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清朝 >  爱新觉罗·阿敏:舒尔哈齐的次子,后金四大贝勒的陨落传奇

爱新觉罗·阿敏:舒尔哈齐的次子,后金四大贝勒的陨落传奇

时间:2025-11-20 17:18:09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爱新觉罗·阿敏(1586—1640),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后金四大贝勒之一,更以勇猛善战著称,却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逐渐迷失,最终走向悲剧结局。

早年经历:家族阴影下的崛起

阿敏出生于1586年,彼时努尔哈赤正以祖父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逐步统一建州女真。然而,阿敏的成长环境却笼罩在家族矛盾的阴影之下。其父舒尔哈齐因与努尔哈赤权力争夺失败,于1609年被囚禁致死,长兄阿尔通阿、三弟扎萨克图亦被处决。阿敏虽因战功免于一死,并被努尔哈赤收为养子,但家族的悲剧在他心中埋下了隐忍与反抗的种子。

在军事环境中成长的阿敏迅速崭露头角。1607年,他随褚英攻取乌拉宜罕山城,斩杀千余敌军,俘虏众多,初显军事才能。1613年,努尔哈赤征讨乌拉部时,面对布占泰倾巢而出的三万大军,一度欲撤兵。阿敏力谏:“若退,女真各部必叛!”并亲率精锐突袭敌阵,斩杀布占泰,助努尔哈赤彻底统一女真。此战奠定其军事地位,也为他赢得了“台吉”头衔,地位仅次于贝勒。

四大贝勒:权力巅峰的短暂辉煌

1615年,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阿敏因战功卓著承继父亲舒尔哈齐的镶蓝旗,成为旗主贝勒。1616年后金建立后,他与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共执国政,位列二贝勒。这一时期,阿敏参与了一系列关键战役:

萨尔浒之战:他率镶蓝旗于尚间崖击溃明军杜松部,转战栋鄂路斩杀“晚明第一猛将”刘綎,又与扈尔汉击败明游击乔一琦,迫使朝鲜都元帅姜弘立投降。

灭叶赫部:阿敏率军击破叶赫重骑兵,彻底消除后金统一女真的最后障碍。

攻陷辽沈:1621年,他随努尔哈赤攻克沈阳、辽阳,迁镇江沿海居民至内地,切断毛文龙势力补给线,并在冬季渡江偷袭毛文龙,斩首一千五百余级。

阿敏的军事才能与战功使他成为后金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但权力巅峰的辉煌背后,隐患已悄然滋生。

权力裂痕:野心与忠诚的博弈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在四大贝勒推举下继位。阿敏虽表面支持,却提出“外藩自立”的要求,试图效仿父亲舒尔哈齐另立山头。这一请求被皇太极拒绝后,阿敏的怨恨逐渐显露,其行为愈发专横跋扈。

1627年,皇太极命阿敏征讨朝鲜,以消除毛文龙威胁。阿敏连克平壤、汉城,迫使朝鲜国王李倧求和。然而,他竟欲留驻朝鲜称王,宣称:“吾慕明帝宫室,当居此称王!”此举遭济尔哈朗等贝勒激烈反对,被迫撤军前纵兵劫掠三日,屠杀平民万余,埋下与皇太极决裂的伏笔。

1630年,皇太极亲征明朝,攻克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命阿敏驻守。面对明将孙承宗的反攻,阿敏怯战弃城,临逃前屠杀汉官降民三千余人,劫掠财物“车载三日不绝”。此举不仅丧失战略要地,更使后金“仁义之师”形象崩塌,汉地民心尽失。

幽禁致死: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阿敏的叛逆行为彻底激怒皇太极。皇太极借此发动政争,罗列阿敏十六大罪:

自立野心:朝鲜战后欲裂土封王;

僭越称尊:留守沈阳时受贝勒跪拜如君;

私通外敌:向蒙古泄露军机;

屠城暴行:永平弃城时的血腥清洗。

诸贝勒共议死罪,皇太极“示以宽仁”改为幽禁,仅留庄六所、园二所、奴仆二十,其余财产悉归其弟济尔哈朗。1640年,阿敏在沈阳高墙内郁郁而终,终年五十五岁。其子艾度礼因参与政变被诛,其余五子虽获爵位,却再无实权。

历史评价:枭雄还是罪臣?

阿敏的一生充满矛盾与争议。他参与灭乌拉、叶赫等九部,奠定后金根基;萨尔浒之战中打破明军三路围剿,展现卓越军事才能。然而,他缺乏战略眼光,永平弃城断送入关良机;口无遮拦,公然宣称“宁为山石,不做臣属”,最终沦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阿敏的倒台标志八旗制度从“贵族共和”转向君主集权,为清朝入关铺平道路。正如其墓志铭所缺——这位贝勒的功过,早已湮没在皇权重构的洪流中。他的悲剧,既是个人性格与野心的必然结果,也是后金政权从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过渡的缩影。

人物: 努尔哈赤 分享 上一篇: 孝庄皇后是不是皇太极一生的挚爱 下一篇: 没有了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