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即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又称文子、薛文、薛公。战国时齐国大臣,与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他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子,祖父齐威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战国中后期,孟尝君风云一时,先后担任秦国、齐国和魏国的相国,甚至还串联燕、韩、赵、魏、秦等五国共同进攻齐国。
让人奇怪的是,如此一位风云人物,死后却断子绝孙,这是为什么呢?
田婴妻妾众多,有四十多个儿子,孟尝君从小并不得宠,甚至差点被扔掉,幸亏靠母亲偷偷养大。田婴担任齐相二十年,家缠万贯,受封薛地,被称为“薛君”。
长大后的田文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打败众多兄弟,楞是让父亲封自己为世子,继承家财和封邑。
孟尝君继承薛公后,向天下招揽人才,非常舍得花钱,一时间名扬八方,门下食客有数千人之多。
其实,许多门客并没有真实才能,甚至还有不少作奸犯科的人,不过孟尝君家大业大,根本不在乎钱,只是图个名声。
《史记》记载: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当时,远在西边的秦昭襄王也知道孟尝君的贤名,秦孝公有商鞅辅佐,秦惠文王有张仪辅佐,秦武王也有甘茂辅佐。
秦昭襄王想要超越先辈的功勋,自然也需要贤能之士的辅佐,而孟尝君又是名传天下的贤士,肯定不容放过。
所以,秦昭襄王让弟弟泾阳君到齐国为人质,换孟尝君入秦,起初被门客苏代劝阻。
数年后秦昭襄王再次邀请,并且送来许多充满诚意的礼物,孟尝君十分感动,虽然有苏代的反对,但是在齐湣王的支持下进入了秦国。
《史记》记载: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
秦昭襄王以极其盛大的欢迎仪式为孟尝君洗尘,并当即任命为秦相。当时孟尝君意气风发,正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突然有人向秦昭襄王谗言,说孟尝君做事总是“先齐后秦”。
秦昭襄王挡不住群臣的劝谏,只得撤掉孟尝君的相位,不想放虎归山,但又舍不得杀,因此打算囚禁他。
孟尝君感觉到大祸临头,幸好有随行门客的帮助,得以顺利逃出秦国,鸡鸣狗盗的典故便出自于此,就这样,孟尝君结束了在秦国为相的生涯。
孟尝君回到齐国后,堂兄弟齐湣王因派他出使秦国而内疚,因此拜他为相国以示弥补。
《史记》记载:齐湣王不自得,以其遣孟尝君。孟尝君至,则以为齐相,任政。
但是孟尝君却公报私仇,他认为秦国让自己在天下人面前丢了面子,于是联合韩国和魏国一同攻击秦国。
但要想韩、魏两国出兵,就得先帮他们摆平来自楚国的威胁,好在因为向西周借兵之事失败,导致计划没有成行。
孟尝君为齐相多年,日益骄横,对齐湣王越来越不恭敬,加上政敌的流言蜚语,齐湣王也感受到孟尝君对王位的威胁。
不久,田甲发动叛乱,劫持了齐湣王,虽然后来被平定了,但是齐闵王一直怀疑孟尝君有参与,因为田甲和孟尝君的关系不错。
虽然有人在宫门前自刎,以表示孟尝君对齐湣王的忠心,但是两人的隔阂依然没有消除。
在这种情况下,孟尝君面对朝野上下巨大的压力,不得不主动辞相,回到自己的封地,因而对齐湣王的怨恨更加强烈。
孟尝君辞相后,逃亡齐国的秦国旧将吕礼被任命为相国,此人与苏代有仇,孟尝君也参与其中,打算联合秦国进攻齐国,以扩大薛地的面积。
最后,秦国魏冉派兵进攻齐国,借口是要求齐国交出叛徒吕礼,齐湣王相当生气,派吕礼出战应敌,可是吕礼却不战而逃。
既然吕礼逃跑了,齐国和秦国就没必要发生战争,双方议和结好,并称东西二帝。
不久,齐湣王在苏秦的怂恿下灭掉了宋国,一时间心高气傲,得知孟尝君在薛地扩充兵马,担心他会反叛,便派兵讨伐。
孟尝君得到消息后逃到了魏国,被魏昭王任命为相国,这是孟尝君在第三个诸侯国当相国。
《史记》记载:后齐滑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盂尝君恐.乃如魏。
担任魏相期间,孟尝君与苏秦怂恿赵、韩、魏、秦四国联合燕国,一同讨伐齐国,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乐毅伐齐”。
这场战争,齐国近乎灭亡,好在燕国发生内讧,田单得以复国,但是齐国已沦为三流弱国。
孟尝君虽然得偿所愿,齐湣王并败被杀,却也铸成了国恨,为人所不齿,既然在魏国无法立身,也只能辞职回到封地。
刚到薛地,孟尝君便宣布与齐国划清界限,使得薛地成为齐国的国中之国,齐襄王是孟尝君的侄子,刚刚复国不久,暂时也奈何不了孟尝君。
公元前279年,当了五年“薛国”的孟尝君病逝,可能因为没有指定继承人,或是指定的继承人没得到齐襄王的认可,导致众多儿子为争夺薛公之位相互残杀。
见到此状,齐襄王便联合魏昭王一同发兵攻打“薛国”,瓜分了薛地,将孟尝君的儿子们都杀了。
