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被低估的徐晃究竟有多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26年,魏国皇帝曹丕在宫中病逝,孙吴政权听闻此消息之后,当即派遣大将诸葛瑾率军兵犯魏国地界,而魏国的新任皇帝曹叡见孙吴大军强兵来袭,当即派遣魏国大将徐晃与魏国顾命大臣司马懿领兵前往襄阳抵御孙吴大军的攻势。
魏国大将徐晃与魏国顾命大臣司马懿领兵来到襄阳城后,便开始加固防御态势,依靠襄阳城的城防打退孙吴大军的攻势,从而确保了魏国边境地区的稳定,使得孙吴不敢在轻易派兵进犯魏国地界。
《三国志》: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于襄阳。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战后,魏国新任皇帝曹叡为了表彰徐晃在这次战事中的功劳,首先对其进行了言语称赞,然后增加了徐晃的食邑,使得徐晃备受恩宠。
公元227年,魏国皇帝曹叡准备重用老将徐晃,让其在随后的魏国战事中挑大梁,但是令魏国皇帝曹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将徐晃因病在家中病逝,这就使得曹叡为此十分痛心,当即下旨追谥其为壮侯,令他的儿子徐盖承袭其爵位,以表达自己对这位老臣深深的怀念之情。
我们都知道徐晃是曹魏的一员功勋老将,跟随三国军阀强人曹操南征北战,逐鹿中原,是曹操麾下虎将中的一员,但是由于现今影视剧很少有徐晃领兵出战的镜头,使得徐晃成为了一个被过于低估的魏国名将,那么正史中,这位魏国将领到底有多强呢?
徐晃是河东郡人,出仕做官比较早,曾出任过河东郡的郡吏,后来得到车骑将军杨奉的赏识,跟随杨奉领兵讨贼,立下战功后,被破格晋升为骑都尉。
公元192年,长安城内战火绵绵,徐晃劝解顶头上司杨奉领兵护卫汉献帝的安全,杨奉见有利可图,便同意了徐晃的建议,后续,汉献帝被安全护送到洛阳之后,对护送有功的杨奉和徐晃进行了褒奖,对二人封侯拜爵。
公元196年,各路诸侯强人在中原之地列队厮杀,使得徐晃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了前途和身家性命着想,徐晃劝解杨奉归顺已然成势的曹操阵营,
但是杨奉这个人天生的反骨,他在归降曹操之后,又作出反叛曹操的举动,令曹操大怒,统领曹军主力在在梁地区将杨奉的人马杀了一个大败,徐晃见杨奉败兵而走,知晓到跟着他只有死路一条,便带着麾下的人马投入曹操的麾下。
《三国志》:及到洛阳,韩暹、董承日争斗,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
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个惜才之人,曹操见徐晃勇武非凡,便对其委以重任,让其担任曹军先锋主将之一,而徐晃也没有辜负曹操的厚爱,在后续的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 、凉州之战、汉中之战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一跃成为曹操阵营中的功勋之将。
而徐晃一生,为曹操阵营出战大小战事22起,可谓是曹操阵营中的常青树,令曹操引以为傲。
公元219年,蜀汉大将关羽趁着汉水暴涨的时机,向驻守于樊城北的曹魏军队发起了突袭,曹魏军队疏于防范,被打得溃不成军,魏国将领于禁兵败归降,另一名魏国将领庞德则是选择杀身成仁,被蜀汉兵士俘获后就地处死,随后,获得大捷之后的关羽便开始收缩兵力,对樊城展开围攻。
而远在许都的曹操获悉此事后,当即派遣爱将徐晃领兵前去解樊城之围,徐晃领兵来到樊城之后,见关羽士气正盛,不宜正面交战,便选择在偃城一带修筑长堑,作出要和蜀汉军队打持久战的准备。
而蜀军主帅关羽知晓到领兵前来的是魏军名将徐晃之后,不敢怠慢,当即命蜀军不准出击,严阵以待,静观其变。
而就在关羽和徐晃对峙之时,关羽却从蜀军探子口中获知吴主孙权已经和曹操达成共识,将会派遣吴军来夹击蜀军。关羽知晓这个情况后,十分焦躁,开始思考如何退兵。
就在关羽思考应对之策时,曹操却又对徐晃部进行了增兵,使得徐晃的兵力远超关羽麾下的蜀军。
于是乎,徐晃当即下令,命麾下的魏国军队采用声东击西之计,表面进攻围头屯,实则攻打四冢,而蜀军主帅关羽见魏军兵力数倍于己,只能够选择分兵予以抗之。
随后,徐晃与关羽在战场上相见,徐晃为鼓舞士气,大声喊道:能够取下关羽想上人头者,赏赐千金。
而关羽听到这个呼声后,大声怒斥徐晃,而徐晃则是义正言辞地回道:你我各为其主,我这样做是为了国家之事。
《蜀记》: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随后,双方列队厮杀,由于蜀军士气不再,使得徐晃很快就率部击溃关羽率领的蜀军,而关羽见魏军攻势凌厉,只能够率残部败退回大营。
但是徐晃并不想就此放过关羽,他命魏军趁胜追击,对关羽的残部进行穷追猛打,不久之后,双方军队在蜀汉大营中展开了殊死搏斗,而徐晃见蜀军阵脚大乱,便命曹魏骑兵冲击关羽的主营,将蜀军杀了一个大败。
