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兄弟相亲相爱相知相念之乐,未见有过“二苏”(苏轼、苏辙)者。特别是比起曹丕与曹植、鲁迅与周作人来,这种优势更明显。翻看一下他们的诗词文集,很大一部分是两人的互答之作。子瞻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要给子由寄信赠诗,晚年被贬谪时更甚,而子由也常有回作。
苏轼兄弟二人从小在一起读书,苏辙小时候就向其兄苏轼学习,未曾有一日相离。子由在写作上也尽量学习其兄,文风亦颇见相似之处。
兄弟之间的调侃亦颇为有趣。例如,苏轼早年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陈建用、杨尧咨、乃弟苏辙做大雨联句。陈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辙对曰“无人共吃馒头”。众皆倾倒。
苏轼与苏辙是同科进士,同年步入仕途。两人的政治思想大致相同,在变法斗争中共同进退,晚年又同样被贬到南方的蛮荒地带。苏轼文人气十足、个性鲜明、不合时宜、不拘小节、旷达洒脱;苏辙则与他形成明显的互补,性格沉稳内敛不外露,人情世故高苏轼一筹,常常给予兄长以忠告,所以他的仕途相对平坦一些。
公元1061年苏轼任凤翔府判官,苏辙将他送至郑州。这是兄弟第一次分手。子由登上高处,眺望着哥哥的乌帽随山坡的起伏而忽隐忽现的情形,顿时生出悲悯和忧伤。
苏轼在杭州3年任期届满后,即请调至密州,因当时苏辙正任职济南,两地都在山东,相距不远。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子瞻由于怀念子由,而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即著名的《水调歌头》一词)。
“乌台诗案”期间,苏轼罹祸,苏辙欲学汉代淳于缇萦救父的典故,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最后同遭惩治,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务。苏轼出狱以后,苏辙前去接狱,特捂其嘴,以示三缄其口。元佑年间,子由升为尚书右丞;子瞻又遭人排挤,乞求外任。子由连上4札,亦乞外任。
苏轼在读到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句“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后,感触很深,便与苏辙约定“夜雨对床”。后来两人在互答诗中不断提起。如苏轼曾说:“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在《绝命诗两首寄子由》中又说:“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但这种心愿一直未能实现。苏辙曾说:“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蹇裳先之。”幼时“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早余二人,要始是终”。“平足之爱,平生一人。”“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无良朋。”在《东坡墓志铭》上说:“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亦在写给好友李常的一首诗中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吾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还常常说他实不如苏辙,“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由。”
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谪于海南儋州,苏辙被贬谪于广东雷州。农历5月11日,兄弟二人相遇于广西藤州,苏辙送苏轼出海,6月11日诀别于海滨。苏轼作诗云:“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微疴坐杯酌,止酒则瘳矣。”这是苏氏兄弟的最后一次面别。其后直至子瞻病卒于常州,他们再无缘相见。子瞻卒前亦以不见子由为大憾。
另据宋人笔记所载,苏轼病逝后,“二苏两房大小近百余口聚居。”
苏东坡大学士正因为一生中有尊父苏老泉、贤弟苏子由、爱子苏过与苏迈、亦友亦师欧阳修、亦友亦徒“苏门四学士”、佛门挚友佛印、红颜知己朝云……他这个巨人才不会孤独飘渺,他的人格才如此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而他们也成就了苏轼的一些人格魅力,成就了一些光辉的文学经典。
谁说亲兄弟之间必有一争?谁说文人必定相轻?请看苏轼与苏辙兄弟情谊之深厚,世所罕见。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他们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古代孝悌文化中的“悌”字。
北宋文坛,苏门声名显赫,苏轼、苏辙兄弟才高八斗,而苏轼之妹苏小妹,亦是当时闻名遐迩的才女。她与秦观之间“三难新郎”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星辰,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
苏辙 苏轼 2025-09-24 忠魂泣血:苏则为汉献帝哭丧背后的时代悲歌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洛阳城飘着细雪,魏王曹丕的府邸张灯结彩,朝臣们正为即将到来的禅让大典忙碌。而在城郊一座简陋的灵堂内,一位身着素服的官员却跪在...
曹丕 2025-08-22 东汉后期:在权力倾轧与民生困局中走向崩塌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至汉献帝禅让曹丕,共历195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后期,这个曾经以“光武中兴”为荣的王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外戚与宦官...
刘秀 曹丕 2025-08-21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曹彰与曹丕:宗室兄弟的权力博弈与命运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中,曹魏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充满戏剧性。作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嫡次子,曹彰与长兄曹丕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储位之争”的阴影下。然而,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6 三曹:汉魏风骨的文学丰碑在汉末魏初的动荡岁月中,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后世将这三位曹氏父子合称为“三曹”,这一称谓不仅...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5 曹丕:从权谋之巅到壮志未酬的终章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曹丕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复杂多面的性格,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承继父业,终结汉朝四百余年统治,建立曹魏政权,成...
曹丕 2025-07-30 曹节与曹丕:同为曹操血脉,却非同母所生——一场被历史迷雾遮蔽的家族真相东汉末年,权臣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姿态掌控朝局,其家族内部的关系网络亦如政治棋局般错综复杂。其中,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节与魏文帝曹丕的兄妹关系,常因史料记载...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4 建安七子为何没有三曹:文学集团的分野与历史定位的逻辑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群体命名的创作高峰,其核心由“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构成。然而,这一...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3 曹丕的情感天平:伏寿与甄宓的爱恨迷局在三国纷争的权力漩涡中,曹丕的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他究竟更倾心于汉献帝的皇后伏寿,还是自己的发妻甄宓?通过梳理正史记载与文学演绎的边界,我们可以发现...
曹丕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7-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