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提起三国时期最强悍的谋士,诸葛亮一定是绝大多数人共同的选择。
可要说三国时期最能忍的谋士,司马懿称第二,绝没有人敢称第一。不仅用龟缩战术将诸葛亮拖死,甚至在家养老,将曹操祖孙三代人全部熬死。
也难怪世人都说,曹操其实早就知道司马懿有不臣之心,可曹操哪能想到,这货待机时间能这么长。
不过曹操能够看出司马懿的不臣之心,并总有办法压制司马懿,但他的后代子孙们却没有曹操的能力。
曹丕暂且不谈,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和司马懿关系十分要好,对司马懿也十分信任。可魏明帝曹叡在面对司马懿的时候,却也同样被其蒙蔽。
据悉当时魏明帝送去冬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放,直到11年后才发现他的高明之处。
司马懿的隐忍
隐忍二字,绝对贯穿了司马懿的一生,很早之前,司马懿就已经投入曹魏集团之中效力。可满腹才华的他,根本没有对外展示出一丝一毫的锋芒。直到曹操赤壁大败以后,司马懿才终于出现在曹操眼前。
对此,曹操也曾询问他:
“公之才华,若尽早出现,何至于赤壁之败。”
意思就是说以你的才华,如果早点出现的话,赤壁大战怎会失败。
可司马懿回答道,赤壁之战以前,丞相手下谋士如云、武将如雨,我人微言轻,即便真的出现,又岂能得到重用?
在曹操跟前,司马懿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野心。只不过这份野心曹操喜欢,也更能让生性多疑的曹操理解。
后续也果然如司马懿所料,当所有谋士都逐渐被冷落以后,司马懿就成了曹魏首席谋士。
而随后在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时,司马懿同样将隐忍二字展现得淋漓尽致。要说司马懿看不出空城计,未免有些勉强。
和诸葛亮打了这么多年,他身边有多少兵力,司马懿至少还是清楚的。可他明白,一旦趁机击败甚至击杀诸葛亮,曹魏政权之下,自己岂能有容身之地。因此,自己不妨和诸葛亮共同演一出戏,让自己的存在仍有价值。
就这样,世人皆笑话司马懿胆小,但很少有人思考背后的政治利益纠葛。而随后和诸葛亮的较量之中,司马懿一直采用龟缩战术。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我就守在塔下,你拿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最终,诸葛亮病死,曹魏集团也迎来了重大变化。深受曹丕信任的司马懿,甚至被对方当成了诸葛亮一样的贤臣,将年幼的曹叡托付给他。
司马懿的谋划
和诸葛亮的斗争中,司马懿的确没有什么精彩亮眼的表现。可如果因此就怀疑司马懿,绝对是十分愚蠢的。
面对东吴,司马懿奔袭千里,打的东吴噤若寒蝉。面对辽东作乱的公孙渊,魏明帝麾下群臣无一人敢领兵出征,同样是司马懿围魏救赵、以逸待劳,让公孙渊饮恨败北。也就是这个时候,司马懿向世人展现了什么叫舍大我为小我。
当时魏明帝安排后勤官员给位于辽东的士兵们送去棉衣,原本正常情况下来说,司马懿对这些棉衣有绝对的处置权。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这又不是打仗,只是让士兵享受应有的权益而已。可司马懿宁可士兵冻死,也绝对不擅自动用魏明帝发来的棉衣,只因为魏明帝送了棉衣,却没有刻意表明这是自己送的。
无论魏明帝有意还是无意,司马懿都想借此向魏明帝展示一点,皇帝给予的好处,自己绝对不会趁机恩泽众人。
简单来说就是,宁愿士兵冻死,司马懿也要让士兵们知道,这是魏明帝给的棉衣,不是自己给的,如果要感谢的话,那就感谢魏明帝,不要感谢自己。
一个臣子能够做到人如此忠心,可以想象魏明帝会有多感动。
就这样,当魏明帝去世以后,曹魏集团对司马懿的信任完全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甚至当时在魏国境内还流传这样一句话,蜀国有诸葛亮,魏国同样有司马懿。
可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一切全都是司马懿装出来的。果然,征讨公孙渊十一年之后,即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
曾经对司马懿深信不疑的曹魏集团被接连诛杀,也为后续司马炎登基称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司马睿:乱世中开国的困局与悲歌公元276年,司马睿诞生于洛阳的司马氏宗族府邸。作为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他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便与西晋的兴衰紧密相连。十五岁袭封琅邪王时,八王...
司马懿 司马睿 2025-09-29 高平陵之变:曹爽交出兵权,真是因为怕死吗?公元249年,一场改变曹魏政权走向的政变在高平陵爆发。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政变,控制京都,最终曹爽交出兵权,导致曹魏大权尽落入司马氏手...
司马懿 2025-09-29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