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徐盛以“江表之虎臣”的威名载入史册,其以少胜多的战例、独创的疑城之计,以及获得君主“大壮”的殊荣,共同构筑起这位东吴名将的传奇人生。
一、寒门虎将的崛起之路
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早年因家乡战乱南迁至吴郡(今江苏苏州),以勇猛善战闻名乡里。建安五年(200年),孙权掌权后,破格提拔徐盛为别部司马,命其率五百人驻守柴桑(今江西九江),抵御黄祖侵扰。建安十二年(207年),黄祖之子黄射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徐盛仅以不足二百兵力迎战,先以城防杀伤敌军千余人,继而开城出击,大破敌军。此役后,黄射再不敢进犯,徐盛因功升任校尉、芜湖令,后转中郎将,督校兵马。
这段经历凸显了徐盛的军事天赋:他既能以弱胜强,又善用城防与野战结合的战术。这种“以少抗多”的能力,为其日后在东吴军界崛起奠定了基础。
二、濡须浴血:获封“大壮”的巅峰之战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率军进攻濡须口(今安徽无为),徐盛随孙权迎战。激战中,吴军蒙冲战船遭暴风袭击,漂至曹军控制的北岸。诸将惊恐无措,唯徐盛率部下冲上岸拼杀,斩获颇丰,待风停后安全返航。此战中,徐盛展现的“临危不惧、逆境反攻”的特质,令孙权大为赞赏,亲赐“大壮”之誉。
“大壮”二字在《三国志》中仅出现两次,另一位获此殊荣的是曹魏名将张辽。孙权将徐盛与张辽并列,足见对其勇武的极高评价。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个人战功的肯定,更标志着徐盛跻身东吴核心将领行列。
三、疑城退敌:智谋与胆识的完美融合
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亲率大军南征,企图渡江攻吴。面对绝对劣势,徐盛提出惊世计策: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周边筑起数百里围栏,围栏上设置假楼,江中布置浮船,制造吴军严阵以待的假象。诸将质疑此计无用,徐盛力排众议,依计行事。
当曹丕抵达广陵(今江苏扬州)时,见连绵数百里的防御工事,又逢江水暴涨,误判吴军早有准备,遂下令退兵。此役中,徐盛以“虚张声势”之计,不费一兵一卒退却曹魏精锐,被后世誉为“三国版空城计”。这一战略智慧,使其从勇将升华为智将,彻底巩固了其在东吴军界的地位。
四、战功累累:东吴防御体系的中流砥柱
徐盛的军事生涯贯穿东吴中期对外战争:
合肥之战:与张辽对峙,虽未取胜但成功阻滞魏军;
洞口防御战:面对曹休大军,以残部坚守,敌军始终无法突破;
夷陵之战:随陆逊迎击刘备,攻取蜀军多处营寨;
荆州争夺战:配合吕蒙袭取荆州,巩固东吴战略要地。
这些战役中,徐盛多次以少敌多,其“以弱胜强”的战术风格,与东吴“水战为主、防御反击”的战略需求高度契合。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其列入“江表之虎臣”,与周泰、黄盖等名将并列,彰显其历史地位。
五、忠勇本色:乱世中的道德丰碑
徐盛的忠诚同样令人动容。黄初二年(221年),曹丕派邢贞赴吴封孙权为吴王,邢贞态度骄横。徐盛当场落泪,愤然道:“吾等不能奋身吞并许昌、洛阳,使君王与邢贞盟约,实乃奇耻大辱!”此言令邢贞惊叹:“江东文武如此,非久臣之人!”
这种“主辱臣死”的赤诚,与徐盛战场上的勇猛形成鲜明对照。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更是一位恪守臣节的道德楷模。
六、历史回响:被低估的东吴柱石
相较于周瑜、陆逊等名将,徐盛在后世声名稍显黯淡,这与其“防御型将领”的定位有关。然而,在东吴中期对外战争中,他正是那个“守住底线”的关键人物:濡须口之战稳住防线,疑城计吓退曹丕,洞口防御战阻击曹休……这些战役虽无赤壁之战的辉煌,却为东吴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
孙权曾感叹:“有徐盛在,曹魏水军难过长江。”这既是对其军事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战略价值的最高评价。当徐盛病逝于黄武年间(222-229年),其子徐楷袭爵芜湖侯,继承父业,东吴军中“徐盛精神”得以延续。
在三国鼎立的纷乱时局中,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丁奉以其跨越四代君主、征战半个世纪的传奇经历,成为东吴后期军政体系的核心支柱。...
2025-11-06 潘璋:东吴虎臣的双面人生——勇略与贪奢的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潘璋以“江表之虎臣”之名载入史册,其人生轨迹既展现了战场上的铁血豪情,也暴露...
2025-11-06 徐盛:江东铁壁的忠勇传奇——以“大壮”之名铸就东吴脊梁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徐盛以“江表之虎臣”的威名载入史册,其以少胜多的战例、独创的疑城之计,以及获...
2025-11-06 凌封:东吴名将凌统次子的人生轨迹与家族传承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东吴名将凌统以勇猛无畏和忠诚不二著称,其家族血脉中流淌的热血与担当,在次子凌封身上得到了延续。作为凌统的次子,凌封的人生虽未如父亲般在...
2025-11-06 凌统:东吴军魂的国士风范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凌统以“亲贤礼士、轻财重义”的品格闻名军中,其十五岁夺父尸的勇毅、合肥救主的...
2025-11-06 庞统临终之言:一场被历史放大的权力博弈公元214年,雒城(今四川广汉)城下箭雨纷飞,蜀汉军师庞统身中数箭,生命垂危之际留下了一句震碎三国格局的遗言:“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
2025-11-06 萧皇后:乱世浮萍下的情感迷局在隋唐交替的动荡岁月里,萧皇后以兰陵萧氏皇族后裔的身份,经历了从公主到皇后、从流亡者到政治筹码的跌宕人生。关于她一生与多少男性产生情感或政治纠葛的争议,既源于野...
2025-11-06 陶璜:东吴至西晋初的边疆守护者在三国至西晋初期的风云变幻中,陶璜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在交州这片远离中原的边疆之地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作为东吴末年至西晋初年的重要官员与将领,他不仅成...
2025-11-06 吾彦:寒门猛将的传奇人生与后世评说在三国至西晋的动荡岁月中,东吴后期涌现出一位以勇力与谋略并重的将领——吾彦。他出身寒微,却以文武双全之才、超凡胆识与忠诚品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
2025-11-06 唐朝宦官血洗长安城:权力失控下的历史悲剧公元835年11月,长安城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关闭城门,对朝廷官员展开大规模屠杀,一千六百余名官员及金吾吏卒命丧当场,史称“甘露之变”。这...
2025-11-0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