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曹操视为劲敌的君主,却因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行动,被后世冠以“孙十万”的戏谑称号。这一称号的背后,既是史实与夸张的交织,也是后世对孙权军事才能的另类解读。
一、合肥之战:八百破十万的经典战例
孙权“孙十万”的称号,最直接的来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合肥之战。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为扩张领土,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而曹魏守将张辽仅率七千人马驻守。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张辽并未选择固守待援,而是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袭吴军大营。
据《三国志·张辽传》记载,张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甚至一度冲至孙权麾下。孙权惊慌失措,退至高台以长戟自守,狼狈不堪。此战张辽以少胜多,不仅重创吴军士气,更在撤退时再次突围,令孙权“人马披靡,无敢当者”。此役后,曹魏方面大肆宣扬“张辽以八百破十万”,而孙权因屡次以优势兵力攻打合肥无果,逐渐被贴上“孙十万”的标签。
二、合肥魔咒:五次攻城皆败的尴尬记录
孙权对合肥的执着,堪称三国历史上的“魔咒”。除215年的逍遥津之战外,他还曾四次率军攻打合肥:
首次攻合肥(208年):孙权率十万大军围攻广陵太守陈登驻守的合肥,却因陈登智谋与城防坚固无功而返。
二次攻合肥(215年):即逍遥津之战,张辽八百骑破十万,孙权险些被俘。
三次攻合肥(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渡海至夷州(今台湾),同时分兵攻合肥新城,因魏军坚守未果。
四次攻合肥(233年):孙权再度围攻合肥新城,魏将满宠以火攻击退吴军。
五次攻合肥(234年):孙权与诸葛亮北伐呼应,率军至合肥,闻魏帝曹叡亲征后仓皇撤退。
五次攻城皆败,尤其是逍遥津之战的惨痛教训,让孙权“孙十万”的称号深入人心。后世史家调侃其“十万人马如儿戏”,甚至将张辽与孙权并称为“张十万”与“孙十万”,以讽刺其军事指挥的失误。
三、历史与夸张:称号背后的双重逻辑
“孙十万”的称号虽源于史实,但“十万”这一数字本身存在夸张成分。古代战争中,统帅常以“十万”形容大军规模,实则多为虚指。例如,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号称“八十万大军”,实际兵力约二十万;而孙权攻合肥的“十万大军”,可能仅包括后勤、民夫等非战斗人员,实际作战部队远少于此。
然而,数字的夸张并未削弱称号的讽刺意味。孙权作为一方君主,屡次以优势兵力攻打合肥却无功而返,暴露了其军事才能的短板。相比之下,其兄孙策以“驭马调兵”著称,而孙权则更擅长“举贤任能、权衡变通”,正如其名“权”所寓意的谋略与权变。合肥之战的失败,恰恰凸显了孙权在军事指挥上的不足。
四、后世评价:从调侃到反思
“孙十万”的称号,最初源于曹魏方面的宣传与后世文人的调侃,但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这一称号逐渐引发对孙权军事才能的反思。一方面,孙权在赤壁之战、袭取荆州等战役中展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另一方面,其在合肥战场上的屡战屡败,也暴露了其轻敌冒进、缺乏持久战的耐心等缺陷。
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评价孙权:“智略权变,足以继其兄;然勇略不及,故屡战合肥而不克。”这一评价既肯定了孙权的谋略,也指出了其军事上的局限。而“孙十万”的称号,则成为后世对这一局限的生动概括。
东汉末年,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以“太尉”之位跻身三公,其子曹操更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谋开创曹魏基业。然而,这位权倾一时的政治人物,其亲生父亲的身份却始终笼罩在...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8-07 偷走典韦双戟的胡车儿:乱世棋局中的小卒归途宛城之夜的火光中,胡车儿盗走典韦双戟的瞬间,不仅改写了曹操的命运轨迹,更将这位西凉猛将推向了历史迷雾的深处。作为张绣麾下以“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闻名的异族...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8-07 卞太后:乱世中母仪天下的传奇母亲在汉末三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长卷中,卞太后以“武宣皇后”之名镌刻于史册。这位出身琅琊郡的传奇女性,自二十岁被曹操纳为妾室,历经侍妾、正妻、王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五重...
曹操怎么死的 宣皇后 2025-08-06 曹彰与曹丕:宗室兄弟的权力博弈与命运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中,曹魏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充满戏剧性。作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嫡次子,曹彰与长兄曹丕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储位之争”的阴影下。然而,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6 三曹:汉魏风骨的文学丰碑在汉末魏初的动荡岁月中,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后世将这三位曹氏父子合称为“三曹”,这一称谓不仅...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5 隆中对的未竟之志:战略构想与现实困境的碰撞公元207年,诸葛亮在隆中草庐中为刘备勾勒出一幅“跨有荆益、三分天下”的战略蓝图,史称《隆中对》。这一战略以“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为核心,通过占据荆州与益州形成...
曹操怎么死的 诸葛亮 2025-08-04 孙匡字季佐:乱世中短暂绽放的宗室之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江东孙氏以勇毅与谋略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在孙坚、孙策、孙权等核心人物的光芒下,孙匡作为孙坚第四子、孙权胞弟,虽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
孙权 孙策 2025-07-29 三国胡综后代:家族传承与历史变迁中的枝繁叶茂三国时期,东吴官员胡综以文韬武略著称,其人生轨迹与孙权政权紧密交织。从少年避难江东的侍读,到掌管军国机要的侍中,胡综的仕途见证了东吴从割据到称帝的历程。而当这位...
孙权 2025-07-29 孙权七子:乱世中的命运浮沉在三国鼎立的波澜壮阔中,孙权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江东建立起稳固的基业。然而,这位雄主身后,七位儿子的命运却如江水般跌宕起伏,折射出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家族...
孙权 2025-07-28 凌统与甘宁:东吴双雄的武力与价值之辩在三国东吴的武将谱系中,凌统与甘宁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猛将。前者以忠勇孝义闻名,后者以悍勇善战著称,二人因杀父之仇结怨,又在孙权的调和下化干戈为玉帛,最终共同成为...
孙权 2025-07-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