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诸葛亮在隆中对曾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历来提起曹操挟天子,都会认为是荀彧、程昱等人的建议,甚至最早毛玠也对给曹操谋划过“奉天子以令不臣”,而往往忽视一个人的功劳,那就是董昭!
有句话叫做英雄所见略同,一些战略眼光超前的智能之士,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天下大势。毛玠当年向曹操建议“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这个建议可以说是非常有眼光。而袁绍帐下重要谋士沮授,在公元195年也曾对袁绍提出“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惜袁绍没有采纳。
那么曹操是如何把汉献帝迎入许县的呢?其中的过程堪称曲折:
自董卓入京,汉献帝被裹挟至长安,董卓死,李傕郭汜继续控制汉献帝。直到195年,李傕郭汜内斗,长安大乱,汉献帝趁机东归,到达安邑。建安元年(196年),时任兖州牧的曹操在许县平定了黄巾军。彼时的曹操刚刚经历了和吕布兖州争夺战,逐步扫清附近的黄巾余孽,稍稍安定之下,曹操准备迎接天子。
当时曹操集团内部意见并不统一,多数人反对,只有荀彧、程昱坚持奉迎天子。于是曹操派曹洪带兵西迎天子,结果受到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的阻止,没有见到汉献帝。汉献帝能够逃出洛阳,董承、杨奉、韩暹等人是立下了功劳的,当时的汉献帝还是香饽饽,谁都想控制在手里,所以董承才会阻挠曹洪。
这时候就轮到我们今天要说的董昭上场了。董昭最早在袁绍帐下参军。多有战功,但是袁绍听信谗言,于是董昭要求去觐见汉献帝,借机脱离袁绍,半路上却被张杨留在了河内。当时曹操想借道去朝见汉献帝,张杨起初不肯,董昭当时看出占据兖州的曹操有英雄之志,是个值得投靠的人,所以他就劝说张杨和曹操结好。
张杨这才向朝廷通报曹操的情况,又上表荐举。董昭又替曹操写信给长安的各个将领如李傕、郭汜等人,根据他们的地位轻重不同分别表示殷勤友好。张杨也派遣使臣去见曹操。曹操赠给张杨犬马金帛,这样曹操才能和汉献帝联系上。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东归,到达安邑。董昭随张杨前往迎接,被拜为议郎。
公元196年,在杨奉、董承等人的努力下,汉献帝刘协最终平安回到洛阳,但随后保皇党之间却又爆发了矛盾,董昭趁机假借曹操之名,给洛阳军事实力最为强盛的杨奉写了一封信,信中先将杨奉的“丰功伟业”夸赞了一番,然后称“我”曹操愿意给你杨奉作为外援,内外联合,天下无敌。
杨奉接到信后十分喜悦,对各位将军说:“兖州的军队驻扎许县,近在眼前,他们有兵有粮,国家应当依靠仰仗他们。”于是众人一同上表荐举太祖为镇东将军,继承他父亲的爵位为费亭侯,董昭调任符节令。在董昭的努力下,杨奉给曹操加官进爵,曹操也因此得以顺利带兵进入洛阳,董昭也终于和曹操有了见面的机会。
曹操觐见汉献帝,带着董昭,二人坐在一起。曹操问:“如今我来这里,应当采取什么计策?”董昭说:“将军起义兵,诛杀暴乱之徒,入京朝拜天子,辅佐王室,这是可以媲美春秋诸侯五霸的功绩。但下面的各个将领,人心各异,未必肯服从您。现今您留在这里匡弼天子,情势对您不利,只有转移圣驾到许县了。”
曹操说:“这正是我的本意。但杨奉离得很近,就在梁县,听说他的队伍精良,应该怎么办?”董昭说:“杨奉没有外援,我之前已经以你的名义结好他。只要我们时常派遗使者送上优厚的馈赠,以便安定他的心意。就说‘京城缺乏粮食,想将圣驾暂时移至鲁阳,鲁阳离许县较近,转相运输较为容易,就可以没有粮食严重缺乏的忧虑了’。杨奉为人勇猛而缺少思虑,一定不会怀疑我们!”
曹操说:“好。”立即派遣使者到了杨奉那里,稳住杨奉,然后即将汉献帝迁移到许县。杨奉感到不满,与韩暹等到定陵劫掠骚扰。曹操表面上不予回应,秘密地攻击杨奉的梁县军营,降的降、杀的杀,即时平定。杨奉、韩暹失去兵众,向东投降袁术。此后,汉献帝牢牢地控制在了曹操手中!
在政治策略上,毛玠、荀彧、程昱等人都建议曹操奉迎汉献帝,但在实际操作上,是董昭率先让曹操和汉天子取得了联系,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迈出了第一步,而这一步在进行的时候,董昭还处于张杨麾下,不隶属于曹操。后来曹操顺利把汉献帝转移到许县,全是在董昭的谋划下,所以说董昭是曹操“挟天子”的幕后功臣!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刘备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表里”之辨——从战绩差异看战略与战术的互补性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