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与蚩尤之间的大战最终是以蚩尤战死而终止,斩杀蚩尤的是上古应龙。在这一大战之后,轩辕黄帝便一统中华各部,从此中华之地便慢慢走向文明化。而关于此战,还有很多的细节得说与众人听。首先是斩杀蚩尤的应龙,应龙斩杀蚩尤后又追击蚩尤残部,斩杀蚩尤多名部将,立下大功,被黄帝予以重赏,却推之不受,而是隐居于南方大泽中,继续修炼,后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山河图中天河倾泻,洪水泛滥,为解人间疾苦,应龙复出,协助大禹治水,利用自身优势,将洪水引导至汪洋中,立下大功。
还有一位诸位耳熟能详的人物,就是夸父。夸父是蚩尤八十一部众巨人部的兄弟之一,蚩尤身死后,夸父不接受轩辕黄帝的整编,执意率领蚩尤部分残部向南方溃退,后亦被应龙斩杀。使传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其实说的就是夸父带领持有残部,追寻太阳光明的方向溃退的事迹。这些残部在夸父被斩杀之后,散居在了中原西南区域,后世称之为九黎。
还有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名字叫刑天,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说的就是这位几乎可以匹敌蚩尤的另一战神,在蚩尤死后,刑天依然率领残部抵抗轩辕黄帝,直至脑袋被砍下来了,仍然以双乳为眼,肚脐为口,再战黄帝,后人更敬佩的是刑天的英雄气概。
关于这场战争,仍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今天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将视线拉回炎黄之地。轩辕黄帝平定蚩尤之后,天下一统,开始步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期,在此期间又出现了诸多诸多的故事。如仓颉造字。
神仙事第六章 仓颉造字鬼神泣,万古功德人间传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先来一首定场诗,说的就是仓颉造字的追忆,传说当年仓颉造字就是观天下兽痕鸟迹,方得启发,造出最原始的文字。怎么说呢,此说法自有道理,但只是道理之一。咱们接着说。
仓颉,是上古青帝后裔,也就是伏羲、女娲之族人,姓侯岗,名为颉。之所以后人称之为仓颉,是因为其曾担任过仓正一职。仓正,“正”就类似于当今的部长这个级别,“仓”,则指代的是与民生相关的一切,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民政部长之类的官职。
话说这一日,朗空晴日,万里无云,轩辕黄帝正坐在云辇之上闭目养神,先说这龙辇,普通的龙辇前面是由六匹骏马驾驭,车身镶嵌着金银玉器,宝石珍珠之类,尽显皇家气派。而轩辕黄帝这云辇却是由六条金龙驾驭,行驶在天地云间,除了尊贵, 还尽显天子威严。
轩辕黄帝这次出巡,是去接受一个部落的加盟,顺势册封部落首领为中原属国之君,好事一桩,因此轩辕黄帝心情甚好,坐在舒服的云辇之上,不自禁的就哼起了小曲: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假如你看我有点累,就请你给我倒碗水;假如你已经爱上我,就请你吻我的嘴。我有这双脚我有这双腿,我有这千山和万水,我要这所有的所有,但不要恨和悔……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习武之人切记 ,仁者无敌……
紧随其后的乐官常先,听着轩辕黄帝五音不全的小曲,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下琢磨:哎呀,俺这天子这是学杂了啊,赶明儿俺得好好教教他。
坐着云辇,哼着歌,很快就到了受封的部落,云辇之上,轩辕黄帝远远的就看见一群人正列队等在城门外,心下大悦,命云辇下行,停至城门外。属国一众君臣,慌忙迎接圣驾,说的尽是轩辕黄帝平定天下不世之功之奉承之语,不再累述。
轩辕黄帝入得城来,既要接收部落之臣服,同时册封部落首领为中华之属国之君,双方皆满面欢喜,册封之前首先是要了解部落之情况,于是部落首领一声令下,只见四个壮汉抬进门来几大捆麻绳,麻绳有粗有细,每条麻绳上都打着大大小小诸多的结。首领走上前去,指着麻绳的结一个个的开始介绍,这个结代表着我们部落的人口,大约多少,这个绳结代表着部落的特产,这个绳结代表临近部落的各种情况……这个绳结代表张三欠李四两个鸡蛋,这个绳结代表李四欠王五三只野鸡……
三天之后,部落首领终于长出一口气,部落所有情况全部介绍完毕,也难为这首领,大大小小的事情居然记得这么清晰。轩辕黄帝耐着性子听完,大脑几乎一片浆糊,啥也没记住。硬着头皮,让随从收下麻绳,待得将来入得国库中。接下来则是册封等事宜。
