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但古人相亲就没有这么尴尬难堪。既然生活圈子太小不容易找到心仪的对象,我们不妨跟古人学学相亲的智慧。

很多人印象中,古人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的情况不要太多。 可归根到底,古人也希望儿女能够获得幸福,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有时也给子女“开开后门”。 先秦时期,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解决人口问题,国家在每年的仲春二月举办相亲大会。 30岁未娶的男子和20岁未嫁的女子,都可以来参加。遇到有缘人就互送芍药花,既风雅又能表达情意。
没得到花的人,也没有被拒绝的尴尬,接着寻下一个有缘人便是,含蓄的确是一种智慧。 唐宋时流行民间相亲,每年有三个固定节日专门相亲。除了大家熟悉的元宵节、还有“三月三”上巳节、以及“同年大会”。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这一天,年轻的小伙子和不轻易出门的贵族女子纷纷外出踏青。他们常在河畔嬉戏、插柳赏花,大诗人杜甫写诗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而男子也分坐河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以曲水流觞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双方对上眼了则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赠。 这是西周仲春相亲习俗的隔代延续,只不过由送芍药,改成了折柳。

“同年大会”就是新科进士发榜日,每到这一天,京城里权贵家的小姐们,纷纷低调出行,到曲江边偷看新科进士们饮酒聚会,遇到合眼缘的,就向家里父母汇报,再由父母安排提亲。 由于婚娶是大事,唐宋之际又把“三媒六聘”写入了法律,从事职业媒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宋代,职业媒人演变成了男女相亲、求娶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事有弊就有利。职业媒人作为第三方,虽然存在多收某方的钱,对某方的实际情况进行美化的行为,但也确实给男女双方的婚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宋代婚姻的纳采阶段, 一切男女两家的交往都是由媒人来从中周旋通报的,避免一方拒绝,给另一方带来的尴尬。

TVB《金牌冰人》电视剧剧照 在纳采阶段, 男家通过媒人口头或书面向女家求婚。如苏轼为孙符所撰求婚启: “结缡早岁, 已联昆弟之姻亲; 垂白南荒, 尚念子孙之嫁娶。敢凭良妁, 往欸高闳”。 女家如有意, 便会“婚娶之礼,先凭媒氏, 以草帖子通于男家”, 男女两家会以草帖问卜或祷忏后互回草帖。 纳币阶段,在宋代又俗称定婚或定帖。 “其伐柯人两家通报, 择日过帖, 各以色彩衬盘、安定帖送过, 方为定论”。 互换定帖之后,并不意味着这桩婚事可以板上钉钉。 男方还会借由媒人牵线,相看女方, 中意则送彩缎二匹, 称“压惊”; 如中意就用一根金钗插于女发中, 曰“插钗”, 这门婚事才算确定下来了。

划重点,宋代的时候即使婚事不成,男女双方也不会相互挖苦吐槽,还要赠送礼物表示尊重和感谢。

《事林广记》卷十、《翰墨全书》记载的宋代婚书格式 按照习俗,女家在接受定礼后, 要回送定礼。南宋景定年间郑氏的一封回定礼物状, 提到了给媒人的酬谢金, “媒氏生金条纱四匹, 官楮二百千省”。还要择日则送聘时, 准备鹅酒,、羊酒请媒人喝,讲究的人家还要准备 “媒箱、段匹、盘盏、官楮、花红礼合惠之”。 在宋代,嫁女儿要比娶媳妇花钱,这就导致一些家庭在拮据的情况下,耽误女儿出嫁的年龄,导致“大龄剩女”出现。 为了缓解社会问题,有些士大夫会出钱资助嫁女, 还有些官吏鉴于辖区内贫女婢女婚嫁困难, 便助其代为临时媒人择配。 《宋史》记载窦禹钧曾经对“亲戚故旧孤贵有女未能嫁者, 出金嫁之, 凡二十八人”。

