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篡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去世后若诸葛亮篡位夺权的话,能不能成功,有多少胜算
三国时期,论政权稳定的话,只有蜀汉的政权是最稳定的,东吴和曹魏都发生过权臣篡位甚至废除或者杀害皇帝的行为,比如曹魏政权中的司马师废除魏帝曹芳,司马昭弑杀魏帝曹髦,东吴政权中的孙綝废除吴帝孙亮为会稽王,这都是权臣的逾越行为。
而这种逾越行为在蜀汉一次也没有发生过,有时候想想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其实这与诸葛亮的治国理政有很大的关系,蜀汉政权的维持靠的是:依法治国,既不是权谋,也不是阴谋,这是从诸葛亮时代,就确定的国策,同时在法律制度上辅以道德标榜,从诸葛亮治国开始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公平公正,包括后来的执政者蒋琬、费祎等人都是如此。
有时候想想,为什么像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的忠臣能流芳万世,而像司马懿这样厚黑狡诈的权臣却总是被骂呢,这就是华夏一直提倡的道德,这既是蜀汉的治国原则之一,也是诸葛亮获得崇高威望的原因所在。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与李严一起被委任以辅政大臣的地位,虽然刘备托孤的是两个人,实际上李严一点作用也没有起,诸葛亮一直在政治中心,而李严却一直被边缘化,已经无法弄清楚这是刘备的安排,还是诸葛亮的排斥,但个人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刘备的安排,如果没有刘备的命令,李严应该是与诸葛亮一起在成都辅佐刘禅的,而不是在永安留守。
诸葛亮与刘禅
实际上,蜀汉的军政大权在刘备去世后,就已经是诸葛亮独掌了,李严虽然有名义的兵权和辅政大臣的地位,但实际上南征南中的是诸葛亮,北伐曹魏也是诸葛亮主导的,诸葛亮是丞相,同时还是益州牧,诸葛亮是几乎整个益州所有官员的上司,这实际上就是掌控了最高权力。
就连皇帝刘禅也在刘备临死前要求尊诸葛亮为相父,这种地位几乎是凌驾于皇权之上了,再加上掌控了兵权和政权,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不久,就已经达到司马懿在249年后高平陵政变后获取的权力基本一样,但是司马懿却把权力世袭给自己儿子,而诸葛亮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为刘禅指定了蒋琬和费祎这两个接班人。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有跟司马懿一样的权力,为何没有像司马懿一样篡位夺权呢?诸葛亮如果篡位夺权的话,能不能成功,有多少胜算?
先说结果,诸葛亮如果篡位肯定是和王莽一样的后果,王莽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摆着,诸葛亮篡位是无法成功的,是没有胜算的,甚至还会导致蜀汉的灭亡。
首先,诸葛亮的权力来自刘备和刘禅的授权。刘备建立的政权叫“汉”,这与刘备一生的奋斗兴复汉室是吻合的,这也是刘备的立国之本,能在延续四百余年的两汉灭亡之后,仍然维持着汉的国号,这是刘备迫不得已的政治口号,也是刘备建国的法统,还会笼络一批两汉的遗民。
诸葛亮与刘备
如果诸葛亮篡位夺权,给自己建立一个什么国?难道还是继续汉的国号?无论诸葛亮怎么操作,在法理上都说不通,刘备可是姓刘的,这是汉的国姓,诸葛亮一个姓诸葛的,他能以汉为国号,不能,如果不能以汉为国号,他以什么为国号都不行。
不要以为篡位就是有兵权,有政权,司马懿不是夺了兵权和政权, 还是用了两三代人才篡位成功,篡位是要有合法性的,要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不然就会像袁术一样早早灭亡,单靠武力是无法征服人心的,还需要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安抚人心。
其次,三国的形势并允许诸葛亮篡位。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势力,如果诸葛亮篡位,就会引发无尽的蜀汉内斗,那些原本暂时归附蜀汉的势力就会跳出来反对,蜀汉是以刘备一生的个人威望所建立的,蜀汉的统治阶层或多或少都与刘备有着很深的渊源,诸葛亮篡位,蜀汉至少有两个阶层会跳出来反对。
一是刘备的元老派,这是在北方就跟随刘备开始起兵的一批人,有关羽、张飞、赵云、糜竺、简雍、孙乾、刘琰、魏延以及他们的后代,这些人中部分人从刘备打黄巾军就开始跟随,一直到建立到建立政权,都是刘备忠心的手下,诸葛亮篡位,这批人第一个不服,就会起来反抗。
二是益州的本土派,他们在蜀汉政权中处于受打压的状态,一直就盼着曹魏来解放他们,现在诸葛亮篡位,就等于给益州本土豪强们发生叛乱的借口 ,到时候如果益州派与元老派联合起来反对的话,这对蜀汉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原本蜀汉就是最弱的,不像曹魏家大业大,随便折腾也没事,但蜀汉不行,折腾两下估计就会灭亡。
况且外面还是曹魏政权和东吴政权在虎视眈眈地关注着情况,一旦给他们有利可图,诸葛亮将面临内忧外患,有些忧患不是能力可以解决的。
诸葛亮与司马懿
最后,诸葛亮的崇高个人威望是建立在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上的,还包括道德,如果诸葛亮敢篡位,这些东西将不复存在,反之,诸葛亮得到的名声将与王莽、董卓和曹操相差无几,想想曹操都没有篡位之名,就被骂得有多惨,诸葛亮篡位的话,他就不是诸葛亮,也不会像历史上的诸葛亮一样流芳万世了。
诸葛亮一旦篡位,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将被否定,包括治理蜀汉的法律和道德,没有这些东西作为蜀汉的立国之本,那蜀汉将会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也会和东吴及曹魏一样不断地陷入内乱和混乱,直到再次出现一个强人控制局势,所以诸葛亮的篡位是不会成功的。
最后再说一点,诸葛亮平生的志向是:像管仲和乐毅一样,出将入相,他只想当个将军或者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后再利用权力完成自己的理想,诸葛亮的理想中从来不包括篡位,所以他也不会篡位,即使他拥有最高权力,也不会像司马懿一样。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