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的内心都想逃离城市的喧嚣,找一个偏僻的地方,过上隐居的生活,就像我们熟知的那些古人一样。古代有名的隐居之士不少,例如庄子、鬼谷子、诸葛亮、陶渊明等,他们都有着独立人格,不愿依附权贵,同时还具备卓越的学识。只是到了现代,想要当一回隐士,似乎变的没那么容易,毕竟时代不一样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很难回到古代,其中的成本能承受的人就很少。
1、心向空门
我们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无奈和焦躁,其实想一想并没有发生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更没有什么生离死别,归根结底还是被现实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击败了心性,这也就是作家口中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掀起了“佛学热”、“国学游”的热潮,也就是只需花费为数不多的金钱,就可以到深山古寺中体验一下真正出家的生活。一旦去了,陪伴你的将是古书中晨钟暮鼓和琴棋书画的日子,因此在不少人看来,哪怕短暂的时间里不能参透什么人生大智慧,至少体验下难得的清净也还不错。
这样的活动一经推出,火爆程度可想而知,这正中了当代年轻人精神上过于焦虑的下怀,给了他们一个逃避现实的机会。在诸多的深山古寺中,尤其以终南山最为红火。它位于古城西安南部,居于秦岭之中,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山,在儒释道三家中都具有崇高的地位。更关键的是,这里充满了各种传奇故事,是文艺青年们心中向往的圣地,颇有当年拉萨、大理、丽江的感觉。
2、揭露真实的自己
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年轻人,每天都享受着新时代、新文明带来的红利,时间久了,也就有了些许麻木。其实这多少算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只有没有灯光,没有了便利的交通,没有现代化的生活工具,或许才会真的明白以前生活在天堂之中。
既然选择了去洞天福地修行,那么自然要抛弃以前的种种。但对于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现代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考验。他们要面对清贫艰苦的荒野生活,应对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尤其是冬季的大雪极为难熬。
很多年轻人一年四季都在恒温的室内生活,根本经受不了大自然的风吹雨打。在深山古寺之中没有什么空调暖气,甚至连炉子都没有,只能靠着木材生火取暖。哪怕你身上装有打火机,可木材还要自己寻找,仅这一件事就令很多所谓的“隐士”难以应对。更严重的问题源自于食物,在刚进入终南山的时候,还有些准备的口粮,但这支撑不了多久。
尤其是大雪封山之后,野果也很难找到,这个时候不少人就会挨饿。所以一场大雪就让这些热衷于隐士生活的年轻人感到了恐惧,感到了不安,所谓的隐居生活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噩梦”。
3、隐士修心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隐士不在少数,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位当属大文豪陶渊明。当年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了在深山中隐居,地点恰巧也在终南山。但他的潇洒和高尚情怀只是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现实里他根本无法摆脱贫苦带来的悲惨生活,想必没有精神世界的支撑,他到最后留给世人的也只是心酸而已。其实从“种豆南山下”到“草盛豆苗稀”,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每天都必须亲自付出巨大的劳动,还要和大自然做对抗。
陶渊明之所以能够持之以恒地过着修行的生活,并且最终成为一代大师,其关键就在于修行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修心。哪怕身处穷山恶水之中,也可以做到忘掉自身的得与失,以诗书为伴,以歌酒为乐,最终不留下任何遗憾。这是一种生活上过于俭朴,精神上却极为富足的境界,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然而,放到当代年轻人身上,这实在过于遥远,过于理想,所谓的隐居生活也就相去甚远了。
现代社会发展过于迅速,导致人心浮躁,世相浮华不堪,人们虽然享受其中,但也引来了无比的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几乎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当有一个允许自己逃避的机会出现,就都会趋之若鹜。古往今来,逃避都要付出代价,你要考虑的是这个代价你是否可以接受,又是否可以承受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如果不能,那就要学着坦然面对,而不是做出荒诞不经的行为。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街亭之失:诸葛亮未亲守的战略抉择与战场应对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发动首次北伐,以赵云出箕谷为疑兵,亲率主力出祁山直取陇右。此时,街亭作为连接关中与陇右的咽喉要道,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节点。然而,诸葛...
赵云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