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但古人相亲就没有这么尴尬难堪。既然生活圈子太小不容易找到心仪的对象,我们不妨跟古人学学相亲的智慧。
很多人印象中,古人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的情况不要太多。 可归根到底,古人也希望儿女能够获得幸福,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有时也给子女“开开后门”。 先秦时期,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解决人口问题,国家在每年的仲春二月举办相亲大会。 30岁未娶的男子和20岁未嫁的女子,都可以来参加。遇到有缘人就互送芍药花,既风雅又能表达情意。
没得到花的人,也没有被拒绝的尴尬,接着寻下一个有缘人便是,含蓄的确是一种智慧。 唐宋时流行民间相亲,每年有三个固定节日专门相亲。除了大家熟悉的元宵节、还有“三月三”上巳节、以及“同年大会”。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这一天,年轻的小伙子和不轻易出门的贵族女子纷纷外出踏青。他们常在河畔嬉戏、插柳赏花,大诗人杜甫写诗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而男子也分坐河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以曲水流觞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双方对上眼了则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赠。 这是西周仲春相亲习俗的隔代延续,只不过由送芍药,改成了折柳。
“同年大会”就是新科进士发榜日,每到这一天,京城里权贵家的小姐们,纷纷低调出行,到曲江边偷看新科进士们饮酒聚会,遇到合眼缘的,就向家里父母汇报,再由父母安排提亲。 由于婚娶是大事,唐宋之际又把“三媒六聘”写入了法律,从事职业媒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宋代,职业媒人演变成了男女相亲、求娶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事有弊就有利。职业媒人作为第三方,虽然存在多收某方的钱,对某方的实际情况进行美化的行为,但也确实给男女双方的婚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宋代婚姻的纳采阶段, 一切男女两家的交往都是由媒人来从中周旋通报的,避免一方拒绝,给另一方带来的尴尬。
TVB《金牌冰人》电视剧剧照 在纳采阶段, 男家通过媒人口头或书面向女家求婚。如苏轼为孙符所撰求婚启: “结缡早岁, 已联昆弟之姻亲; 垂白南荒, 尚念子孙之嫁娶。敢凭良妁, 往欸高闳”。 女家如有意, 便会“婚娶之礼,先凭媒氏, 以草帖子通于男家”, 男女两家会以草帖问卜或祷忏后互回草帖。 纳币阶段,在宋代又俗称定婚或定帖。 “其伐柯人两家通报, 择日过帖, 各以色彩衬盘、安定帖送过, 方为定论”。 互换定帖之后,并不意味着这桩婚事可以板上钉钉。 男方还会借由媒人牵线,相看女方, 中意则送彩缎二匹, 称“压惊”; 如中意就用一根金钗插于女发中, 曰“插钗”, 这门婚事才算确定下来了。
划重点,宋代的时候即使婚事不成,男女双方也不会相互挖苦吐槽,还要赠送礼物表示尊重和感谢。
《事林广记》卷十、《翰墨全书》记载的宋代婚书格式 按照习俗,女家在接受定礼后, 要回送定礼。南宋景定年间郑氏的一封回定礼物状, 提到了给媒人的酬谢金, “媒氏生金条纱四匹, 官楮二百千省”。还要择日则送聘时, 准备鹅酒,、羊酒请媒人喝,讲究的人家还要准备 “媒箱、段匹、盘盏、官楮、花红礼合惠之”。 在宋代,嫁女儿要比娶媳妇花钱,这就导致一些家庭在拮据的情况下,耽误女儿出嫁的年龄,导致“大龄剩女”出现。 为了缓解社会问题,有些士大夫会出钱资助嫁女, 还有些官吏鉴于辖区内贫女婢女婚嫁困难, 便助其代为临时媒人择配。 《宋史》记载窦禹钧曾经对“亲戚故旧孤贵有女未能嫁者, 出金嫁之, 凡二十八人”。
明清还有一种“相亲”习俗,媒人带男方去女方家,女方不出面,在闺房里观察男方的行为举止。如果感觉合适,就会出来给男方倒茶;感觉不合适,便不出闺房,人们已经心照不宣知道这门婚事不成了。 男方虽然遗憾,但也能进退有据,不失尊严。 会化解尴尬是智慧 相亲成功其实是概率事件,人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也有着被拒绝的机会。 历朝历代的古人,秉着真诚认真的态度,用含蓄又巧妙的理解,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和伤害。即使是在感情不成的时候,也为对方保有了体面和自尊,有时能否为别人多别人考虑一点,恰恰能看出这个人的修养与为人处世的智慧。 虽然我们现代人相亲已经不需要沿用各种繁琐的礼仪,但能汲取古人在相亲礼仪中的内涵与智慧,将会帮你在相亲中化解尴尬,帮你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在清代宫廷剧中,“内务府总管”这一职位常以神秘而权势熏天的形象出现。这个掌管皇室衣食住行、财赋营建的特殊机构,其总管大臣的实际职能与地位,远非现代单一官职可简单...