《史记》记载: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绝嗣无后也。
从某种角度来说,孟尝君已经没有断子绝孙,没有传承了,作为齐国贵族,担任过三大强国的相国,可谓风光一时,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或许归功于他的性格缺陷。
孟尝君虽然名为君,却是小人心性,睚眦必报,为泄一己之私愤,出卖国家利益。
孟尝君有数千门客,但大多是重利寡义的鸡鸣狗盗之辈,等到孟尝君去世后便树倒猢狲散;赵国百姓嘲笑他五短身材,貌不惊人,他便杀了整整一条街数百人;
为了报仇秦国,不惜出卖齐国利益交好韩国和魏国;为了报复齐湣王,发动五国伐齐,导致齐国差点灭亡。
战国四公子,除了信陵君有情有义,其余三人名不副实,特别是孟尝君。
田文,即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是齐威王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他以广纳门客、权谋纵横闻名于世,却最终在政治漩涡中走向凄凉结局。其人生轨迹不仅折射出战国时期宗室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8-11 战国四公子:王室身份与历史贡献的多元镜像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战火纷飞,各国贵族为应对秦国的扩张压力,纷纷以“养士”为手段扩充势力。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
孟尝君 魏无忌 2025-08-05 孟尝君:战国风云中的养士传奇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礼贤下士之风盛行,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才、门客三千闻名于世,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
孟尝君 田文 2025-05-19 田文合纵攻秦:理想与现实的博弈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列国纷争不断。合纵连横作为当时重要的外交与军事策略,深刻影响着各国的兴衰存亡。其中,田文(孟尝君)主导的合纵攻秦行动,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
孟尝君 田文 2025-05-12 孟尝君田文:战国棋局中的双面棋手战国时代的烽烟中,孟尝君田文以"战国四公子"之名载入史册。这位齐国贵族凭借"食客三千"的...
孟尝君 田文 2025-04-30 孟尝君三典故:智谋、仁政与全局观的千古映照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人才辈出,孟尝君田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门客众多,礼贤下士,其诸多事迹被后世传颂,其中“鸡鸣狗盗...
孟尝君 田文 2025-04-16 田文与田忌:父子情深与战国风云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田氏家族是齐国的重要贵族,其中田文和田忌更是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限于家族内部的血脉相连,更在战国的风云变幻中交织出...
田忌 田文 2025-03-28 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誉的由来在战国时期,诸侯纷争,英雄辈出,其中四位公子以其卓越的才能、广纳贤士的胸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便是被誉为“战国四公子”的孟尝君、平原君、信陵...
孟尝君 2025-02-24 冯驩:孟尝君麾下的战略智者在战国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孟尝君以其广纳贤才、好善乐施而闻名遐迩,其食客众多,其中不乏才华横溢之士,冯驩(又称冯谖)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冯驩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
孟尝君 2025-02-21 战国时期贵族典范:孟尝君仗义疏财,门客三千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贵族众多,但能够被誉为典范的却寥寥无几。而齐国公子孟尝君田文,以其仗义疏财、广招门客的壮举,成为了战国时期贵族中的佼佼者。一、出身不...
孟尝君 田文 2024-11-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