明清还有一种“相亲”习俗,媒人带男方去女方家,女方不出面,在闺房里观察男方的行为举止。如果感觉合适,就会出来给男方倒茶;感觉不合适,便不出闺房,人们已经心照不宣知道这门婚事不成了。 男方虽然遗憾,但也能进退有据,不失尊严。 会化解尴尬是智慧 相亲成功其实是概率事件,人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也有着被拒绝的机会。 历朝历代的古人,秉着真诚认真的态度,用含蓄又巧妙的理解,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和伤害。即使是在感情不成的时候,也为对方保有了体面和自尊,有时能否为别人多别人考虑一点,恰恰能看出这个人的修养与为人处世的智慧。 虽然我们现代人相亲已经不需要沿用各种繁琐的礼仪,但能汲取古人在相亲礼仪中的内涵与智慧,将会帮你在相亲中化解尴尬,帮你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在明清两代24位帝王坐拥的紫禁城中,72万平方米的宫殿群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微型社会。当世人惊叹于太和殿的巍峨时,鲜有人知在红墙黄瓦之下,数以万...
2025-10-24 西夏权臣任得敬:一场未遂的分裂闹剧与金朝的政治博弈在12世纪的西夏王朝,一位出身宋朝降将的权臣任得敬,曾试图在党项人的土地上划出一片独立王国。他的野心与金朝的干预,不仅改变了西夏的政治格局,更折射出宋、夏、金三...
2025-10-24 蜀汉文臣的棱角与宿命:杨戏的仕途沉浮与历史定位在蜀汉政权四十余年的兴衰史中,杨戏以独特的政治人格成为研究宗室与士族博弈的典型样本。这位出身益州犍为武阳的官员,从州书佐到丞相府主簿,最终因酒后失言被贬为庶人,...
2025-10-24 东汉权臣何进之死:一场被士族野心裹挟的权力悲剧公元189年,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头颅被宦官掷出宫门,这一血腥场景不仅终结了一位手握重兵的外戚权臣的生命,更成为东汉末年乱世的导火索。何进之死看似是宦官集团的“反杀...
2025-10-24 被历史长河掩盖的明珠:五位名气低却贡献卓著的帝王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帝王因开创性功业而声名显赫。然而,还有一批帝王虽未被大众熟知,却以卓越的治国智慧、改革魄力或文化贡献,深刻影响了...
2025-10-24 侯君集:功过交织的唐代名将与轶事典故在唐朝的辉煌历史中,侯君集的名字既闪耀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又因晚年的谋反罪而蒙上阴影。这位出身官宦世家的将领,凭借玄武门之变的果决与西域征战的功勋,一度成为...
2025-10-24 杨宗保:历史虚构与现实原型的交织之谜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民间传说的浩瀚星空中,杨家将的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忠勇报国的精神内核,跨越时空界限,深深植根于华夏儿女的心中。其中,杨宗保这一角色,作为...
2025-10-24 皇权阴影下的血色诅咒:古代开国太子为何难逃悲剧宿命?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一个令人心惊的现象始终存在:从秦汉到明清,正统王朝的开国太子们鲜有善终者。他们或死于权谋暗箭,或困于精神牢笼,甚至成为父子相残的牺牲...
2025-10-24 深宫博弈:古代嫔妃争宠的十大生存法则在紫禁城高耸的宫墙内,三千佳丽为争夺帝王垂青展开了一场持续千年的生存博弈。从翻牌子到掷骰子,从姐妹引荐到宦官运作,这些手段既展现了女性在权力漩涡中的智慧,也揭示...
2025-10-24 乱世浮萍:清河公主的命运沉浮与历史镜像在中国古代史的褶皱中,清河公主的命运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皇权崩塌、性别压迫与阶层冲突的复杂图景。这位西晋末年的公主,以“被卖为奴”的极端经历,成为乱世中女性生存...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