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清朝第三位皇帝,六岁登基,年号顺治。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自此之后,皇太极率领八旗士兵,不断攻打明朝,从而扩大了后金(清朝)的势力。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天下的夙愿。在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突然去世后,年仅6岁的顺治皇帝继位,并在不久之后入主中原。值得注意的是,在皇太极去世时,长子豪格已经34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而6岁的福临,无疑是少不更事了。那么,问题来了,皇太极去世后,长子豪格已34岁,为何结果是6岁的顺治登基称帝呢?
一

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即清朝之外的朝代,比如汉朝、唐朝、宋朝、明朝等,大部分朝代在皇位继承上,都遵循着“嫡长子继承制”的惯例,也即继承皇位的皇子,不仅有嫡庶之分,也有长幼之别。进一步来说,如果皇子年幼即位的话,往往会导致大权旁落的情况出现,比如东汉末年的几位皇帝,即位时都非常年幼,这也是引起汉末三国时期,诸侯割据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在很多人看来,皇太极去世时,34岁的长子豪格,无疑要比6岁的福临,更加适合继承清朝皇帝的位置。但是,最后的结果,确实6岁的福临继位,成为顺治皇帝。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清朝在选定皇位继承人,根本不遵循嫡长子的惯例。
二
比如在清朝的10多位皇帝中,实际上只有同治皇帝是凭借着嫡长子身份继位的,至于其他皇帝,基本上不是因为嫡长子身份来登基称帝的,比如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最著名的清朝皇帝,都不是嫡长子。当然,不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并不意味着长子豪格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只是嫡长子的身份,不能成为加分项而已。另一方面,长子豪格之所以在和福临的竞争中出局,和多尔衮存在直接的关系。根据《清史稿》、《清太宗实录》等史料的记载,崇德八年(明=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猝然崩逝于盛京后宫,生前未立下遗旨,所以众宗室旗主都想要争夺皇位。对于后金和清朝初期来说,实际上不仅皇帝拥有继承皇位的权利,对于先帝的兄弟、侄子,也可以争夺皇位。
三

比如努尔哈赤去世时,也没有指定谁来继位。对此,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皇太极继位,成为皇太极能够继位的重要原因。基于此,不管是长子豪格,还是幼子福临,只要拥有足够的支持力量,都可以争夺清朝皇帝的位置。不过,一开始和长子豪格争夺皇位的,实际上不是6岁的福临,而是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在皇太极去世时,两黄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继位,其中,长子豪格成为他们的心目人选。除了两黄旗之外,正蓝旗中,也有人支持长子豪格继位。不过,对于多尔衮来说,也有不少人支持。就多尔衮来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则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
四
最后,在皇太极去世后,长子豪格和多尔衮之间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双方实力相差不大,在清朝八旗中各有自己的心腹力量。对此,最好的结果,无疑是长子豪格和多尔衮各退一步,达成利益上的妥协,因为一旦清朝长期内耗下去,很可能会错过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的良好机会。在双方相持不下的背景下,一个关键人物站了出来。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让同样是皇子但却不是豪格的福临继承大统。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威望。所以,他的这一方案,获得了长子豪哥和多尔衮的认可,毕竟一直争下去,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了。最终,6岁的福临登基称帝,成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对此,你怎么看
1629年冬,后金(清朝前身)汗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这场被称为“己巳之变”的战役,因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千里驰援而成为明末战争史的关键转折点...
皇太极的皇后 袁崇焕 2025-10-16 爵位稀缺的密码:清初封爵制度背后的权力逻辑与政治平衡清朝初期,宗室与功臣的封爵现象远少于后世想象。从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年间,获得“王”“郡王”“贝勒”等高等爵位者屈指可数,多数宗室仅以“宗室”身份存在,功臣封爵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3 鳌拜手握重兵却未造反:权力困局下的忠诚与现实公元1669年,康熙帝以“布库戏”为名诱捕鳌拜,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终结了鳌拜的权臣生涯。作为清朝三代元勋、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在皇太极、顺治两朝立下赫赫战功,更在...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0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哲哲皇后:五十一载春秋,见证大清开国风云哲哲皇后,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传奇女性,以五十一载春秋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她不仅是满蒙联姻的典范,更是大清王朝首位中宫皇后,其...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23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明末熊廷弼:军事天才与政治悲剧的双重镜像在明末风雨飘摇的辽东战场上,熊廷弼以“铁血书生”的姿态横空出世,用三年时间重建辽东防线,令皇太极感叹“熊经略在,安敢南顾”。然而,这位被后世称为“唯一能扼杀后金...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2 布喜娅玛拉与皇太极:历史与虚构的交织之问在女真族的历史长河中,布喜娅玛拉(即东哥)与皇太极的名字常被并提,但二人是否真正有过情感联结或婚姻关系,需从历史与文学两个维度进行辨析。一、历史真相:布喜娅玛拉...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0 和硕公主与固伦公主:清朝皇室嫡庶之别的具象化符号在清朝的公主等级体系中,“和硕”与“固伦”不仅是两个封号,更是皇室嫡庶制度的具象化符号。自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仿明制确立公主等级制度以来,这两个封号始终承载着...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0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