诸事已毕,轩辕黄帝乘坐云辇返回国都。诸多随从赶着牛车、马车步行返回,谁承想中途遇见山洪,洪水将绳结打乱,待得返回国都之时,麻绳已彻底搅作一团,再也分不清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野兔野鸡野猪傻狍子。轩辕黄帝大怒,但也无可奈何,叫来仓正侯岗颉,命其想办法彻底解决这结绳记事之诸多弊端。
仓颉领命,一时愁眉不展,这结绳记事之法从伏羲青帝就开始,一直延续至今,虽中途也出现过绳结混乱之事,但好在一个小小的部落,大小之事也不多,总能记起损失之绳结的意思,但如今中华之地愈来愈广大,所需记录之事也愈来愈多,结绳记事确实已不足以承载此需求。的确需要发明一种简单的记录之法。仓颉陷入了沉思。
这一沉思就是几个月时间,秋去冬来,天上飘下柳絮般的雪花,树上挂满了银花,茅草屋披上了银装,大地一片洁白。飞鸟在雪地里蹦来蹦去,寻找着草籽、食量。仓颉边沉思,边走在漫天的雪花中,低头看见了小鸟落在雪地里的足迹,几乎一模一样的足迹,简单却极具辨识度,他蹲在这鸟迹边沉思了半天,若有所思。
王经(?—260年),字彦纬,冀州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东南)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一位极具悲剧色彩的忠臣。他出身寒微,凭借才学与忠诚在乱世中崛起,最终却因坚守道...
2025-09-25 逆袭的帝王:从傀儡到实权掌控者的历史传奇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权力斗争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棋局,无数皇帝在这场博弈中沦为权臣的傀儡,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然而,也有一些皇帝,虽身处困境,却凭借智慧...
2025-09-25 曹参“无为”之治:终日饮酒却成千古贤相的深层逻辑在汉初的政坛上,曹参以“终日饮酒不治事”的形象闻名,却因“萧规曹随”的治国方略被后世誉为贤相。这一看似矛盾的评价背后,实则暗含着汉初政治生态的特殊性、治国理念的...
2025-09-25 三顾茅庐:历史真实与文学演绎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的隆中草庐,一场被后世传颂千年的君臣际会,在《三国志》中仅以“凡三往,乃见”六字轻描淡写,却在《三国演义》中被演绎为“三顾茅庐”的经典...
2025-09-25 古代皇帝寿命为何那么短?看看后宫就知道了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天下至尊,享受着最优越的物质条件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们的平均寿命却远低于同时代的普通百姓。据统计,中国历史上被承认的皇帝共有302位,平均...
2025-09-25 牛仙客:大唐盛世的“隐身推手”与制度困局在唐玄宗开元末年的权力棋局中,牛仙客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位出身甘肃灵台的胥吏,凭借三十年如一日的勤勉,从基层县吏一路攀升至宰相之位,成为唐代唯一由流外吏员升至三...
2025-09-25 甄寻:出身显赫却因狂妄丧命的政治投机者甄寻,这位活跃于西汉末年至新朝初年的权贵子弟,其人生轨迹堪称一部“权力游戏”的警示录。他出身于权倾朝野的甄氏家族,却因伪造符命、觊觎皇权,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
2025-09-25 拓跋翰:北魏太武帝之子,权力漩涡中的悲剧人生拓跋翰,这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第三子,其人生轨迹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承载着皇室贵胄的荣耀,也深陷权力斗争的泥潭,最终以惨烈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他的结局,不仅...
2025-09-25 蹇硕:东汉末年宦官集团的权力悲歌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的权力博弈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蹇硕,这位被汉灵帝托孤的宦官,正是这场博弈中最具戏剧性的角色之一。他以“壮健有武略”的才能崛起,却因政治...
2025-09-25 张杨:多维人生中的多元镜像在中国历史与当代社会的长河中,"张杨"这一名字承载着截然不同却又各自精彩的人生轨迹。从东汉末年的乱世枭雄到现代影视导演,从科...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