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不宠爱武则天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大一统王朝的女皇帝,很多人将其成功的原因归结于一个“媚”字,意思其靠自己的容颜换来江山。
其实不然,武则天虽然容颜娇媚,却并非是绝色佳人,在佳丽众多的后宫,想要凭借颜值站稳脚跟,显然她还不具备这样的特质。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一个木材商,因为对李渊起事的支持,后来混成高级士族。
武则天本来应该是一位士族官僚家庭的娇娇女,可惜武士彟逝世以后,她与母亲杨氏一起遭到排挤,只能从荆州搬到长安讨生活。
一个落魄女子,本没有什么机会,那几分姿色在后宫中根本不值一提。
既然武则天的容貌并非倾国倾城,李世民在“幸洛阳”之时,为何偏偏因其“美容止”而召入宫中,封为才人呢?
故荆州都督武士彟女,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资治通鉴》
在《旧唐书》中对于此事有记载,“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
太宗对于武则天之美,其实并未亲眼看见,而是“闻其美容止”,也就是听别人说,14岁的武则天貌美,所以才召入宫中。
武则天随母亲到长安,并不是平常的迁移,而是受到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等人的排挤,才落魄于长安。
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如此境况都因武家人的态度造成,向李世民推荐武则天的人必然不是武家之人。
如此一来,能够在如此境况帮助武则天的人,只能是其母一边的人脉,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能够帮助武则天母亲的人,也就只有与其母同族的巢剌王妃杨氏了。
巢剌王妃杨氏不是别人,正是李元吉的王妃,在李元吉死后,被李世民带入宫中,极为受宠。
杨氏虽然受李世民的宠,在后宫的地位却一直很尴尬,因为他虽然入宫与李世民同居,却没得到李世民给的名分,一直都是以李世民弟媳,巢剌王妃的身份住在后宫。
李世民仅有一次想过给她名分,却被魏征的一句“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给挡了回去。
巢剌王妃杨氏与武则天之母乃是同族,李世民未见过武则天,却依然能够“闻其美容止”,只有巢剌王妃杨氏才有机会为其进言。
武则天入宫为才人,并非是因为李世民见到她美丽才召入宫中做才人,她此次能够入宫,极可能是受巢剌王妃杨氏举荐。
因为,杨氏此时虽然受宠,但是其却并没有名分,万一失宠,在后宫则无依无靠。
引武则天入宫,乃是救武则天于困难之际,此举自然会得到武则天的感激,自然而然成为她这一边的人,武则天得宠,二人在后宫也好互为臂助。
所以,武则天入宫虽然在正史中是因其“美容止”,实际却是巢剌王妃杨氏对李世民的推荐,并非是李世民见其美,而是因为“闻其美”而召入宫中作为才人。
正因如此,武则天虽然入宫做了李世民的才人,却并未受到李世民宠爱,14岁的武则天在李世民的后宫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核心竞争力。
武则天不受宠,其中有她自身的原因,也有李世民当时所处环境的原因。
李世民在后宫的时间里,除了陪伴妃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占据了他在后宫时的大量时间,那就是亲自带他的孩子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明达。
“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
长孙皇后温婉贤良,而且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二十多年来与李世民风雨与共,结下深厚的伉俪之情。
长孙皇后死时,第三子李治只有9岁,晋阳公主年岁更幼,两个孩子幼年失去母亲,楚楚可怜,令李世民动容,于是起了亲手抚养之心。
李治身为皇子,受到李世民的喜爱还能说得过去,但是李世民对晋阳公主的宠爱更甚,在历史上唯一有记载的皇帝亲手抚养长大的公主,便是这位晋阳公主,其待遇之特殊,可见一斑。
李治因为受到李世民喜爱,一直到十四岁也没有搬出宫去,只因为李世民与晋阳公主舍不得他走,能够延长他们父子三人在一起的时间。
晋阳公主虽然受到李世民的万千宠爱,却在十二岁金钗年华时便病殁。
李世民因此痛哭不已,文武百官纷纷劝谏,希望李世民能够节哀,李世民说了一句令人心酸的话,“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
我也知道悲伤没有用,只是不能控制自己,我没办法不伤心啊。李世民此时只是一个父亲,哪里还有半点狠辣帝王的影子。
李世民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李治,直到他被封为太子的时候,李治才离开李世民,去往东宫。
李世民将心思花在这两个孩子身上,自然就冷落了后宫的嫔妃们,以武则天才人的地位,得不到李世民的宠爱,其实再正常不过。
综上,武则天在入宫后不得李世民的宠爱,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武则天自身的原因,她入宫并非因为颜值倾国倾城,而是得到杨氏举荐,而杨氏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无法给予她更多的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是李世民的原因,他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他又将精力放在了亲自抚养李治和晋阳公主身上,所以冷落了后宫,他虽然一生子女众多,却对武则天没有半点兴趣,只是以其为才人,在宫中做本职工作而已。
武则天虽然因为诸多原因没有得李世民的宠,却因为与李世民宠爱皇子李治年纪相仿,而且李治成年依然留在宫中,也给了她们相识、相处的机会,并在李世民生病期间,情感迅速得到积累。
不过,武则天后来被李治宠爱,二者之间的关系却也并非纯粹情感,武则天能回到宫中,是因为王皇后希望利用她来打击情敌萧淑妃。
这场看似女人之间的斗争中,其实何尝没有李治的影子,他希望利用武则天对付她们,并且以此为开端,逐渐离不开武则天的帮助。
李治一直在李世民的庇护下长大,缺少狠辣决断的能力,而武则天为他补足这一切,让他深得欣慰。
武则天从入宫那天开始,便与感情无关,她就像一枚棋子,被置于波涛暗涌的宫廷棋盘之上,最终找到自己的立足之所,凭借千古未有的能力,成就了历史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唐朝宰相朱敬则的祖先考辨:从历史脉络与家族传承中探寻真相唐朝宰相朱敬则(635—709年)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政治家与史学家,其家族渊源在历史记载中呈现出多元线索。通过梳理《旧唐书》《新唐书》《新安朱氏宗谱》等史料,...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武则天与李义府:权力棋局中的复杂关系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武则天与李义府的关系始终是历史学者与爱好者热衷探讨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精明的政治手腕著称;而李义府则以“笑里藏刀”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李治为何允许“二圣临朝”: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历史必然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二圣临朝”的独特政治格局,与皇后武则天共同听政,这一决策深刻影响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表面看,这是李治因身体欠佳而被迫放权的权宜...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