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 庙号太宗,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解
皇太极为了海兰珠从此不再打仗,因为海兰珠死了,皇太极恨不得放下万里江山,跟着海兰珠去死。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痴情,超越了生死。
皇太极爱上了老姑娘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时26岁,那时候女人十四五岁就结婚令其。海兰珠的妹妹,后来的孝庄皇太后12岁就嫁给了皇太极。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前,是否嫁过人,没有史料记载。不过,海兰珠作为科尔沁公主不可能到了年龄还不嫁人。
权当海兰珠是老姑娘。可是有那么多豆蔻年华小女孩,皇太极完全可以找其他年轻漂亮的小姑娘。
皇太极娶海兰珠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真的爱海兰珠,不管她是老女人。
皇太极为了海兰珠不惜伤害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就是俗称的大玉儿,她嫁给皇太极当侧福晋,除了嫡福晋占据第二的位置。
可是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后,皇太极的心里只有海兰珠一人。分封后宫时,皇太极封入宫仅一年的海兰珠为关雎宫宸妃。这是除皇后以外,最尊贵的妃子。大玉儿居次西宫,在一后四妃中,居末位。
因宠爱海兰珠,而宠海兰珠生的孩子。
史载海兰珠贤淑文静。皇太极和海兰珠非常恩爱。
1637年七月,海兰珠诞下皇子,皇太极喜不自胜。婴儿出生第八天,皇太极便传命文武群臣聚集皇宫大政殿,颁布诏谕。
平时皇帝都在崇政殿办公,大政殿是有重大活动时,才启用的宫殿。皇太极在大政殿宣布八皇子诞生,可见皇太极对这个儿子的重视程度。
皇太极还宣布大赦天下。他宣布,除十恶不赦者外,其他罪犯一概赦免。皇太极宣布因八皇子降生大赦天下,也含视其为继承人之意。
海兰珠宠冠后宫的同时,她的儿子也因母亲而获得哥哥们没有的尊贵。
海兰珠病重,皇太极抛下百万大军,日夜兼程看望海兰珠。
海兰珠的儿子两岁时 夭折了。
海兰珠因此郁郁寡欢,身体越来越差。
1641年九月,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指挥作战。
得知宸妃患病的消息,皇太极不顾战事紧急,扔下大军,快马加鞭回盛京看望海兰珠。
可惜还未赶到盛京,噩耗已至……
5天5夜,皇太极跑死了5匹战马。
海兰珠死后,身经百战的铁汉皇太极不断痛哭,身体垮掉
皇太极扶棺大哭,不吃不喝,最后昏死过去。《清史稿》记载:“上恸甚”!
皇太极连哭七天,从此这位身体健壮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减食,常常“圣躬违和”。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皇太极说:“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皇太极觉得自己是应天而生,安邦定国,抚世安民的人,证明能能因为一个女人而黯然神伤?真是太不应该了”,他发誓不再思念海兰珠。
可是情感不受理智控制,史书多次记载“上大恸!”
海兰珠的墓在蒲河边上,皇太极打猎时,特意绕道去海兰珠墓前痛哭一场。
当年十月初二日,他对诸王及他们的妻子儿女说:“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
皇太极给海兰珠的尊荣是原配妻子的荣耀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无以复加。
第一,给了海兰珠元妃的殊荣。
元妃一般是指原配夫人。皇太极的元妃是额亦都的女儿钮钴禄氏,但是他却追封海兰珠为“敏惠恭和元妃”。
皇太极的皇后哲哲不是皇太极的原配。
皇太极封海兰珠为元妃,是无视原配钮钴禄氏,无视皇后哲哲。暗喻海兰珠是他皇太极唯一的,真正的,最爱的唯一妻子。
第二,海兰珠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用制书的形式追封的妃子。
皇帝发的命令文书有“诏书”和“制书”等形式,其主要区别是“命为制,令为诏”。
“制书”一般是皇帝颁布重大的制度时使用,受众是文武百官,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
“诏书”一般是皇帝颁布关于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的命令时使用,受众一般是具体的某个人或团体,可以是百官也可以是百姓,有时重大政事需昭告天下的,也要使用诏书。“诏书”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
清朝的皇帝每逢祭祀天地行礼,须有制辞即制书,以誓於百官。
清朝皇帝在位期间迎娶皇后,举行大婚礼。也用制书。
但是纵观大清朝,以制书形式追封妃子的,唯独海兰珠一人。追封海兰珠的制书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写成。
第三,根据清朝的祖制,妃子死后一般没有谥号,即使是皇贵妃死后也只有两个字谥号,但是海兰珠却有“敏惠恭和”四个字的谥号。
第四,海兰珠的丧礼被上升到国丧

1642年元旦,国家应该举行庆典,可是因为海兰珠死了,庆典取消。
凡是有宴饮、歌舞取乐者一律罢黜。有的甚至被削爵、黜宗籍、幽禁。
海兰珠死后两年,皇太极追随而去
海兰珠死后,皇太极因思念悲伤过度,身体垮了,他无心政务,发布过大赦令,减少工作量。
1643年2月,皇太极下令给海兰珠下葬,表示:“朕哀痛至极”!
同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
开疆拓土的皇太极,英雄无比,却是一个情种。他与海兰珠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令人神往。
1629年冬,后金(清朝前身)汗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这场被称为“己巳之变”的战役,因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千里驰援而成为明末战争史的关键转折点...
皇太极的皇后 袁崇焕 2025-10-16 爵位稀缺的密码:清初封爵制度背后的权力逻辑与政治平衡清朝初期,宗室与功臣的封爵现象远少于后世想象。从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年间,获得“王”“郡王”“贝勒”等高等爵位者屈指可数,多数宗室仅以“宗室”身份存在,功臣封爵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3 鳌拜手握重兵却未造反:权力困局下的忠诚与现实公元1669年,康熙帝以“布库戏”为名诱捕鳌拜,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终结了鳌拜的权臣生涯。作为清朝三代元勋、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在皇太极、顺治两朝立下赫赫战功,更在...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0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哲哲皇后:五十一载春秋,见证大清开国风云哲哲皇后,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传奇女性,以五十一载春秋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她不仅是满蒙联姻的典范,更是大清王朝首位中宫皇后,其...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23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明末熊廷弼:军事天才与政治悲剧的双重镜像在明末风雨飘摇的辽东战场上,熊廷弼以“铁血书生”的姿态横空出世,用三年时间重建辽东防线,令皇太极感叹“熊经略在,安敢南顾”。然而,这位被后世称为“唯一能扼杀后金...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2 布喜娅玛拉与皇太极:历史与虚构的交织之问在女真族的历史长河中,布喜娅玛拉(即东哥)与皇太极的名字常被并提,但二人是否真正有过情感联结或婚姻关系,需从历史与文学两个维度进行辨析。一、历史真相:布喜娅玛拉...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0 和硕公主与固伦公主:清朝皇室嫡庶之别的具象化符号在清朝的公主等级体系中,“和硕”与“固伦”不仅是两个封号,更是皇室嫡庶制度的具象化符号。自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仿明制确立公主等级制度以来,这两个封号始终承载着...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0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