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人物当中,论及神似,当属吴用最像宋江;论及行似,无疑柴进宋江相若。
柴、宋二人,在江湖上大有名气。一位急公好义,救人于危难时刻,人称及时雨。一位仗义疏财,喜结纳四方豪杰,被誉当世孟尝君。但都是仗义疏财,柴进的人气为何远远不如宋江?
一、出身不同
柴进,柴世宗子孙,皇N代,家中珍藏有太祖皇帝御赐的誓书铁券,就连长相都充满皇家气质:龙眉凤目,皓齿朱唇。
宋江,宋家村村民,郓城押司,四线城市的科长,相貌也极具乡土特质:唇方口正,面黑身矮。
出身不同,决定了两个人不同的风格。柴进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缺少一份设身处地的理解。正如住着豪宅,孩子就读贵族学校,有私人司机接送的人物,他永远无法理解,那些挤公交者接送的不易,孩子择校的艰难。
那位端坐金銮殿的晋惠帝,听到百姓活活饿死,大惑不解:为何不吃肉粥?未必真傻,只是不曾感同身受,用自己的思维定势,解决别人的问题。
这容易造成人与人的疏远。林冲与洪教头比武时,他拿出一锭银作为奖励,并将银子丢在地下。打殷天赐时,他会笑着对李逵说梁山泊是“小寨”,丝毫没有考虑他人的感受。
这也容易产生太过自信的错觉。林冲辞别时,他专门写了两封信给营管、差拨,强调二人交情深厚,必然会关照林冲。但让差拨从破口大骂到满面春风,营管和颜悦色的,是林冲孝敬的银子。柴大人的书信,只是营管口中堂皇的理由,“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况是”二字,足以击碎柴进的傲娇。
宋江身处帝国基层,熟谙人情世故。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清楚知道每个人的实际需求,所以他到江州坐牢,就很接地气。
差拨、管营、管事的人、使唤的军健等,只要沾边,都送些银两。礼多人不怪,这个黑矮胖子在大家眼中,顿时无比可亲,人见人爱。
二、疏财初心
柴、宋二人做公益事业的初心,大不相同。
柴进富贵至极,却身份尴尬,属于朝廷“敬而远之”的角色,没有任何职务。他出场时就闲得蛋疼,一大早带着一群人打猎。这哥们以结识豪杰为乐,就是图个好玩,纯粹做公益,无所他求。
结交对象很单一,“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在柴进概念中,有个朴素简单的公式:犯人=好汉。家中养了三五十个,尤嫌不够。还通知附近酒店: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
宋江职位虽低,却事务繁忙,出场就是饱满的上班状态。他志向远大,目的明确。自觉走正规仕途,难以实现人生目标,于是另辟他径,以低姿态路线,积累着自己的名望与资源。
他既结识江湖好汉,尽力资助;又奉献地方,周全性命,济人贫苦,时不时散施棺材药饵。最关键的是态度谦逊,帮助别人还要说谢谢,绝对的郓城形象大使。
事实证明,宋江的策略无疑更为高明。柴进被称小孟尝,孟尝君以养门客著称,多鸡鸣狗盗之辈;宋江被称及时雨,却能救万物,足见其得人心。
他一出手便救了晁盖、公孙胜、吴用等人,这为他预留了人生的后路,成为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筹码,事业的合作伙伴。
被他资助的小人物,平时或许不起眼,但在他杀阎婆惜后的关键时刻,都发挥了作用。放他逃脱的唐牛儿,不肯下手抓他的众公差,明显袒护的知县大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三、识人眼光
在识人方面的差距,彻底拉开了两人的距离。
柴进庄上鲜见人才,首先出场的居然是洪教头,直接拉低了柴进的逼格。歪戴头巾、趾高气扬见其轻浮,不理问候、不予还礼见其无礼,自坐上首、呼以配军见其轻慢,迫不及待见其嚣张,欲得银子见其贪财。
就这么个油腻得俗不可耐的主儿,洋溢着满满的欠削人设。果不其然,架势使得十足,却被林冲一棒打翻,丢人现眼,悄悄开溜。
受他资助的还有王伦。气量狭窄,容不得人,只求在梁山泊过小日子,对人才抱有天然的敌意。即便有大股东柴进推荐的书信,依然想方设法地要把林冲拒之门外。
倒有一位念着柴进的好,石勇因赌博杀人,在柴进庄上住过几个月。武功不强,眼界很高,自称天下只让两个人——柴进与宋江,其余的都把来做脚底下的泥。这位老兄在梁山排位99,属于垫底人物。
柴进所识之人,或失之庸俗,或失之量小,或失之自大。其实,也曾经有一位真英雄,投奔到他地庄上,却不被他所重视。
武松因醉后杀人,投奔柴进庄上。初次见面,柴进也只是一般接待,没有另眼相待。因庄客都说些武松的坏话,结果,柴进“相待他慢了”。住了一年多,两人没什么交情,反而心里都有疙瘩。
反观宋江,初次相见,宋江误踩火锨,炭火差点掀在武松脸上。武松本欲打人被喝止。即便如此,宋江的第一反应,也是见到人才的惊喜。“宋江在灯下看了武松这表人物,心中甚喜”,倾心相交。这识人眼光,够老辣。
四、留人方法
对于人才,花钱容易留人难。
同样是武松。柴进管吃管住的招待了一年,花费可谓不少,却没有感情交流,让武松感觉到不受重视,所以内心并不领情。临别时柴进赠以金银,也只是客套一句:实是多多相扰了大官人。
而宋江是用心相待,每日带挈他,饮酒相陪,武松备受感动,身体很快康复。十多天时间,两人结为好朋友。临别时宋江亲自送了十数里,喝酒结拜,武松口称义兄,垂泪而别。途中犹在寻思:及时雨宋公明果然不虚,结识得这般弟兄,也不枉了。