而蜀汉主帅关羽见大势已去,只能够残部败退于汉水以南,就这样,威震华夏的关羽败于徐晃之手,为关羽日后兵败吴将吕蒙之手埋下了伏笔。
徐晃击溃关羽,解了樊城之围后,统领魏国大军凯旋而归,曹操听闻此消息之后,当即来到洛阳城外迎接徐晃,为其设宴洗尘,慰劳徐晃。
在宴会上,曹操举杯畅饮,当着文武大臣的面,称赞道:襄阳和樊城能够确保不失,完全是将军您的功劳啊!
后来,曹操令徐晃领魏军练兵,曹操站在摩陂之上,看着徐晃操练下的兵士一个个精神抖擞,整齐划一,令曹操不由的感叹道:徐晃将军可真是有汉朝名将周亚夫之风啊!
《三国志》: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因此,我们综合以上分析,就能够获悉,徐晃是一位被完全低估的魏国将领,他一生先后参加过大小战事22起,可谓是魏国将领中的常青树,并且在樊城之战上击败了如日中天的蜀汉名将关羽,让自己成为三国时期仅有的几个能够正面击败过关羽的将领之一!
公元228年,魏国新城太守孟达在城头目睹魏军旌旗蔽日时,或许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绝境。这位曾先后效忠刘璋、刘备、曹丕的三姓家臣,最终在司马懿的雷霆一击下身首异...
刘备 曹丕 2025-09-26 才子困局:曹植的悲剧人生与曹丕的复杂态度公元232年冬,陈王曹植在雍丘封地呕血而亡,年仅41岁。这位"才高八斗"的建安文豪,在权力倾轧中从天之骄子沦为政治囚徒,其人...
曹丕 曹植 2025-09-26 于禁地位为何独尊曹营:治军、战功与权力博弈的三重密码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的军事成就或许不及张辽合肥破敌的传奇,也不如徐晃解围樊城的壮烈,但他却一度成为曹操麾下地位最高的外姓将领,官至左将军、假节钺,甚至被《...
曹操怎么死的 徐晃 2025-09-23 辛毗之死:一场被误读的历史悲歌建安九年(204年)邺城攻防战中,曹军将领徐晃生擒袁绍旧部审配。当辛毗持马鞭怒抽审配时,这位宁死不降的袁氏忠臣突然高呼:“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此言如利刃...
徐晃 袁绍 2025-08-27 忠魂泣血:苏则为汉献帝哭丧背后的时代悲歌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洛阳城飘着细雪,魏王曹丕的府邸张灯结彩,朝臣们正为即将到来的禅让大典忙碌。而在城郊一座简陋的灵堂内,一位身着素服的官员却跪在...
曹丕 2025-08-22 东汉后期:在权力倾轧与民生困局中走向崩塌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至汉献帝禅让曹丕,共历195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后期,这个曾经以“光武中兴”为荣的王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外戚与宦官...
刘秀 曹丕 2025-08-21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曹彰与曹丕:宗室兄弟的权力博弈与命运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中,曹魏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充满戏剧性。作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嫡次子,曹彰与长兄曹丕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储位之争”的阴影下。然而,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6 三曹:汉魏风骨的文学丰碑在汉末魏初的动荡岁月中,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后世将这三位曹氏父子合称为“三曹”,这一称谓不仅...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5 曹丕:从权谋之巅到壮志未酬的终章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曹丕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复杂多面的性格,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承继父业,终结汉朝四百余年统治,建立曹魏政权,成...
曹丕 2025-07-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