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增币,辽国人称为“重熙增币”,辽兴宗重熙年间(宋仁宗庆历年间),辽国借北宋内外交困,迫使北宋增加对辽岁输的金帛的历史事件。由于,宋朝因不承认西夏李元昊建国称帝的合法性,与西夏爆发了长达三年的战争。
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三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庆历二年正月,辽朝本打算南下侵伐北宋,在征求张俭的意见后,一面派皇弟耶律宗元和大将萧惠在宋辽边境制造侵宋声势,一面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去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
宋朝方面早已知情,故朝野有备,有警无忧。宋方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于九月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规定赠辽岁币基础中,再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
兴宗还派耶律仁先和刘六符再次使宋争得一个“纳”字,即岁币是宋方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宋仁宗也委曲求全予以应允,而条件是辽朝须约束西夏与宋和谈。因此,在辽、宋和好之后,辽、夏关系恶化,辽、夏之间爆发了战争,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均遭失败。而西夏也愿息兵,仍旧向辽朝称臣进贡。
开端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实现了稳固、持久的和平,一直维持到辽兴宗亲政。兴宗亲政以后,一方面是自己地位的不稳固,主要由于辽朝内部发生激烈的权力纷争,直至迎回法天太后,兴宗的地位仍不时受到威吓;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宋朝方面,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内部财用匮乏,盗贼蜂起。
外部方面,自李元昊称帝,宋与西夏爆发长达数年的战争,屡战屡败,辽又迫宋增加对辽岁输的金帛,造成了北宋中期的危机。
交涉过程
兴宗决定图谋关南十县地,后听从张俭的建议,于辽重熙十一年(1042年)正月,辽一面在边界重兵压境,一面派遣南院宣徽使萧英和翰林学士刘六符与北宋交涉,他们带去了辽兴宗致宋仁宗的一封信,就以下四个问题对宋朝进行指责。
一,周世宗不该夺取瓦桥关以南十县地;二,宋太宗进攻燕蓟,师出无名;三,李元昊与辽有甥舅之亲,且早已向辽称臣,宋兴师伐夏,不应不事先告知;四,宋朝不应在边界上增筑工事,添置边军。
在提出各项指责后,还提出应将原辽的藩属北汉的领土及关南十县地归还,只有如此,才能“益深兄弟之怀,长守子孙之计”。
宋仁宗命王洪辰起草复信,对辽方提出的指责一一予以驳斥:
一,指出景德元年(1004年)双方订立好,己确认前此诸细故“咸不置怀”。二,宋太宗进攻燕蓟是因辽援北汉、阻挠宋朝统一所致,曲不在宋。三,瓦桥关南十县地,已是异代之事,故不应重提。
四,西夏问题,宋方认为元昊先人早已“赐姓称藩,禀朔受禄”,现在僭号扰边,理应讨除,且事先己闻达于辽。五,关于辽朝指责宋“备塞隘路,阅集兵夫”,认为这是“边臣谨职之常”。六,最后提出,双方应令“缘边各守疆界,折书之外一无所求”。
六月,富弼与副使张茂实至辽朝,由于更换了国书,因此他们的使命不是回绝辽朝的各项指责,而变成对辽表示妥协和退让。他们提出宋、辽联姻,也可增加岁币,二者听凭辽朝选择其一。辽方坚持割地,富弼不与。
富弼劝辽兴宗与宋保持和好,说“宋辽通好则岁币尽归人主,如对中原用兵,虏获的金币则尽归臣下,而损失则尽归人主,何况用兵并不能保证必胜。”他的话打动了辽兴宗,于是他又提出“议婚即不增岁币,不如增币对辽更有利。辽如能令夏国对宋臣服,则岁币增金帛二十万,不然则只增十万。”
八月,富弼等人再次使辽,兴宗要求宋朝对辽输送岁币应称“献”,富弼认为此乃下奉上之词,不可用于两个对等的朝廷之间,且宋为兄,辽为弟,岂有兄献于弟之理。辽退而求“纳”,富弼亦坚决不从。兴宗见他不肯让步,遗耶律仁先及刘六符使宋。富弼上奏不可答应辽方。但宋仁宗讲和心切,听从晏殊的主张,许称“纳”。
由于宋仁宗缺乏坚定、明确的立场,他选定右正言知诰富弼为回谢辽方信使,除了复信外,又带去了妥协退让的口信。后富弼赴辽途中他怀疑国书与口信不一致,发书视察内容,果然不同。又驰还见仁宗,仁宗同意惠换国书。
