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之战是前293年秦国将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击败魏、韩、东周三国联军,擒杀联军主将公孙喜的战役,此战秦国共斩首敌军24万。
前295年,赵武灵王死后,秦国主动调整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同年,秦昭襄王免去赵武灵王所信任的楼缓的相位,改用魏冉为国相,又主动与楚国修好,援助楚国粮食五万石。次年,齐国也改变了对诸侯的外交策略。齐湣王采纳祝弗的建议,免去主张以秦国为敌的孟尝君的相位,改用秦国五大夫吕礼为相。经过一系列外交调整,秦、齐两国又重新交好。齐国得以全力攻打宋国,而秦国则向临近的韩、魏两国发动战争,扩展土地。同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韩国,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
过程
前293年,在魏冉的推荐下,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韩、魏、东周联军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率兵进军至伊阙与秦军对峙。战争中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联军的一半,联军方面韩军势单力薄,希望魏军主动进攻,而魏军则倚仗韩军精锐,想让韩军打头阵。秦军主将白起利用韩、魏两国联军想保留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的弱点,先设疑兵牵制韩军主力,然后集中兵力出其不意猛攻魏军。魏军战败后致使韩军溃败而逃,秦军乘胜追击,取得大胜。伊阙之战秦军共斩首24万,秦军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魏军主将公孙喜被俘后遭处决。战后白起因功升任国尉。同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秦国
借助伊阙之战的大胜,秦国乘胜继续向韩、魏两国发动进攻。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魏城(山西省永济市东);攻下垣邑(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东南),但没有占领。次年,白起率军攻打韩国,夺取了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前290年,左更司马错率军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和韩国的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又与白起合兵再次攻下垣邑。在秦国的连续打击下,魏、韩两国被迫割地求和。魏国割让河东郡四百里,韩国割让武遂(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之地二百里。次年,秦国再次派兵攻打魏国。司马错率军冲绝河桥夺取了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又夺取了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白起夺取了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面对秦国的攻势,魏国被迫贿赂赵惠文王及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希望借助赵国的力量来阻止秦国的进攻。
西周国
伊阙之战后,秦国趁机想进攻西周国。西周公子周最派使者游说赵国的奉阳君李兑,想让秦、魏两国重新开战,这样既保全了西周,赵国又可坐观秦、魏两国交战,从中调解取得渔翁之利。西周君又派周足为使者出使秦国,自己亲自前往魏国请求魏昭王的援助,而魏昭王以上党郡危急为由拒绝援助。西周君在回国途中路过魏国的梁囿,十分喜爱。大臣綦毋恢指出魏国的温囿并不比梁囿差,并向西周君自荐说不但能得到魏国的援助,还能得到温囿。綦毋恢游说魏昭王指出魏国如不援助西周,那西周将投靠秦国,如此两国合兵进围南阳(太行山以南),将切断韩、魏两国通往上党郡的要道。如果魏王答应派3万人帮助西周驻守边境,并且把温囿以每年120金的价格租给西周君,那么西周便不会投靠秦国。如此既可以保证上党郡的安全,也可以通过租借温囿多获得40金的租金。魏昭王采纳了綦毋恢的建议,派芒卯献出温囿,又答应派兵帮助西周驻守边境。在西周国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下,秦国最终未能攻打西周。
魏国
秦国在伊阙之战取胜后,驻留在伊阙,魏昭王被迫派公孙衍割地求和。有人建议魏昭王加封窦屡为关内侯,让他出使赵国割让少量土地贿赂赵国的奉阳君李兑,让李兑从中调停引起秦国内部争执,这样魏国也可以少割土地。西周大臣綦毋恢也劝说公孙衍不要多割地给秦国,因为如果两国议和成功,魏国就会得到秦国的支持;如果两国议和失败就会重新开战,多割地属于毫无意义之举。
韩国及东周国
前290年,韩国的城阳君和东周君入秦求和。但秦国此时大举攻韩,城阳君不能返回韩国,被迫出奔至齐国。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一统中原势头已经无法阻挡。《战国策》对此战的评价是: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利不同......以是之故能立功。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战国时期,名将辈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被后世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同样战功...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07-25 白起一生斩首多少人:血色数字背后的战争逻辑与历史争议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以“战神”之名威震六国,其军事生涯中斩首敌军的数量之巨,堪称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记载,白起指挥的战役中,仅明确...
白起 2025-07-17 白起若置身三国:战神之姿能否续写不败传奇?在中国冷兵器战争史上,白起以“人屠”之名成为战国军事的巅峰符号。他一生征战37年,斩敌百万,创造了长平之战45万赵军全歼的冷兵器时代纪录。若将这位“战神”置于三...
白起 2025-07-08 鄢郢之战:三十万生灵的悲歌与楚国盛衰的转折点公元前279年至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深入楚境,以决水攻城之策攻破鄢城,继而焚毁郢都,这场战役彻底改写了战国格局。史书记载的“鄢城百姓淹死数十万”与“楚国死者...
白起 2025-07-01 白起:战国“杀神”的战神神话与唯一败绩之谜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白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他以“杀神”“人屠”的称号闻名于世,一生征战三十七年,据传斩杀敌军近百万,更以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卒的记录,在人类...
白起 2025-06-24 李勣:从战场谋士到武庙十哲的传奇跨越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武庙十哲的评选是历代对名将最高规格的追封。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勣与孙武、白起、韩信等兵家巨擘并列武庙,成为唐代唯一入选“十哲”的非...
白起 唐肃 2025-06-09 廉颇籍贯之谜:探寻战国名将的出生地廉颇,作为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其一生征战无数,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关于廉颇的籍贯,历史上却存在多种说法,至今仍...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05-28 白圭是白起的爷爷吗?历史真相的探寻在中国战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白圭与白起这两位人物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白圭以卓越的商业智慧和经营策略闻名,被誉为“商人之父”;白起则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白起 2025-05-28 白起与韩信:谁才是古代军事史上的巅峰战神?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白起与韩信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在战国时期与楚汉相争时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们均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著称,但究竟谁更胜一筹,却是一...
白起 韩信 2025-04-11 白起之死与范睢的关联及范睢的最终归宿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与政治家范睢之间的恩怨纠葛,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白起,这位以“杀神”著称的军事奇才,最终却落得个被迫自杀的悲惨结...
白起 范睢 2025-03-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