2025-07-01 杜淹与杜如晦:京兆杜氏的家族裂痕与权力博弈在隋唐交替的乱世中,京兆杜氏一门走出两位关键人物——杜淹与杜如晦。这对叔侄的人生轨迹交织着家族恩怨、政治投机与权力博弈,其关系演变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隋唐之际士...
2025-07-01 齐晋鞌之战:齐顷公的军事冒险与春秋霸权的更迭公元前589年的鞌地(今山东济南),晋齐两国铁骑的碰撞不仅改写了春秋争霸的格局,更让齐顷公的名字与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永远绑定。作为齐国霸业最后的掌舵者,齐顷...
2025-07-01 楚国:周朝分封体系中的“化外之王”在周代分封制的宏大版图中,楚国的地位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个崛起于江汉流域的南方大国,既接受过周天子的册封,又最终以“蛮夷自置”的姿态挑战中原秩序。其与周王室...
2025-07-01 十殿阎王:幽冥地府的十重审判与东方冥界神话体系在中国传统冥界信仰中,“十殿阎王”是地府秩序的核心象征。这一体系脱胎于佛教“十王信仰”与本土冥府观念的融合,最终在宋代定型为道教系统的冥界官僚架构。十殿阎王并非...
2025-07-01 马拉之死:鲜血与谎言交织的革命迷局1793年7月13日,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领导人之一让-保罗·马拉在浴缸中被刺身亡。这起震撼欧洲的暗杀事件,本应成为革命与反革命对决的标志性事件,却在历史长河中逐...
2025-07-01 傅佥之死:蜀汉忠魂的悲壮终章与年龄之谜公元263年秋,魏国三路大军压境,蜀汉的命运悬于一线。在阳安关的城头上,蜀汉将领傅佥面对魏将胡烈的猛攻,最终力战而亡。这位蜀汉最后的忠烈之将,其生平与死亡年龄在...
2025-07-01 龙象般若功十三层:密宗武学的极限突破与力量神话在金庸武学的奇幻世界里,龙象般若功以其层递式力量增长与密宗背景,成为最具神秘色彩的武功之一。这门源自密宗的护法神功,在《神雕侠侣》中被设定为“千年无人练至顶层”...
2025-07-01 萨缪尔森与宇野弘藏:跨越东西方的凯恩斯主义对话在经济学说史的长河中,保罗·萨缪尔森与日本学者宇野弘藏的学术交集,堪称20世纪东西方经济思想碰撞的典范。这位新古典综合派的奠基人,在《经济分析基础》与《经济学》...
2025-07-01 耶律质舞“奥姑”称谓考:萨满教神权与契丹王权的共生密码在《画江湖之不良人》系列动画中,契丹公主耶律质舞以“奥姑”之名震撼登场,其神秘身份引发观众热议。这一称谓并非虚构,而是深深植根于契丹萨满教传统。历史上的“奥姑”...
2025-07-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