结果
辽在此次,经济与政治方面皆有巨大的收获。之后辽兴宗为了实现与宋朝《重熙增币》之约,于明年正月派遣同知析津府事耶律敌烈、枢密院都承旨王惟吉谕令西夏与宋讲和。李元昊不满辽方借宋夏战争谋利,开始侵扰辽朝边境,招诱部落,向宋称臣求和以避免两面受敌。而辽朝于1044年、1045年、1049年三次对夏作战,皆败。增币之后,宋辽关系趋向缓和,而辽夏却不时出现紧张。
在北宋宫廷的珠帘之后,宋仁宗赵祯与养母刘娥的权力博弈持续了二十四年。这段被后世称为“狸猫换太子”原型的宫廷秘辛,实则是权力欲望与人性温情的激烈碰撞。当十三岁的赵...
赵祯下一任皇帝 刘娥 2025-09-10 仁宗与章得象:君臣相得的北宋政治图景北宋仁宗朝(1022-1063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高峰期,其间涌现出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名臣,而章得象作为仁宗朝第十一任宰相,以“清忠无所附”的品格成为这...
赵祯下一任皇帝 欧阳修 2025-08-21 宋仁宗与宋英宗:跨越血缘的帝王父子情在中国北宋历史的长河中,宋仁宗赵祯与宋英宗赵曙的父子关系堪称一段传奇。两人虽无直接血缘,却因皇位传承与政治考量结下深厚渊源,其关系演变深刻影响了北宋中期的政治格...
赵祯下一任皇帝 宋英宗 2025-08-19 杨金花比武:巾帼英姿映忠烈,箭舞长空定乾坤北宋仁宗年间,汴京城南校场旌旗猎猎,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武举选拔正在上演。狄青力荐其子狄龙挂帅南征,包拯却提议以比武定元帅。当狄龙以凌厉刀法连胜二十余将、途径天波...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8-01 北宋名相韩琦:三朝元勋的治国安邦之道北宋仁宗至神宗年间,一位出身相州安阳的士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深刻印记。他便是韩琦(1008—1075),字稚圭,号赣叟,这位历经三朝、...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7-23 福康公主香消玉殒后:驸马李玮的沉浮与历史余波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兖国公主赵徽柔在孤寂中病逝,年仅33岁。这位曾被宋仁宗捧在手心的长女,死时衣衫褴褛、满身虱虮,甚至因生火取暖被炭火烧伤面容。这...
宋神宗怎么死的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7-10 包拯时代的“八贤王”之谜:文学形象与历史原型的错位在北宋仁宗年间,一位黑面清官以刚正不阿的形象名垂青史,他便是包拯。与此同时,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中活跃着一位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诛谗臣的“八贤王”。当历史的聚光灯...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6-09 夏竦:北宋政坛的“斜杠能臣”与争议人生在北宋仁宗朝的政坛星空中,夏竦如同一颗独特的行星,以其多重身份和复杂轨迹引发后世无尽争议。这位历仕真宗、仁宗两朝的政坛常青树,既是《文庄集》的作者,又是西陲边防...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6-06 笔墨未泯英雄气:种世衡书法成就的历史解构与文化重读在北宋仁宗朝的璀璨星河中,种世衡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以“种家军”开创者的身份镌刻在边疆史册。当后世试图探寻这位武将的文化底色时,“种世衡书法”的谜题悄然浮现。然...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6-05 梁怀吉“有儿子”传闻背后的真相探究在北宋的历史舞台上,梁怀吉作为宋仁宗时期颇具传奇色彩的宦官,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然而,关于“梁怀吉有儿子”的传闻,却让人颇感疑惑。事实上,从历史资料来看,这一...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5-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