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之战谁赢了?伊阙之战战争的起因是什么?白起率领多少军队?参战方都有谁?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可谓白起的成名之战。在伊阙之战中,秦国的兵力在12万人左右,也即大约是魏国、韩国联军的一半左右。因此,从兵力上来看,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当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是非常罕见的。比如在汉末三国时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大家比较熟悉的战役,往往都是以少胜多。
所以,对于伊阙之战来说,自然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了。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那么,问题来了,伊阙之战,白起只有12万大军,为何能击败24万韩魏联军?
首先,就伊阙之战的起因来说。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魏襄王和韩襄王在同一年去世,韩国、魏国局势动荡。也即韩国和魏国现在都是新任君主刚刚即位,还没有完全掌控局势。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攻打韩国和魏国的最好机会了。于是,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韩国,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彼时,白起在秦国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是,此时的白起还没有拥有长平之战后的威望。换而言之,此时的白起还处在快速崛起的阶段。
面对白起等人的进攻, 韩国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王并没有作壁上观。魏王立即下令,命大将公孙喜(又名犀武)点齐人马,前去助战。于是魏、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东周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在战国中期,秦国虽然进行了商鞅变法。不过,秦国的整体实力还没有完全碾压山东六国。因此,魏国和韩国相信二者联手之下,完全有机会遏制秦国的对外扩张趋势,这也是东周派兵加入的原因之一。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襄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在这场战役中,白起率领的秦军,兵力大概在12万人左右,也即正好是韩魏联军的一半左右。换而言之,这意味着两军交战的时候,韩魏联军可以两个打一个,这在冷兵器作战时代,已经是足够大的优势了。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流过,向北流,所以称为伊阙。对于用兵如神的白起,在伊阙之战中并没有贸然出击。一定程度上,对于古代历史上的名将,往往都会先进行冷静的观察,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突然出击。与此相对应的是,普通的将领往往是贸然出击。比如长平之战中,赵括刚来到长平的战场中,就率领赵军和秦军决战。在缺乏足够信息的背景下,赵括最终吃到了败仗。而他的对手白起,很早就学会在战场上冷静观察,并寻找对方的破绽了。
此战,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与此同时,秦军将士带来的消息也表明,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互相推诿、各自保存实力,谁都不愿先与秦军交战。在此基础上,白起针对这种情况,决定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这一合理的策略,帮助白起拿到了最终的胜利。
战斗开始时,白起先设少量疑兵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按照介绍,所谓疑兵,就是堆出无数旌旗和飘带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方向。在这个时候,如果韩国真的进攻这一支疑兵的话,那么白起的计划将会不攻自破。比如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派遣赵云用疑兵拖住曹魏主力,结果因为马谡失守街亭,赵云的疑兵也被暴露了,所以受到了损失。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一统中原势头已经无法阻挡。《战国策》对此战的评价是: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利不同......以是之故能立功。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伊阙之战是如何获胜的?伊阙之战对白起的影响,揭秘白起的崛起之路,商鞅变法有一条特殊的法令,有战功者才能升迁,这对秦国旧贵族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论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只要没战...
伊阙之战参战方 白起 2021-03-16伊阙之战谁赢了?伊阙之战战争的起因是什么?白起率领多少军队?参战方都有谁?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
伊阙之战参战方 白起 姬延 2021-03-16之战——让战神白起一举成名之战,伊阙之战对战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伊阙之战是战神白起成名的起点,秦已从战国之初的弱国,变成一流强国,伊阙之战对战国中期的影响巨大。通过此战,秦国扫平了东...
伊阙之战影响 白起 姬延 2021-03-16秦国战将白起和王翦谁更厉害?哪个功勋更卓越?白起和王翦有何不同?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白起和王翦同为战国名将之翘楚,如同当今投资界的巴菲特和索罗斯,作战风格迥异,功勋...
伊阙之战参战方 白起 王翦 2021-03-17秦国著名两大战神李牧与白起都是百战百胜,两人谁更胜一筹?今天历史记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春秋战国,两大战神白起、李牧军事才能孰强孰弱?用事实来说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先说我个人观点,...
李牧 白起 2021-03-16战国四大名将中的:秦国大将王翦和白起谁更厉害?白起和王翦同为战国名将之翘楚,如同当今投资界的巴菲特和索罗斯,作战风格迥异,功勋都很卓著,非要比个高下的话,我倒是更欣赏王翦,我认为他...
王翦 白起 2021-01-07白起为什么被称为战神?白起的战绩有哪些?古代有非常多的名将,很多人都是战功赫赫,在当时是极其厉害的人物,但是如果要从历史上所有的军事家里面,挑选出来一个最厉害的,你觉得这个人会是谁...
白起 2021-01-07四大名将的结局:廉颇客死他乡、李牧被斩杀、白起被刺死、只有王翦得善终战国,顾名思义,群雄争霸列国征战之国也。战国的战争是常态,战争当然离不开名将了。战国当然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群星闪耀...
廉颇典故 李牧 白起 王翦 2021-01-07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为何只有王翦得到了一个好的归宿?说起战国四大名将,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就是他们一生的写照,这四个人都是名留青史之...
王翦 白起 2021-01-07“战国四大名将”都有谁得到善终了?王翦能够功成身退得以善终的原因是什么?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善终的并非只有王翦一个,还有一个是老将廉颇。如果论保全家族,混的最好...
王翦 廉颇典故 白起 李牧 2021-01-07最近关于我国挖掘发现新的三星堆,可以说是非常的震惊,同样也是引发很多很多问题,毕竟很多文物的出现都是之前没有见过的,具体如何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发现。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三星堆”到底为什么叫三星堆,其实小编一开始也不知道,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熟悉熟悉吧!
◆三星堆新发现:三星堆都发掘了哪些文物?三星堆出土文物大盘点 ◆曹操和华佗的故事:曹操杀华佗后后悔莫及,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 ◆康熙皇帝心中的白月光是哪位? 终生无人能及令人羡慕 ◆康熙的祖母:康熙和孝庄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饺子的起源:饺子的原名为什么叫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