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周朝算是一个比较神奇的朝代,作为周朝最高的权力象征,周朝国却在战国时期以后不断衰落,升至还被一些小国弱国给超越,究竟周朝国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呢?内斗严重和不思进取算是失败的最大原因。周武王灭商朝后,实行了分封制,可能他自己都没想到分封制到头来却害了自己的后世,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周朝不算全国统一,而秦朝就算。实际上就是因为有分封制的存在,各方诸侯到了后期几乎都是独立的国家,中央并没能拿回权利,所以周朝并不算一个统一的王朝。而周朝国也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权势一点点被削弱,但一点办法都没有,特别是到了东周以后,周天子必须依赖各大诸侯国的保护才能生存下去,这样别人是不会继续服从你的。

平王东迁是西周和东周划分的转折点,我们把东周前半段历史称为春秋,这样说起来大家也会更熟悉一些。春秋时期,不仅仅有大国称雄称霸,还有很多小国也跃跃欲试,想要挑战周朝国的地位。当时各国的战略非常简单,大国首先会吞并自己周边的小国,所以小国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依靠自己良好的变革或者政策,当时就有像郑国这样的小国打败了天子之师,郑庄公也是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首。而到了春秋后期,吴国和越国这两个小国也突然崛起,击败了当时两个大国成了一时的霸主。也正是因为每个国家都能相继崛起,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

不过周朝国手里始终握有政治资源,为什么在动迁以后就江河日下了呢?这也是因为周朝国限于当时的规则,没办法限制这些诸侯国的发展,别人的确把你封为天子,但要是这些诸侯国的国力超过了你,你也是一点办法没有。因为当初是周武王分封的各路诸侯,如果你强行吞并他们,或者打破分封制那肯定就会天下大乱。而且这种机会非常难把握,越到后期想要实现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还有就是周天子每次都要依靠各大诸侯国,俗话说的话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时间长了周天子还要犒赏各个诸侯,今后继续保护他,那就更没有能力去遏制他们了。而且周王室基本上没上来一位新的天子,就要重新把各地进行分封,导致自己的疆域越来越小,国力自然逐步衰减。加上内乱使得周朝国还分成了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最后均被各大诸侯国所灭。

东周最后一位君王周赧王上位后,周王室的影响力已经跌落到最低点,只限于自己的都城范围内。而且当时秦国已经崛起,成为了当时的最强霸主,而秦昭襄王自然取代了周赧王的地位,而且当时也没哪个诸侯国会想着要救周朝国,因为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好不如自己称王。最后秦昭襄王占领王畿,将东周灭亡,至此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周朝也正式被终结。
公子光,即后世所称的吴王阖闾,其身世在史籍中存在争议。《左传》《世本》记载其为吴王余眛之子,而《史记》则明确其为吴王诸樊之子。这一分歧背后,隐藏着春秋时期吴国王...
阖闾 2025-10-31 李悝与商鞅:变法双璧为何仅一人名垂青史?战国时期,魏国李悝与秦国商鞅先后掀起变法浪潮,二者均以法家思想为根基,通过制度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然而,历史长河中,商鞅之名如雷贯耳,李悝却逐渐隐入史册角落。这种...
商鞅 2025-10-28 犀首纵横:公孙衍的战国浮沉与秦魏恩怨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棋局中,公孙衍以其“合纵连横”的谋略成为搅动风云的关键人物。这位出身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的纵横家,曾身佩五国相印,也三度沉浮于秦魏韩之间,其人...
公孙衍 2025-10-27 商鞅之死:权力博弈下的悲剧与历史惯性公元前338年,商鞅在彤地(今陕西渭南)被秦军围困,最终因“谋反”罪名遭车裂之刑。这位推动秦国从边陲弱国走向强盛的改革者,其结局充满戏剧性与悲剧性。而更耐人寻味...
商鞅 2025-10-27 魏国衰落:孙膑之去仅是冰山一角,地缘困局与制度崩坏才是主因战国初期,魏国凭借李悝变法、吴起练兵迅速崛起,成为首个称霸中原的强国。然而,自魏文侯去世后,魏国仅用百年便从巅峰跌落至被秦国灭亡。传统叙事常将魏国衰落归因于孙膑...
孙膑 2025-10-24 武庙独尊:诸葛亮何以成为三国军事家的“唯一标杆”?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朝廷设立武成王庙,以姜子牙为主祭,张良为副祭,并遴选白起、韩信、诸葛亮等十人入列“武庙十哲”。这一名单跨越千年,囊括了从西周到盛唐...
白起 姜子牙 2025-10-23 战神之殇:白起之死与秦国权力的残酷博弈战国末期,秦国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合,而白起作为秦军统帅,凭借伊阙之战、鄢郢之战、长平之战等旷世奇功,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石。然而,这位“杀神”的结局却充满悲剧色彩——...
白起 2025-10-23 庞煖:战国末年大器晚成的军事奇才与合纵先锋战国乱世,英雄辈出,但能在耄耋之年横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者,唯有庞煖。这位隐姓埋名五十余载的赵国将领,在战国末期以军事谋略与纵横捭阖之才,书写了一段“老骥...
庞煖 2025-10-22 王翦:战国第一将的传奇人生与军事智慧在战国烽火连天的历史长卷中,王翦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脱颖而出,成为秦国统一六国的核心人物。他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更因率六十万大军灭楚的...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10-21 宋襄公入列春秋五霸:公爵身份与礼治理想的双重支撑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以武力与权谋称雄,而宋襄公却因“泓水之战”中坚持“不击半渡”的仁义被后世讥为“迂腐”。然而,在《史记》《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他仍被...
宋襄公 齐桓公 2025-10-2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