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仁宗一朝,涌现了诸多因敢于犯颜直谏而名震天下的千古名臣。那么为什么说蔡襄是北宋第一诤臣?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蔡襄,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茶学家,尤以书法造诣登峰造极,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真实历史中的蔡襄,19岁时便以开封府乡试第一的成绩高中进士,从此踏上了他敢说敢做不怕死的仕途生涯。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因得罪宰相吕夷简落职饶州,余靖、尹洙、欧阳修也因仗义执言纷纷被贬出京。而当时年仅25岁的蔡襄,还只是个小小的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人微言轻,连站出来仗义执言的资格都没有。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四贤一不肖》诗五首,称颂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为“四贤”,唾骂诬陷范仲淹的谏官高若讷为不肖之徒。
蔡襄其人,文采斐然,书法水平更是冠绝一朝,所以《四贤一不肖》诗成之后,在京城内外广为流传,官民争相传抄,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据宋人笔记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记载,当时甚至有契丹使者不远万里买回诗作刊本,带回辽国张贴在幽州馆里品赏,后来张中庸出使辽朝,竟然看见蔡襄的五首长诗贴在舍馆墙上。不难想象,蔡襄的《四贤一不肖》在当时的风靡程度。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蔡襄与欧阳修、余靖、王素一起被任命为谏院谏官,有了合法身份,从此以后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言吐槽了。
《宋史·蔡襄传》记载,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天宝寺发生火灾,安奉佛牙舍利的灵塔被毁,朝野震动,皆以为不详。宋仁宗决定把佛牙塔请入内宫供养,以示诚心,从而减免灾祸。
蔡襄认为在宫中重建佛牙塔劳民伤财,立即上书反对说:“陛下当修人事,奈何专信佛法?”直指遭此灾祸,错在皇上,不修人事、专信佛法是本末倒置,还提出质疑,如果舍利真有灵性,又怎么会连自己住的灵塔都保护不了呢?总之一句话,在内宫建塔供奉佛牙舍利的事,没必要,不可以!
如果直言进谏还可以说是言官本分,那么抗旨不遵则无疑是蔡襄的独家特色了。皇佑六年(公元1054年),宠冠后宫的张贵妃病逝,宋仁宗悲痛欲绝,追封她为温成皇后,并以最高规格为其治丧。《温成皇后碑》碑文拟好后,宋仁宗下令让蔡襄操刀书写,毕竟他是当时国朝第一书法家嘛。
但是,蔡襄本来就对宋仁宗高规格厚葬张贵妃不满,屡次进谏阻挠不成,心中窝火,干脆对宋仁宗让他书写墓碑的旨意置之不理,一口回绝道:“这并非我的职责所在,管不了!不写!”嗯,就是这么任性,爱咋咋地。
蔡襄恃才傲物,脾气执拗,又屡屡直言犯上、抗旨不遵,好在宋仁宗生气归生气,气消之后仍对他赞誉有加。宋仁宗在位期间,蔡襄仕途坦荡,后来还当上了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大权,可见宋仁宗对他的赏识和信任。但是,宋英宗继位后,蔡襄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按照以往惯例,翰林学士、权三司使之后便应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直至官至宰相,位极人臣。但是,当宰相韩琦推荐欧阳修和蔡襄同为参知政事时,宋英宗却只任用了欧阳修。蔡襄自知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京师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于是主动请求外调杭州,宋英宗当即应允。
以往凡是翰林学士求情外调,必须是请求数次后皇上方可批准,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宰相韩琦因此问宋英宗,为什么蔡襄只请一次便应允,如此是否不合礼数?
宋英宗倒也实诚,回答道:“使襄不再乞,则如之何?”意思就是,如果蔡襄不再求情外调,那可怎么办呢?宋英宗对蔡襄早有耳闻,他是太怕这个老刺头了。
宋英宗治平四年八月十六日(公元1067年9月27日),蔡襄在出知杭州不久后便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六岁。纵观历朝历代的君主,也只有宋仁宗能容得下蔡襄,宋仁宗不在了,蔡襄的时代也就落幕了。
在北宋宫廷的珠帘之后,宋仁宗赵祯与养母刘娥的权力博弈持续了二十四年。这段被后世称为“狸猫换太子”原型的宫廷秘辛,实则是权力欲望与人性温情的激烈碰撞。当十三岁的赵...
赵祯下一任皇帝 刘娥 2025-09-10 豪放派经典诗词:冲破时空的生命礼赞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星空中,豪放派如同一束穿透云层的烈日,以其雄浑壮阔的意境、奔放不羁的情感与超越世俗的格局,打破了婉约派“为情而造文”的细腻框架。从苏轼“大江东去...
苏轼 2025-09-09 黄庭坚诗词: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黄庭坚,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苏轼并称“苏黄”,其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庭坚的诗词,以其独...
苏轼 2025-09-01 北宋诗人张耒的诗:平易中的深沉与苍茫北宋文坛星光璀璨,苏轼、黄庭坚、秦观等大家如北斗耀空,而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虽在后世声名略逊于师友,却以独特的诗风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在宋诗长河中刻下不...
苏轼 2025-08-25 苏舜钦与苏轼:北宋文坛的“平行线”北宋文坛星光璀璨,苏舜钦与苏轼作为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常因同姓被误认为存在宗族关联。然而,通过梳理两人家世、生平与文学脉络,可清晰发现:二人除同姓外并无直接血缘...
苏轼 2025-08-25 仁宗与章得象:君臣相得的北宋政治图景北宋仁宗朝(1022-1063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高峰期,其间涌现出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名臣,而章得象作为仁宗朝第十一任宰相,以“清忠无所附”的品格成为这...
赵祯下一任皇帝 欧阳修 2025-08-21 宋仁宗与宋英宗:跨越血缘的帝王父子情在中国北宋历史的长河中,宋仁宗赵祯与宋英宗赵曙的父子关系堪称一段传奇。两人虽无直接血缘,却因皇位传承与政治考量结下深厚渊源,其关系演变深刻影响了北宋中期的政治格...
赵祯下一任皇帝 宋英宗 2025-08-19 苏轼最美的一首诗:在题西林壁中窥见永恒的智慧之光若以“美”为尺丈量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或许并非以辞藻华美取胜,却以哲思的深邃与意境的澄明,成为千年诗史中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这首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13 苏轼对张耒的评价:文脉相承中的文学镜像与精神共鸣北宋文坛的星空中,苏轼与张耒的师徒情谊如北斗与长庚,既照亮了“苏门四学士”的文学天空,更在贬谪黄州的逆境中淬炼出中国文学史上一段独特的创作共生。苏轼对张耒的评价...
苏轼 2025-08-07 陈维崧贺新郎:清初词坛的豪放绝唱与时代悲歌在清初词坛的星空中,陈维崧以《贺新郎》系列词作独树一帜,其词风豪放中见沉郁,既承袭了苏轼、辛弃疾的雄浑气魄,又融入了明清易代之际的苍凉血泪。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
苏轼 辛弃疾 2025-08-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