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三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句话“孙策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在三国乱世,魏蜀吴三国站到了最后。但是如果孙策没有死的话,三国的历史是不是就会被改变呢?可是为什么后人都在传这句“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呢?孙策到底有多厉害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为什么说孙策不死便无三国
我们知道在三国时期是一个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此期间,无数的英雄人物纷纷崭露头角。而曹魏、蜀汉、东吴都是三国的佼佼者。而在这三大集团之中,东吴的奠基人其实并不是孙权,而是孙策。常常有人说,孙策不死,那么就没有三国,而他去世时仅26岁,那么历史上的孙策到底有多么恐怖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孙策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具有传奇色彩,而东吴势力的建立也和孙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其实少年时期的孙策并不得志,因为当时孙策的父亲孙坚一直在袁术的手下,而在孙坚死后,孙策还是回到了袁术的手下。而这也可以说直接体现了孙策过人的才华。于是在后来孙策讨伐山贼建功立业,率军攻打庐江太守。虽然孙策能力过人,但是在袁绍的手下并不是那么的受人重用,这也让孙策感到非常的郁闷,从此也就自立门户,成为了一方诸侯。
再后来孙策向袁术借来了兵马,并且带着回到了江东。因为孙策有着帝王般的英明,所以在后来有很多人来投靠他,很快孙策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大,可以说是无人能敌,不久之后就创立了东吴的大业,长期占领江东,雄踞在南方。
再后来,孙策变成了当时南方最强大的诸侯,从地位上来看,孙策拥有北方的五个州郡,和曹操的北魏可以说是能够相提并论。所以说孙策的地盘是非常大的,这也直接体现出了孙策的才能。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孙策不死,便不会出现三国鼎立之势”?因为当时荆州刘表非常的软弱,但是却可以长期占据荆州。而曹魏和袁绍一直有着非常深的恩怨,曹操也处在群狼窥视的境地之中,处境也是非常的艰难,后来也是和袁绍发生了官渡之战。
在官渡之战的同时,江东的孙策也是在积极地备战,想要联系袁绍统一中原。要是当初这样做的话,曹操可谓是腹背受敌,最后的结局就很有可能是和袁绍一同瓜分天下,也就不会出现之后的三国鼎立,难怪会有人觉得孙策不死就没有三国这样的说法。
2、孙策有多厉害
第一点,孙策非常勇猛,打仗非常厉害,只要是上了战场,他就已经将生死抛弃在脑后。在他投靠到袁术军中的时候,他在十多岁,在他十九岁的时候,他就被袁术派出去攻打山贼,奉命去攻打朝廷的命官。他第一次带兵,直接打败了敌军,来了个大获全胜。当时的攻打的山贼叫做祖郎,要说他们吧,毕竟是山贼,都是一群普通人罢了,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要是单单说这一战,还体现不出他真正的本事,这好像是袁术试探他的一样。
他的第二次领兵是攻打太守陆康,这一次又是大胜。说说陆康这人物,就算是他再没有本事,那么他也能打仗,下了马之后也能管理百姓,而且在治军治民中,有了很不错的业绩。讨伐陆康这一站,也展现出了孙策的才能,并不是一般人够相比的。孙策当时二十来岁,可以说是一个无知的少年了,他能带兵打败陆康,算是很不错了,在说陆康是守城的一方,而孙策是攻城的一方,而且陆康是老江湖。
第二点,孙策此人有脾气,不愿意在别人的帐下工作,不愿意为别人卖命。孙策知道袁术的为人,袁术非常骄傲,跟别人很难以相处,一个看重门第的人,孙策在这里永远发挥不出自己的作用,在袁术这里,孙策就好像一个长期打工的一样,处处都受到袁术的压榨。再说了,当时的孙策不单单是能力强,而且志向非常远大,甚至还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因为他父亲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曾今当过诸侯。
所以说,孙策看清了这一切,知道帮着别人卖命没有好的结果,知道自己在别人手下,用没有前途,而且还有可能被人看不起。他的父亲孙坚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算是汉朝的大英雄了,算是一条真汉子。孙坚没有靠家庭,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到之后的一方诸侯,这一切的一切,孙策都看在眼中。
第三点,袁术喜欢用自己的亲人,虽然说袁术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他家庭非常好,占据了一定的资源,因为这样,也让他成为了一方诸侯。虽然说孙策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他没有得到袁术的信任,以前袁术说过很多次,说什么把他封为九江的太守,说什么把他封为庐江的太守,但是都没有执行过,而是让他的心腹,没有本事的刘勋做。因为袁术一次次的食言,这也让孙策有了反感,让他看到了袁术无耻的一面。就是想着利用他,就是想着帮他争夺地盘。他害怕孙策做大。
