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舒尔哈齐(1564年—1611年),明朝译称“速儿哈赤”“素儿哈赤”“鼠儿哈赤”,朝鲜译称“小乙可赤”,是清显祖塔克世的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同母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艰苦的童年到跟随兄长征战四方,再到与兄长产生矛盾,最终落得被幽禁致死的结局,他的故事是清朝崛起历程中一段不可忽视的篇章。
童年困苦,寄人篱下
舒尔哈齐出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生母为喜塔腊氏。然而,在他五岁时,母亲不幸去世,父亲塔克世续娶了继妻纳喇氏。继母为人刻薄寡恩,对舒尔哈齐兄弟二人极为苛待。年幼的舒尔哈齐不得不与兄长努尔哈赤相依为命,为了维持生计,他们进山采集山货,如松子、木耳、蘑菇等,再将这些山货送到抚顺的集市上售卖。尽管兄弟二人如此懂事,却依然得不到继母的关爱,时常遭受指责和辱骂。

十岁时,舒尔哈齐跟随兄长投奔外祖父王杲。王杲是建州右卫都指挥使,势力较为强大。在王杲家中,舒尔哈齐度过了一段短暂的温暖时光。然而,好景不长,万历二年(1574年),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攻打王杲所在的古勒寨,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双双被俘,被充作幼丁随军征战。在明军中,他们生活艰苦,每次作战都被驱使打头阵,许多女真俘虏都战死沙场,但兄弟二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武艺,在大小数十场战事中幸存下来,不仅练就了健壮的体魄,还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追随兄长,征战四方
万历十一年(1583年),舒尔哈齐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在明朝攻打古埒城的战役中,因明军食言被误杀。这一事件成为舒尔哈齐和努尔哈赤人生的转折点,他们悲愤交加,毅然决定脱离明军,以祖父遗留下来的十三副铠甲起兵,走上了统一女真、创建后金的道路。
创业之初,条件极为艰苦,但舒尔哈齐始终紧密追随兄长,成为努尔哈赤最得力的助手和主要战将之一。在攻灭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战役中,舒尔哈齐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此后,在征服浑河部、董鄂部、苏克素浒部等建州各部的战事中,他也屡建奇功,为努尔哈赤艰难地统一建州女真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权势和地位的不断攀升,舒尔哈齐逐渐成为建州女真中仅次于努尔哈赤的重要人物。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在费阿拉自称王,舒尔哈齐被封为贝勒,号称“船将”,开始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势力范围。到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舒尔哈齐麾下已拥兵五千,战将四十余名,战马四百余匹,其势力日益壮大。
朝贡明朝,野心渐生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八月,舒尔哈齐首次带领建州女真朝贡使团前往明朝都城进贡。这次经历让他眼界大开,繁华的京城、先进的农耕文明以及明朝的丰厚赏赐,都让他心生向往。此后,他又多次前往明朝京城朝贡,明朝为了拉拢他,不仅给予他更加热情的款待,还授予他都指挥使的高级武职,与授予努尔哈赤的职位相当。
在与明朝的交往过程中,舒尔哈齐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对自己的地位和财物产生不满,渴望拥有与兄长同等的权力和财富。朝鲜史料记载,舒尔哈齐曾告知朝鲜使臣,日后再送礼时,给他的要与给努尔哈赤的一样多。他还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与女真其他各部的联系,先后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乌拉部贝勒布占泰,又娶了布占泰的妹妹为妻,意在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为日后取代兄长做准备。
兄弟反目,幽禁致死
舒尔哈齐的种种行为引起了努尔哈赤的不满和警惕,兄弟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率兵征伐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时,舒尔哈齐按兵不战,甚至阻止努尔哈赤进军,遭到了努尔哈赤的当众严厉斥责,这让舒尔哈齐颜面尽失,兄弟二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蜚悠城的一个小部落打算归顺建州女真,努尔哈赤派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等前往迎接。在返回途中,他们遭遇了乌拉部上万兵马的拦截。由于舒尔哈齐与乌拉部首领布占泰有姻亲关系,他不愿与乌拉部发生冲突,竟带着五百兵退到一旁,坐视侄儿褚英、代善与乌拉部大军拼死搏杀。事后,努尔哈赤为惩罚舒尔哈齐,剥夺了他的兵权,并准备处死他的下属常书和纳齐布,在舒尔哈齐的恳请下,才饶过二人一命。
然而,舒尔哈齐并未因此收敛,反而与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扎萨克图商议,图谋离开努尔哈赤,前往黑扯木另立门户。黑扯木地理位置特殊,紧挨明朝重镇铁岭,又依靠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叶赫部。努尔哈赤得知后,愤怒不已,认为舒尔哈齐的行为是公开的背叛。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三月,努尔哈赤下令夺舒尔哈齐一半家产、人丁,处死侄儿阿尔通阿、扎萨克图以及大臣阿萨布、乌尔昆蒙兀。原本努尔哈赤还打算处死舒尔哈齐第二子阿敏,但在皇太极等人的求情下,阿敏才侥幸逃生。
面对兄长的强硬手段,舒尔哈齐深知自己无力对抗,只好选择投降。但努尔哈赤并未放过他,将其幽禁在一间暗室之中,用铁锁锁住,仅留两个小孔用来传递食物。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十九日,舒尔哈齐在囚禁中抑郁而终,终年48岁。
舒尔哈齐的一生,是充满传奇与悲剧的一生。他早年历经磨难,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权力和野心的膨胀使他与兄长渐行渐远,最终落得个被幽禁致死的悲惨结局。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沉浮,更是清朝崛起过程中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
爱新觉罗·阿敏(1586—1640),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后金四大贝勒之一,更以勇猛善战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11-20 东果格格:跨越时代的政治纽带与家族丰碑在清朝开国史的宏大叙事中,东果格格以11岁出嫁、16岁生子的传奇人生,成为连接家族利益与政治格局的关键人物。这位努尔哈赤嫡长女不仅以婚姻为纽带巩固了后金政权,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东果格格 2025-11-19 佟佳哈哈纳扎青:被历史尘封的创业元配在清朝开国的宏大叙事中,佟佳·哈哈纳扎青的名字如同隐匿于历史褶皱中的微光,虽曾照亮过努尔哈赤最艰难的创业岁月,却最终在后世官方史书的记载中逐渐黯淡。这位清太祖的...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佟佳哈哈纳扎青 2025-11-14 范仲淹后裔范文程:为何主动向努尔哈赤表忠心?作为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范文程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转折点上,做出了一个令后世争议不断的抉择——主动投效后金(清朝前身)的努尔哈赤。这一选择背后,交织着个人抱...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范文程 2025-11-06 清朝初期封爵稀疏:权力逻辑与制度设计的双重约束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爵位制度的设计远非简单的荣誉授予,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顺治年间,获得"王&q...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28 爵位稀缺的密码:清初封爵制度背后的权力逻辑与政治平衡清朝初期,宗室与功臣的封爵现象远少于后世想象。从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年间,获得“王”“郡王”“贝勒”等高等爵位者屈指可数,多数宗室仅以“宗室”身份存在,功臣封爵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3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八旗:清朝统治的基石与枷锁八旗制度,作为清朝最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既是满族从部落走向帝国的军事利器,也是最终拖垮王朝的沉重枷锁。这项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制度,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完...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