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看到将死的司马懿被大雨救了,为何不下令追杀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火烧上方谷的故事,发生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期。当时诸葛亮巡查战场,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这个地方两山夹一谷,形如葫芦,里面可以容纳上千人,是个天然打伏击的地方。于是诸葛亮便问手下,这地方叫什么名字?手下回复,这叫葫芦谷,又叫上方谷。得到属下回复后的诸葛亮,脑海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在此地玩死司马懿!
原文:孔明看了,心中大喜,问向导官曰:“此处是何地名?”答曰:“此名上方谷,又号葫芦谷。”孔明回到帐中,唤裨将杜睿、胡忠二人,附耳授以密计。
诸葛亮是个用兵老手了,而是是个玩火专家,当年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诸葛亮已经将火攻战术玩得非常顺手了,现在突然看到上方谷这么个绝佳的地势,他立马就想到了火攻之术,准备在此地设伏,一举烧死司马懿,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
但是司马懿也是个聪明谨慎之人,他和诸葛亮作战的套路就是坚守不出,把诸葛亮的粮草耗尽就行了,他不出来打,诸葛亮又怎么可能把司马懿引到上方谷呢?此问题的关键便是粮草!诸葛亮数次战败,主要是因为粮草不济,没办法,蜀道太难走了,运粮食太困难了。而司马懿也是深知这点,所以总是能够踩准诸葛亮的尾巴。既然粮草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那么能不能解决粮草问题呢?
我们普通人可能对此没有好的办法,但是诸葛亮并非常人,经过一番探索,他成功发明了木牛流马,用于搬运粮草!人力运粮,总会有疲惫的时候,而木牛流马,就是个机器,根本不用吃饭喝水,所以他们能够不间断地搬运粮草,这样便能轻松的解决蜀军的粮草问题!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一经问世,彻底吓懵了司马懿,因为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挡住诸葛亮,就是以持久战来消耗诸葛亮的粮草,现在诸葛亮粮草充足,不怕持久战了,那还怎么玩儿?
原文:忽哨马报说:“蜀兵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人不大劳,牛马不食。”懿大惊曰:“吾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
司马懿决定派人去抢几个木牛流马,想看看这玩意儿是否有传说的那么神奇,是否真的可以不费人力,连续运粮。而诸葛亮那边,在得知木牛流马被抢后,不仅不担心技术泄露,而且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司马懿上套了!
说白了,木牛流马之所以制造出来,压根儿就不是为了解决蜀军的粮草问题,而是为了引诱司马懿上钩,诱使司马懿来袭击上方谷!因为上方谷就是木牛流马的运输目的地,这便是诸葛亮的“屯粮重地”!
经过双方的斗智斗勇,最终狡猾的司马懿还是上当了,中了诸葛亮的圈套,认为上方谷就是蜀军的屯粮之处,于是准备带人前来袭击上方谷。诸葛亮呢,也早已经在上方谷准备好了伏兵和引火之物,就等着司马懿钻进来。为了彻底打消司马懿的疑虑,诸葛亮还专门派魏延去引诱司马懿,让魏延也钻进上方谷,一旦有伏击,魏延也跑不掉,只有这样,司马懿才会真正的放下戒备,冲进上方谷!
最终,司马懿中计,冲击了上方谷,遭到了伏击,差点被一把火烧死。可就在大火烧得正旺时,天空却突然降下暴雨,直接将大火扑灭,而且就连诸葛亮预先埋设的地雷火器,都被浇灭了,无法爆炸,这可给了司马懿极大的机会啊,于是司马懿趁机率军冲出了谷口,逃出了上方谷。
原文: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儿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司马懿大喜曰:“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即引兵奋力冲杀。
诸葛亮原本还在心中暗喜,花费了这么多功夫,终于把司马懿这老狐狸引诱了过来,终于可以一把火把司马懿给烧死了,结果属下却给他带来了天降大雨、司马懿跑了的消息,令诸葛亮大为震惊!然而在震惊之余,诸葛亮却并未发布全军出击,追杀司马懿的命令,而只是在喊天不助我,助曹!这是为何呢?明明此时追击司马懿,很有可能还有机会诛杀司马懿啊,为啥诸葛亮放弃了呢,为啥他只是在不断感叹呢?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诸葛亮比较信命
诸葛亮这个人,能力非常强,会看星象,能根据星象判断大将的生死,比如关羽、关羽身死时,诸葛亮都会看到将星陨落。
除了这个本事,诸葛亮还会天文地理,当年赤壁之战,火攻之计虽已定下,但谁都不知道何时会有东南风,何时能够实施火攻计,唯有诸葛亮算清了起风的时间,令人惊叹,这堪比人工天气预报啊。
另外,诸葛亮还擅长火攻之术,他这一生,用火攻之术击杀的敌人非常多,在他看来,烧死司马懿,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要司马懿敢来,他就必死无疑!
