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是唐初天文学家,玄学大师。可能很多朋友看到“玄学”二字就有种不怎么靠谱的感觉,实际上这在古代也是一大思潮。因为古时候并没有科学,所以很多东西想要找出合理的解释,就只能通过玄学。袁天罡著有多部天文书、风水书,不过普通人最了解的肯定还是颇具神秘感的《推背图》,据说《推背图》有很多预言,甚至延续到了2020年,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来揭晓背后的真相。
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唐朝人,他们因为拥有着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也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信赖。袁天罡和李淳风有很多匪夷所思的预言,据悉他们的很多预言后来都实现了。现在正好是2020年,很多人都想要知道袁天罡和李淳风预言2020了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下吧。
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精通天文历法和阴阳八卦的人,在民间流传很广的预言奇书《推背图》,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风的作品。《推背图》诞生的背景,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推算大唐国运,请李淳风袁天罡两人编写的。有后人在对这本书进行解读的时候发现,这本书中竟然推算出了从唐朝开始,之后数千年的重大事件,其中既包括改朝换代,也包括历朝历代发生的一些大事。
但是,袁天罡跟李淳风的《推背图》并没有关于2020年的预言,网上的那些传闻都是网友编的。《推背图》总共有六十象,每象都包括一个卦象、一幅图像、一条谶语跟一首律诗。
如果从我们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的话,根本不能从这些卦象中解读出什么来,但是,当后世高人将《推背图》中这些内容,跟中国后来发生的那些大事对应起来的时候,又会让人觉得,这么解释似乎也不无道理。
举个例子吧,在《推背图》第二十七象中的谶语是这样的,“惟且和月,下民之极;应运而兴,其色日赤”,这一象的配图是一棵树上悬挂着两个圆,有人认为这两个圆指的分别是太阳和月亮,而这一象就是关于明朝建立的预言。
其中“惟且与月”指的是“明”朝,而“其色日赤”中的“赤”字跟“朱”字在古代意思相近,这一卦象预示着将会有姓朱的人建立一个新的朝代,而这个朝代就是明朝。
李淳风是唐朝易学大师,当时他预测到唐朝会出一位女皇帝。这样荒谬的事情李世民自然不可信,但后来武则天还真的就出现了,差点让李氏江山姓了武,不管李淳风的话有多么的不可信,但结果却成真。
袁天罡是唐朝的风水大师,他的推演术不仅是大臣们都非常信服,就连皇帝都要听他的推演。李淳风和袁天罡经常可以推算出哪里有灾难,哪里发生兵变,最后结果都准确到让人害怕。人家能够预言到自己的墓未来多少年被盗,让很多人佩服。
提到两人不得不说下他们的著作《推背图》,这是两人合作写的一本预测书,因为他们的能力和名声,让这本书跟着火了起来。他们预测到日本会灭亡,预测到中国未来的命数。它预测到中国2020年发生的事情,其实这都是天马行空的事情,预测这种事情没法用科学的手段去解释,但谁又能真的说自己的预言就是正确的。
《推背图》每象有一幅画,还有注解,其中每幅画相隔时间都不同,重要的是它们没有固定的顺序。目前网上《推背图》版本众多,但对未来发生的事情皆是后人按照发生事情去书中找寻预言痕迹。近年来这本书更是被人们神化,发现很多现实发生的事情正在按照这本书的预言发展。
“自从盤古得希夷,龙爭虎斗事可悲。万代兴亡谁会纪,始从此后定兴衰”
《推背图》乃三藏清抄彩绘本,书本虽有所破损,但实乃相当罕见之本。册前有短文曰:“见约万千之休咎,而称六十之法,图名曰推背,此进。上秘藏,不可輕洩,以验将来,已往者明如皓月,未來者其暗黑漆,慎之”。
“推背”二字来自第六十图诗,全书演绎之法和《周易》六十四卦同出一辙,從甲子始,迄於癸亥,共六十图。每一图影都有文字说明,与“诗谶”或“颂曰”律诗一首,预言唐朝之国运安危,及其后天下形势。
其中有诗云“最末癸亥影日:“一人前行,一人推背”;又有诗曰“茫茫天数此中求,世代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且须推背去归休”。因其内容涉及天下政权之归,属与气运之兴亡,文图虽显亦诲,揣测多端,故自宋以降多有禁此类图谶之诏。但民间流通仍广,且版本亦多,文字于谶文稍異,图影亦然,至于方家预测与解释更是各有千秋。
在上天的昭示中,有一个模棱两可的天象,就是五星连珠,历史上对这种天象的解释很不统一。司马迁曾经在《史记·天宫书》中写道:“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昌明,许多旧的基于古代神话的迷信早已显得荒诞不经。然而,非理性的观念从来未曾退隐,经过改头换面的当代"神话"依然层出不穷。历史上曾出现过九次“五星连珠”,五星相聚,或出于东方,或出于西方,或聚于紫微,或大或小都曾发生过不同寻常的事。
