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姜维是忠诚,那么刘禅投降的时候,姜维是什么样的反应?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直是以神机妙算著称。在他辅佐的时期里面,刘备基本上没有犯太大的错误,而刘备夷陵之败,也完全是刘备太过于自负所致,他认为孙权比较好欺负,加之周瑜鲁肃等名士已死,更是轻视了东吴的实力。
当年曹操兵败赤壁之时,曾经说过,骄兵必败,骄乃兵家之大忌也,就连武圣关羽也是死在自己的傲骄之下,倘若多一点虚心,或许二爷的结局不会如此。在刘备执意要颁布讨伐江东的诏令之时,诸葛亮赵云等人,曾经多次苦劝,但刘备始终不听,最终才遭到夷陵大败,倘若刘备听众诸葛亮之言,或许历史上根本就不会有夷陵之战。
由于夷陵之战惨败,刘备不得不退守白帝城,但终究因为其过错,而大病不起,于公元223年去世。在刘备临终之前,除了让诸葛亮继续讨伐国贼之外,还特意交待要立太子刘禅为帝,我们都知道,刘备在用人方面确实要比诸葛亮看得更深,更透,他虽然有三个儿子,但刘备却立了大家都觉得最笨的刘禅为帝,这其中肯定有一定的道理。
诸葛亮身为汉相,不得不以国家大事为重,自从临危受命以来,无时不在思虑着讨贼之计划,终于在公元228年,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率领10万之众,但由于错用马谡导致后方不据,而前又有大敌,短时间根本不可能一击取胜,无奈只得班师回朝。
自公元228年,到234年,诸葛亮一共进行了5次北伐,虽然收回部分城池,但他自己也因为整日劳累,操劳军事,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于公元234年10月撒手人寰,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诸葛亮之遗志继续北伐。
公元253年,在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姜维一生先后10余次北伐曹魏,与名将邓艾,郭淮等人交手数次,双方互有胜败。姜维此时,估计也将诸葛亮的连弩之法,等行军作战的要领几乎也看得差不多,其出师之路线,与作战方略均与诸葛亮有所类似,但有一点与其不同,姜维用兵极其大胆,这一点刚好与其恩师诸葛亮相反。
众所周知,蜀汉此进的人口,不算太多,而姜维长年北伐,导致赋税增加,蜀汉大多数大臣,都不支持姜维北伐,特别是以黄皓为首的一帮大臣,不仅是黄皓,就连后主刘禅都不太同意姜维长年进行北伐,为何如此说,这恐怕得从公元263年钟会拟定伐蜀计划说起了。
为了帮助司马氏一举端掉蜀汉这眼中之盯,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钟会亲自拟定伐蜀计划,并亲自带10余万人与名将邓艾分兵攻打蜀汉。
我们都知道蜀道是非常的难行的,更何况是行军,那就更难了,但蜀汉此时由于蒋舒反水,邓艾得以入川中腹地,最终邓艾率领2000余人,偷渡了阴平,直插蜀汉。而此时刘禅做了一个决定,那便是派诸葛瞻父子前去与邓艾交手,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的长子,但在战争面前几乎是不讲情面的,诸葛瞻兵败被杀,身死于绵竹。
在诸葛瞻死后,刘禅虽然手握雄兵数万,但听取了谯周的意见,直接放弃抵抗宣布投降了,此时蜀汉大将军姜维正在剑阁与钟会对峙,听闻刘禅已经投降,姜维说:“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此句话足以看出,姜维此时是占据险要地势的,也占了优势,对于刘禅的投降姜维表示非常的不满,倘若此时采用姜维的“敛兵聚谷”之策,到底谁胜,还不一定!
钟会被姜维所阻,而诸葛瞻与刘禅只要守好门户,随便招集人马就能将邓艾的2000人马击败,姜维此句话,倘若刘备听闻,必定再摔阿斗10次!要知道刘备脾气是非常火爆的,不然也不会叫蜀汉“汉昭烈帝”,阿斗此举,绝对是有负刘备临终之所托的。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