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的作者是谁呢?这首诗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一起随历史资料网小编看下。于谦自小就树立了一个坚定抱负。他十二岁那一年,有一次做完了功课,去外边玩。走在路上就到了一座石灰窑前边,他很好奇,从未见过这类场景。只见,很多工人老师傅把一块块石块放入窑洞里,随后在下面加木碳逐渐烧这些石块。这些人为何要烧石块呢?
他去问在其中的一个老师傅,老师傅看他很讲礼貌,就跟他说道,“这些装进去的石块是石灰石,这类石块在火中烧上七天,便会变为粉末状。”说着老师傅指给他们看烧好的石灰粉,全是雪白的粉末状。“这种粉末状加了水就可以把石块固定不动在一起,就可以用于建房子啦。”
于谦听后很有感受,石灰涅盘重生的全过程不就像人的一生吗?他的心里备受感受,写出了那首之后广为流传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尽管烧到最终他们都变成了粉末状,但是交给这世界的确实洁白无瑕的模样,“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后于谦就坚定了一生都需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抱负,他那类刚直不阿的精神也变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楷模。
永乐年间,于谦中了进士。出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省时,于谦替数以百计遭受冤狱的人翻案,获得了一片好评。晋升兵部侍郎后,于谦巡抚河南省、山西省,就任后,轻车简从,踏遍了自身所管的地域,又走访调查老百姓,掌握民意。遇有闹饥荒的,于谦奏请官府容许当地政府买入救助;河南黄河一带多水灾,于谦还一声令下结构加固河堤,植树打井。碰到本地有水旱灾害的,马上汇报朝廷。
土木堡宋英宗被俘后,于谦拥立英宗之弟郕王为景帝,接着举用石亨等有能干的武将,调遣各界兵马恪守京师。那时候,应对来势汹汹的瓦刺军,很多诸臣都建议迁都来自保,遭受于谦痛斥,于谦力主正面迎敌,并亲自驻扎第一个的德胜门。护卫京师时,他亲自督战,领着部下在北京城边击败瓦刺军的攻击,瓦刺首领吃尽苦头,终苦于无隙可乘,只有选择狼狈不堪地撤离。就这样,于谦以一个文官的身份,拯救了在外族侵略下动荡不安的大明王朝。
英宗重归后,景泰帝身体日益衰弱,石亨、徐有贞之徒启动政变,再度把英宗立为皇上。事成之后,石亨的权势一时风光无再,因此以“迎立外藩”的罪行将于谦和王文下狱。要了解,这一罪行可是要斩头灭族的!王文不服气,要想给自己辩驳。于谦却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指使的,申辩有什么作用!”
于谦人死之后,抄家的官员翻边了于谦家中,可这名一品高官的家中除开一些日常生活日用具,基本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仅有的两种,是皇帝赐予给他的蟒袍和宝剑。让抄家的官员吃惊不己!他们被这名大臣的廉洁触动了!
于谦所做的《石灰吟》,借物喻人,以石灰自喻,说明了自身的宏大追求,已有一种浩然之气!于谦尽管遭奸险小人诬陷身死,可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纵览于谦的一生,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话来描述他一点儿也不算过!“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恰好是他于谦一生的写照。
在明代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于谦以其“忠心义烈”的品格与“力挽狂澜”的功绩,成为后世传颂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既是个人道德与才能的完美融合,也是封建士大夫“以天...
于谦 2025-08-14 铁骨丹心照汗青:论明朝名臣于谦的历史地位与精神遗产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于谦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誓言,铸就了中华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精神丰碑。这位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民族英...
于谦 2025-07-18 忠魂映西湖:张煌言为何跻身“西湖三杰”之列在杭州西湖畔,岳飞、于谦、张煌言三位民族英雄并称“西湖三杰”,他们的墓祠与西湖的山水相互映衬,成为后人缅怀先贤、传承爱国精神的重要场所。其中,张煌言作为明末清初...
于谦 岳飞 2025-05-20 朱祁镇与于谦:一段帝王悔恨的往事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名字总是与另一位忠臣紧密相连——他们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和名将于谦。然而,这段君臣之间的传奇故事却以一场悲剧收场,留下了无尽的遗...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于谦 2025-01-13 朱祁镇杀于谦后的悔意探析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朱祁镇与于谦的恩怨纠葛,尤其是朱祁镇在于谦被杀后是否有过后悔,一直是后世热议的话题。一、朱祁镇杀于谦的背景公元1457年,明代宗景泰帝朱...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于谦 2025-01-06 张煌言与西湖三杰:探寻历史深处的英雄足迹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篇章。其中,张煌言与西湖三杰——岳飞、于谦,以其与杭州西湖的不解之缘和卓越的民族气节,...
于谦 岳飞 2024-12-30 于谦与“两袖清风”的传奇“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源自明朝大臣于谦的一段佳话,至今仍被用来形容官员清廉无私的高尚品质。本文将探讨“两袖清风”与于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一成语背后的历史意义。...
于谦 2024-08-20 徐有贞:全才的辉煌与争议徐有贞是明朝中期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精通天文、地理、兵法和水利,其多才多艺令人赞叹。然而,他的一生也因为涉及陷杀名将于谦的事件而蒙上了争议的阴影。本文旨在探讨徐有...
徐有贞 于谦 2024-08-04 于谦在明英宗“夺门之变”中的角色与能力分析于谦,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明朝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明英宗时期的“夺门之变”中,他的表现更是引人关注。那么,于谦是否具备平定“夺门之变”的能力...
于谦 2024-06-21 于谦:忧国忘身的明朝大臣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智慧和勇气,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于谦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是明朝的一位大臣,一生忧国忘身,晚年却含冤被...
于谦 2024-05-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