韩愈 2025-09-10 贾岛“推敲”的来历:一字千钧的文学传奇唐代诗人贾岛以“苦吟”著称,其创作态度严谨到近乎苛刻,常为一句诗、一个字反复推敲,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推敲”一词的诞生,正是源于他与韩愈之间一段关于炼字...
韩愈 2025-08-29 诗坛巨擘的十面光影:韩愈最著名十首诗作的文化解码在唐代诗歌的星空中,韩愈如同一颗以“奇崛险怪”为光芒的恒星,既承续了《诗经》《楚辞》的古雅风骨,又以“以文为诗”的创新姿态开辟了新境界。本文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十...
韩愈 2025-07-10 韩愈诗坛五绝:笔走龙蛇中的儒道风骨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的散文成就如泰山北斗,但其诗歌创作同样气象恢宏。他以“不平则鸣”的创作观,将儒家的入世精神与道家的奇崛想象熔铸于诗,开创了“以文为诗...
韩愈 2025-06-09 韩愈:何以稳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学习的楷模。而在这八位大家之中,韩愈以其独特的文学贡献和地位,稳居唐宋八大家之首。那么,韩愈...
韩愈 2025-02-24 韩愈:唐代文坛巨擘与思想先锋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韩愈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不仅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位在政坛上有所建树的官员。一、韩愈的生平背景韩愈(768年-8...
韩愈 2024-11-21 揭秘历史上韩愈是否认识道教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在中国古代文学与道教传说中,韩愈与韩湘子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韩愈,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一生留下了诸多不朽的文学遗产。而韩湘子,则是道教八仙之...
韩愈 2024-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