《推背图》起源于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是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作,以推算大唐当时的国运。 推背图一共有60象,除去第一象引言和第六十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象预言,从大唐气数(第2象)开始,一直预言到了世界大同(第59象),而且每象相接,决无次序错乱。 推背图如何得名:某日李淳风观天象,得知武后(即武则天)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竟推算到唐朝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在身后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 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叙述,故《推背图》由此而得名。
在唐朝历史的长河中,唐中宗李显之死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而其中安乐公主是否参与毒杀其父,更是成为了后世学者和历史爱好者争论不休的焦点。那么,安乐公主毒杀李显这...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05-28 假如李恪登基:大唐历史走向的另一种可能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李恪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以其文武双全的才华和独特的身份背景,成为了后世历史爱好者热衷探讨的“如果”主角。若李恪当真登上帝位,大...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恪 2025-05-27 许敬宗为何力挺武则天:权谋博弈下的政治投机在唐朝复杂的政治格局中,许敬宗作为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其支持武则天的行为引发了诸多猜测与探讨。从政治利益、个人性格以及时代背景等多维度分析,能清晰看出他选择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5-27 鲍溶之诗:穿越千年的文学回响在中唐文学的璀璨星河中,鲍溶以其独特的诗歌创作闪耀着别样的光芒。他虽未如李白、杜甫那般声名显赫,但其诗作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展现出中唐时期诗歌创作的...
李白 杜甫 2025-05-27 刘长卿与李白:盛唐余晖下的诗坛邂逅在唐朝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与刘长卿宛如两颗独特的星辰,各自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们虽处于不同的诗歌时代,却有着一次意义非凡的相遇,这次相遇不仅为他们的个人经历增...
李白 2025-05-27 探寻宣城公主之名:历史迷雾中的身份密码在唐朝的皇室宗谱中,宣城公主作为唐高宗李治的女儿,其身份与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然而,关于她的具体名字,却如同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引发了后世诸多...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5-27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诗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杜甫,这位被誉为“诗圣”的唐代伟大诗人,以其沉郁顿挫的诗风、心系苍生的情怀,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更蕴含...
杜甫 2025-05-26 李渊杀萧铣:权力博弈与统一大业的必然抉择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各方势力纷争不断,萧铣作为南方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最终被李渊所灭并遭斩首。李渊杀萧铣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政治、军事和权力因素。萧铣势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5-26 杨玉环墓考古探秘:被挖掘后的千年谜团在历史长河中,杨玉环这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其生死之谜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而她的墓葬,更是承载着无数传说与猜测。那么,杨玉环的墓究竟有没有被挖?挖掘后又发现了什么?...
杨玉环 2025-05-26 魏征为何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从历史定位与功绩谈误解澄清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作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不仅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更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然而,部分观点对其位列功臣存在误解。...
魏征 2025-05-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