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窦炽:以德政与清廉赢得百姓世代爱戴

窦炽:以德政与清廉赢得百姓世代爱戴

时间:2025-09-18 18:12:24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北魏至隋朝的动荡岁月中,窦炽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真正让他成为百姓心中“青天”的,却是他在地方治理中展现出的德政与清廉。这位身高八尺二寸、美须髯的将领,不仅以武力平定乱世,更以仁心温暖民心,其治下的原州成为北朝地方治理的典范。

一、抑豪强、申幽滞:以法治守护公平

西魏废帝元年(552年),窦炽出任原州刺史。当时的原州豪强横行,积压案件如山,百姓苦不堪言。窦炽到任后,以雷霆手段整顿吏治:他“抑挫豪右”,严惩地方豪强欺压百姓的行为,打破世家大族对资源的垄断;同时“申理幽滞”,亲自梳理沉年旧案,为无辜者平反昭雪。据《周书》记载,他在原州任职十年间,“甚有政绩”,州中“甚得民和”,百姓称其“抚导乡里,政通人和”。

这种铁腕治政的背后,是窦炽对法治的坚守。他曾言:“吾在此州,唯当饮水而已。”这句话不仅是对清廉的承诺,更是对权力的约束——他拒绝豪强贿赂,不取民间一物,仅以泉水解渴,用行动诠释“法不阿贵”的为官之道。百姓感念其恩,在他离任后,每至州城北泉畔,必驻足缅怀,称此泉为“清廉泉”。

二、清廉自守:以“饮水”为镜照初心

窦炽的清廉,在北朝官场中堪称异类。当时,地方官员普遍通过盘剥百姓、接受贿赂积累财富,而窦炽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在原州任上,常与僚属在城北泉水旁宴饮,却从不饮酒,而是舀泉水一饮而尽,直言:“吾在此州,唯当饮水而已。”这句话迅速传遍州县,成为百姓口中的“清廉格言”。

这种清廉并非作秀,而是贯穿其一生。据《隋书》记载,窦炽晚年官至太傅,位极人臣,却“家无余财”,子孙“皆布衣素食”。隋文帝杨坚曾欲赐他豪宅,他以“天下未定,不宜劳民”为由婉拒;临终前,他嘱咐子孙:“吾一生清白,勿以财货污名。”这种对清廉的执着,让他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不朽的道德丰碑。

三、政绩卓著:以实干赢得民心

窦炽的治理智慧,不仅体现在清廉与法治上,更在于他对民生细节的关注。在原州任上,他“颇闲政事”,常微服私访,了解百姓疾苦。他鼓励农耕,亲自下田示范耕作技巧;他重视教育,在州中设立学堂,聘请名师授课;他修筑水利,引泉水灌溉农田,使原州成为北朝少有的丰饶之地。

百姓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他的爱戴:他离任时,数千百姓含泪相送,自发为他立“德政碑”;他去世后,原州百姓在城北泉畔建“清廉祠”,四季祭祀不绝。这种跨越时空的怀念,正是对窦炽实干精神的最高褒奖。

四、历史回响:德政清廉的永恒价值

窦炽的故事,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他的“抑豪强”彰显了法治精神,“申幽滞”体现了公平正义,“唯饮水”诠释了清廉本色,“重民生”践行了实干担当。这些品质,正是当代官员应有的为政之道。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赵氏孤儿与赵武灵王:跨越时空的家族命运交响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