按照诸葛亮的这些能力叠加,其实火烧上方谷,基本是万无一失的!以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通,他必然能够算到上方谷当天不会下雨,结果呢,天上突然就降下了暴雨。诸葛亮玩了一辈子的火攻,啥时候遇到过这么离奇的事情啊?当年火烧藤甲兵,情况和火烧司马懿差不多,可也没有出现这种突然天降暴雨之事啊。很明显,这件事情不寻常,也许在我们现在,会有很多人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说这场雨是因为空气剧烈运动引起的,但当年的诸葛亮又不懂这些物理知识,而且人家火烧藤甲兵的时候也没出现这种情况啊,所以说,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不想让司马懿死!
诸葛亮本身就是一个喜欢看星象,喜欢信命之人,此时既然上天的意思是不让司马懿死,那么诸葛亮自然就不会再下令去追杀司马懿了。事实上,关于诸葛亮信命这一点,从后面的祈禳之术也可以看出。
当时诸葛亮自知大限将至,于是设置了七星灯,只要主灯七日不灭,他便可以续命。而到最后一天时,魏延的突然闯入,却直接将主灯扑灭,令续命计划破产。看到这里,很多人估计会疑惑,诸葛亮干嘛不进行第二次祈禳之术,再来一次续命嘛,这一次不准任何人进营帐,不就可以保证主灯不灭了吗?为何诸葛亮不这么干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诸葛亮信命,他认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魏延闯入扑灭主灯,就是上天告诉他,你诸葛亮不能续命了,所以他放弃了继续续命的打算。殊不知,这万一是魏延故意的呢?万一再一次续命就可以成功呢?
所以说,诸葛亮在得知司马懿逃出上方谷后,之所以不让手下去追杀,而只是感叹天不助他,就是因为他这个人比较信命,认为这一切都是天意,是天意不让司马懿死,他不能逆天行事!
二、追杀司马懿不一定能够成功
在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已经逃脱之时,司马懿早就跑得老远了,这个时候如果诸葛亮再命令全军出击,追杀司马懿,成功的可能性其实并不是非常高!按照司马懿那种忍耐的性格,只要他逃回了大营,他必将下令紧闭寨门,不准出击,这样的话就算是蜀军追上去了,也无法击破魏军大营。而后续的事实也证明,司马懿回到大营后,立即勒令众将,不准出战,就打算一直这么耗着,耗死诸葛亮!
诸葛亮用兵非常谨慎,若不是有百分百的把握,他是绝不愿意冒险的,他知道成功追杀司马懿的可能性比较低,肯定是不会这么干的。这就好比当年的子午谷奇谋,魏延的想法虽然好,但是诸葛亮认为成功可能性低,会坚决不同意的!
三、罗贯中不让诸葛亮追杀
火烧上方谷的故事,本来就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在正史中压根儿没有这回事,所以在此战中,罗贯中是肯定不会让司马懿被杀的。司马懿被困上方谷,罗贯中可以给他下一场定点暴雨,精准扑灭上方谷内的大火,帮助司马懿逃离。司马懿逃离后,他又怎么可能让诸葛亮再去追杀司马懿呢?万一真把司马懿搞死了怎么办?后面的故事还怎么写?曹魏谁来篡夺?晋朝谁来建立?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司马睿:乱世中开国的困局与悲歌公元276年,司马睿诞生于洛阳的司马氏宗族府邸。作为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他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便与西晋的兴衰紧密相连。十五岁袭封琅邪王时,八王...
司马懿 司马睿 2025-09-29 高平陵之变:曹爽交出兵权,真是因为怕死吗?公元249年,一场改变曹魏政权走向的政变在高平陵爆发。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政变,控制京都,最终曹爽交出兵权,导致曹魏大权尽落入司马氏手...
司马懿 2025-09-29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