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开国之君魏文帝曹丕曾于任内的222-223年、224年和225年二次入侵敌国东吴,起因是当吴名义上还是魏的附庸时,吴主孙权拒绝将儿子孙登作为人质送往魏廷。
这些入侵被分为两部分,第一波进攻在222-224年,直至曹丕下令总撤退。第二波也是最后一波则在225年。
在蜀汉皇帝刘备于猇亭之战败于孙权军前,孙权从归顺曹丕之举中得益,寄望曹丕能在他与刘备的冲突中相助。但对孙、曹双方而言,此举都不得人心,以14年前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的孙权方为尤甚。孙权被曹魏封为吴王,吴因而被视为魏的附庸国,孙权及其部将也为此感到不自在。而当刘备关键性地败于猇亭后,孙权军中更认为和魏联盟不再是吴政权存留的保障,已经没有必要。孙权也显示出了计划提前结束联盟的迹象。
随着时间的发展,曹丕维持吴蜀敌对关系的计划也随着孙权和刘禅重建联盟而破产。在一次意图改善和孙氏关系的尝试中,他要求将孙权长子孙登送到洛阳为人质。但孙权拒绝了,后来对曹丕道歉,称儿子尚幼,未曾娶妻,父子之情难舍,一旦离乡会水土不服。曹丕没有发作,也没有按下此事。但曹丕很快再要求孙登入质,再遭拒绝。
魏吴之间的关系继续恶化,最终曹丕攻打孙权。孙权屡次派使节和谈,皆未遂。不久,孙权于222年十月建号,宣告和魏脱离臣属关系。
222年秋,魏征东大将军曹休率舰队沿资江而下直至吴建威将军领丹杨太守吕范指挥把守下的洞口要塞。吕范迁前将军。魏军初期的努力使其在对吴战斗中取得成功,吕范遭遇大风翻船,死数千人,于是败于洞浦。但吴扬威将军孙韶和建武将军徐盛率领的援军使魏水军的进攻陷入僵局。曹休命镇东将军臧霸追敌,不利,将军尹礼被吴偏将军全琮与徐盛枭首。战斗在223年晚春结束。
江陵之战(223年)
在更远的长江西面,魏上军大将军曹真、左将军张郃、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从襄阳攻打吴治下的荆州要塞。魏帝曹丕也亲临宛城以助声势。223年正月,张郃败吴将孙盛,吴军溺死数千人,张郃于是夺据江陵中洲。曹真和夏侯尚破孙权军于牛渚屯,围江陵。吴左将军诸葛瑾率援军到,被夏侯尚击退。江陵吴军在征北将军朱然统领下,多得病,能战者只有五千人。但朱然面对曹真长达六个月的攻势无惧色,反而激励将士,乘隙攻破魏两屯。
夏侯尚想乘船入渚中安营搭设浮桥,议论此事的多以为江陵必破。侍中董昭却认为此举犯兵家大忌,魏军精锐将处险境,一旦再加上江水暴涨,夏侯尚军就自身难保了。于是曹丕诏夏侯尚赶紧出渚,在吴人攻击下,魏军勉强得脱。赶来援救的吴平北将军潘璋已制作荻筏,计划点上火顺流而下,烧毁夏侯尚浮桥,因夏侯尚退军,也就没有实行。十天后江水果然大涨,曹丕叹服董昭审慎。魏营又为瘟疫所苦,曹丕命诸军解围撤退。
濡须之战(222-223年)
第三次入侵并非指向长沙或荆州地区,但离吴王孙权更近。孙权已故部下折冲将军甘宁曾帮助占领魏在扬州的前哨、在今巢湖东湾的濡须,魏大司马曹仁因而率步骑数万攻濡须。曹仁扬言攻打羡溪,诱吴濡须督朱桓分兵相救,再派大军径奔濡须,真正攻打羡溪的其实是散骑常侍蒋济。朱桓还没追回派往羡溪的军队,曹仁已经杀到。朱桓手下只有五千人,诸将害怕,但朱桓却自认为用兵胜过曹仁。朱桓偃旗息鼓,示弱,诱曹仁来攻。
曹仁派儿子曹泰攻濡须城,将军常雕、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攻打朱桓部曲妻子所在的中洲。蒋济认为不可,曹仁不听,亲率万人留在橐皋为曹泰等人后援。朱桓派别将击常雕,亲自拒曹泰,曹泰烧营而退。朱桓斩杀常雕,生擒王双,魏军溺死及被杀者千余人。曹仁最终也随其余诸军一同撤退。
蕲春之战
魏前将军张辽屯合淝,深为东吴所忌,但在本次伐吴之战中,于222年病亡。而曹仁也在回师后不久于223年三月过世。
先前吴戏口守将晋宗叛投魏,被任命为魏在长江以北的新要塞蕲春的太守,数次侵吴,想袭击安乐救走被作为人质的家属。孙权恨晋宗,223年六月,命吴后将军贺齐攻之,虽然天气极热不利行军,但贺齐还是成功攻破蕲春,俘获了晋宗。
224年八月,曹丕治水军,九月至广陵。吴人很害怕,在徐盛(已迁为安东将军)建议下沿江从石头城到江乘一路设疑城,一晚上就完成了。曹丕隔江望见,认为东吴有人才,未可图,魏军也感到忌惮,于是退军。
225年八月,曹丕再出舟师,十月行幸广陵故城阅兵,士兵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和建业(今江苏南京)隔长江相对。但孙权严守,加之冬季天气大寒,结了冰,船不能入江,因此曹丕迎战孙权取胜的希望渺茫。他叹气,下令撤军。孙韶派部将高寿率敢死者五百人抄路夜袭曹丕,曹丕大惊,高寿获其副车、羽盖而还。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忠魂泣血:苏则为汉献帝哭丧背后的时代悲歌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洛阳城飘着细雪,魏王曹丕的府邸张灯结彩,朝臣们正为即将到来的禅让大典忙碌。而在城郊一座简陋的灵堂内,一位身着素服的官员却跪在...
曹丕 2025-08-22 东汉后期:在权力倾轧与民生困局中走向崩塌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至汉献帝禅让曹丕,共历195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后期,这个曾经以“光武中兴”为荣的王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外戚与宦官...
刘秀 曹丕 2025-08-21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孙权“孙十万”称号的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军事调侃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曹操视为劲敌的君主,却因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行动,被后世冠以“...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8-12 曹彰与曹丕:宗室兄弟的权力博弈与命运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中,曹魏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充满戏剧性。作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嫡次子,曹彰与长兄曹丕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储位之争”的阴影下。然而,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6 三曹:汉魏风骨的文学丰碑在汉末魏初的动荡岁月中,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后世将这三位曹氏父子合称为“三曹”,这一称谓不仅...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