两者相较,一个是大官人,一个是义兄,亲疏鲜明,远近有别,柴大官人情何以堪?
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策略,所谓因人而异。柴进留人,属于流水线作业,千篇一律,吃饭喝酒,不谈感情。王伦、石勇、武松,未见有何区别,故难得人心。
宋江则属于私人定制,对待武松是以尊重相敬,赢得武松认可。对待李逵则以豪爽相待,借银豪气,喝酒爽气,吩咐酒保给李逵上大碗,尽情喝酒。李逵彻底心服,大哥诚待我,此生献大哥。
对待王英是投其所好,承诺解决其婚姻问题,将大美女扈三娘相许,一朵鲜花……,王英自然对宋大哥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甚至是秦明、卢俊义,先是设计陷害,断绝后路,再是低头认错,极为诚恳。作个人角度而言,可以不喜欢;从组织角度而言,不得不服气。
此四者之差异,决定了两人行为相似,却本质不同,结果迥异。
柴进只抓物质文明,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要败给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的宋江。
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田文:战国风云中的悲剧权臣与家族覆灭之殇田文,即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是齐威王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他以广纳门客、权谋纵横闻名于世,却最终在政治漩涡中走向凄凉结局。其人生轨迹不仅折射出战国时期宗室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8-11 战国四公子:王室身份与历史贡献的多元镜像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战火纷飞,各国贵族为应对秦国的扩张压力,纷纷以“养士”为手段扩充势力。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
孟尝君 魏无忌 2025-08-05 宋朝“柴氏不杀”的千年密码:从五代遗孤到皇权图腾在中国历史上,赵宋王朝对柴氏后裔的优待堪称奇迹。从太祖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到真宗时期的“柴氏见免”,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丹书护体”到南宋朝廷对柴氏子孙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柴进 2025-06-06 孟尝君:战国风云中的养士传奇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礼贤下士之风盛行,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才、门客三千闻名于世,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
孟尝君 田文 2025-05-19 田文合纵攻秦:理想与现实的博弈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列国纷争不断。合纵连横作为当时重要的外交与军事策略,深刻影响着各国的兴衰存亡。其中,田文(孟尝君)主导的合纵攻秦行动,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
孟尝君 田文 2025-05-12 孟尝君田文:战国棋局中的双面棋手战国时代的烽烟中,孟尝君田文以"战国四公子"之名载入史册。这位齐国贵族凭借"食客三千"的...
孟尝君 田文 2025-04-30 孟尝君三典故:智谋、仁政与全局观的千古映照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人才辈出,孟尝君田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门客众多,礼贤下士,其诸多事迹被后世传颂,其中“鸡鸣狗盗...
孟尝君 田文 2025-04-16 武松与柴进:一段恩怨交织的江湖情谊在《水浒传》这部描绘梁山好汉豪情壮志的经典作品中,武松与柴进的关系无疑是一段引人注目的故事。两人从最初的相遇相知,到后来的渐行渐远,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江...
柴进 武松 2025-03-12 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誉的由来在战国时期,诸侯纷争,英雄辈出,其中四位公子以其卓越的才能、广纳贤士的胸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便是被誉为“战国四公子”的孟尝君、平原君、信陵...
孟尝君 2025-02-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