就是这样,孙策一定要摆脱袁术,一定要换一个主人,或者说自己单干,只不过是差了一个好的机会罢了,离开是最正确的选择。
3、孙策对三国的影响
官渡之战前,曹操也不强大,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军阀还是袁绍,所以曹操就一心想发展自己,变成最强大的军阀。但先要做到的就是打败袁绍,曹操当时就选择了主动讨伐袁绍。
但正是这段时间,曹操就遭遇到了非常严峻的危机,曹操立足是因为控制了汉献帝,因此也能够对大汉朝廷发号施令。这个时候很多军阀都是割据一方,虽然名义上听朝廷的话,所以曹操就更加有优势了,因为可以用朝廷的名义勒索钱财。
曹操对袁绍的讨伐其实还是因为汉献帝,说袁绍是乱臣贼子,但实际上是曹操让手下所有的军队征伐他,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后方和腹地有所空虚。
孙策意识到这点之后,就想对曹操的老巢发起进攻,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只不过孙策的计划并没有机会推行,很快他就被刺杀。
但是,如果他的计划得逞,那么曹操的势力肯定会土崩瓦解,前线部队又因为被袁绍击溃,如果要和孙策、袁绍打仗,还是打不赢的。
那么在这样的较量中,孙策肯定会消灭袁绍,如果袁绍不在了,其他的军阀也就见风使舵,最终会选择臣服于孙策。因此,孙策就能够统一天下,刘备也不会有发展的空间了,那么三国的历史也会被改写。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红颜未老恩先断:大乔的命运与三国乱世的女性悲歌东汉末年,庐江皖城的晨雾中,两位国色天香的少女推开雕花木窗,她们的命运即将随孙策、周瑜的马蹄声改写。大乔,这位江东传奇女子,在史书与传说的夹缝中,留下了一段充满...
孙策 周瑜 2025-09-05 公孙策女儿的命运悲歌:法理与人情的千年叩问在包拯断案的传奇故事中,公孙策作为"再世诸葛"般的智囊,其女儿的结局始终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下。这个承载着父爱与法理冲突的角色,...
孙策 2025-08-15 孙匡字季佐:乱世中短暂绽放的宗室之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江东孙氏以勇毅与谋略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在孙坚、孙策、孙权等核心人物的光芒下,孙匡作为孙坚第四子、孙权胞弟,虽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
孙权 孙策 2025-07-29 孙策为何不传位孙翊:江东基业背后的政治权衡建安五年(200年),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在丹徒狩猎时遭刺客伏击,生命垂危。临终前,这位江东小霸王做出一个改变三国格局的决定:将印绶兵符交给二弟孙权,而非性格更似...
孙权 孙策 2025-07-01 江东绝色终归何处?大乔结局的历史迷雾与文化想象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烽烟中,大乔与小乔这对“国色”姐妹花如流星划过天际。建安四年(199年)皖城破后,大乔成为孙策的夫人,然而这段婚姻仅维系两年便因孙策遇刺戛然而止...
孙策 2025-06-20 韩当之死:并非战场被杀,而是病逝后的家族悲剧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东吴涌现出众多名将,韩当便是其中一位。他历经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为江东基业的稳固和吴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被陈寿盛赞为“江表...
孙权 孙策 2025-05-30 孙匡婚事背后的政治联姻,与复仇并无关联在三国时期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孙匡作为孙坚的第四子、孙策与孙权的弟弟,其婚姻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考量,而所谓“为妻子报仇”的说法,实则与史实不符。孙匡其人及家...
孙权 孙策 2025-05-06 吕蒙杀人得赏识:是偶然还是才华使然?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吕蒙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谋,成为了东吴的杰出将领。然而,他的崛起之路却颇为传奇,尤其是他早年因杀人而意外得到孙策赏识的故事,更是引发了后人...
孙策 吕蒙 2025-03-21 孙策周瑜若在世,能否改写三国格局击败曹操?在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中,孙策与周瑜无疑是东吴阵营中最为耀眼的两颗明星。他们英勇善战,智谋过人,为东吴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天妒英才,孙策与周瑜均英年早逝,...
曹操怎么死的 孙策 2025-03-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