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算是一个十分开明的王朝,因为其富庶和强大在世界的历史上都有着不俗的影响力。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术士十分笃信,皇帝因为想要长生不老和延续国祚就更加需要术士。所以在唐代就有着很多优秀的黄冠术士,这其中就有着李淳风、袁天罡等非常有能力的人才。他们不是以往的那种诓吃骗喝的假道士,本人有着非常杰出的天文造诣,这才被选中成为太史局的官员。
李淳风不仅在天文上有很高的造诣,能够按照天文来修订历法。他本人还对数学和阴阳学也有着很深的体悟,曾经就写过《周髀算经》等数学方面的著作,这在注重文学的中国是十分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了不起的著作,其对中国的数学发展有着不可抹杀的重大作用。并且还有一种传说,那就是据说能够预言几千年的历史的推背图就是有李淳风的参与才画出的。
李淳风出生在公元602年,他本人从小就显现出了聪明才智,表现的聪明过人。父亲是隋朝的一个小官吏,因为官职实在太小,所以他弃官而去,做了道士,此时的道家还没有经过王重阳的改革,是可以结婚生子的。所以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主流的儒家学问并没有过于研究,但是对于天文地理这些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天赋,从小就拜一位道家道长为师,学成之后,正是风云变幻的时候,他投入李世民的麾下,成为了李世民的谋士,并且为之鞠躬尽瘁。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他成为了太史局的官员,在其中可以观测天文星象,制定新的历法,甚至可以参与史书的修订。在这期间,李淳风可谓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太史局的日子里可谓是如鱼得水,四十年如一日的为李唐天下付出了自己韶华。
公元670年,时年六十八岁的李淳风飘然辞世,从此世间便只有他的传说并不见他得身影了。关于这位奇人的死因也有很多种说法,其中的一种就是说他是被唐太宗李世民赏赐了毒酒鸩杀的。因为李世民也是一个笃信长生不死的人,他就是因为服用丹药而死,所以这位天之骄子般的皇帝对这位能够通晓天人之变的臣子可谓心情十分复杂,最后还是痛下决心,将李淳风杀死了。
这也正是皇帝们的普遍心思,希望术士能够只听从自己的命令,所以往往给予了他们莫大的信任,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的江山服务,但是有害怕这些术士会说出一些对他们不利的谶语来,搅得人心大乱,所以便在两难的选择中将这位术学大师鸩杀。
但是史书中的记载似乎更为可信,因为时年六十八岁的李淳风死时皇帝李世民已然寿终正寝很多年了。已经死了的皇帝自然就不能对他下达鸩杀这样的命令。再加上李淳风不过是一个太史令,而且是死在自己的任上,此时的太史令一类的官员大多都是家传的,因为这样的官员需要从小就接受系统的传授。比如司马迁就是因为家学的原因而成为了太史令,他也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写出了史记。他的儿孙自然也就继承了他的职位,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太史令。
因为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隋朝末年的得道高人,人们就对他们的关系进行了猜想和发挥。说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徒弟,这一点在明朝人吴承恩书写的西游记中便有着记载。据说当时袁天罡已经是名扬天下的得道高人,李淳风非常仰慕这位高人,所以就求仙访道,希望成为他的徒弟。后来果然在四川的阆州找到了袁天罡,顺利的成为了袁天罡的徒弟。
还有一种流传更为久远的说法,那就是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人是同学好友,两人志同道合,并且对于道学的造诣同样的都是登峰造极,故而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成为了至交好友。两人成仙神游之后闲来无事便一起推算时事,最为有名的一次就算是他们两人想要推算大唐的国运了。推算到了武后的出现便越来越好奇,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一直看到了几千年之后的今天。
直到天上的诸神实在过于惧怕他们会泄露天机,所以便派陈抟老祖下凡阻止了他们。但是他们推算未来的这件事还是流出了隐晦的痕迹,那就是流传已久甚至被传为禁书的推背图。
《推背图》起源于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是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作,以推算大唐当时的国运。 推背图一共有60象,除去第一象引言和第六十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象预言,从大唐气数(第2象)开始,一直预言到了世界大同(第59象),而且每象相接,决无次序错乱。 推背图如何得名:某日李淳风观天象,得知武后(即武则天)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竟推算到唐朝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在身后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 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叙述,故《推背图》由此而得名。
在贞观之治的璀璨星河中,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君臣际遇堪称典范。这对被后世誉为“房谋杜断”的组合,以“谋”与“断”的互补之道,构建起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最富效率的决策体系...
房玄龄 2025-04-30 二王八司马事件:革新理想的湮灭与制度困局的显影公元805年的长安城,一场仅持续146天的政治革新如流星般划过中唐的夜空。这场由王叔文、王伾领衔,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位士大夫参与的改革运动,最终以&qu...
柳宗元 2025-04-30 武周朝十五年:中国历史上唯一女帝的短暂王朝公元690年秋,洛阳紫微城内,6万臣民伏地高呼"请圣神皇帝登基"。67岁的武则天身着十二章衮冕,在万象神宫接受百官朝拜,将国...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30 新城公主原名考:揭开唐代嫡公主的真实称谓之谜在唐代宗室谱系中,新城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幼女,其生平轨迹与名讳更迭始终笼罩在历史迷雾中。通过比对《新唐书》《唐会要》及出土墓志等史料,可清晰...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30 韦应物:中唐诗坛的隐逸灯塔与官场清流在唐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韦应物以独特的生命轨迹与艺术成就,成为连接盛唐与中唐的关键坐标。这位出身关中望族的诗人,既以"浪子回头&quo...
韦应物 2025-04-30 王维:盛唐气象中诗画禅意的三重化身在盛唐的璀璨星河中,王维(701-761)以诗、画、禅三绝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符号。这位出身太原王氏的诗人,十九岁登京兆府解元,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却以半官半隐...
王维 2025-04-28 李世民与李元霸:历史原型与文学虚构交织的兄弟羁绊在隋唐风云中,李世民与李元霸的关系常被置于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下审视。作为唐高祖李渊之子,二人本为血脉相连的兄弟,但后世评书、演义的演绎使这段关系被赋予了更多传...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28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未弑父的深层逻辑:权力博弈与政治伦理的双重考量公元626年6月4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太子李建成,尉迟恭斩杀齐王李元吉,这场血腥政变彻底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然而,当刀锋指向太极宫时,李世民却选择...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4-28 诗仙家讳:李白为子取名"伯禽"的千年密码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李白为长子取名"伯禽"的举动,恰似一颗投入历史深潭的石子,激荡起跨越千年的文化涟漪。这个承载着周公遗...
李白 周公 2025-04-27 狄仁杰的情感归宿: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婚姻图景在唐代政治与文学的交织叙事中,狄仁杰的婚姻状况始终笼罩着迷雾。作为正史中以"断案如神"著称的宰相,其私人生活被简化为&...
狄仁杰 2025-04-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