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率群臣在汉中郡沔阳正式称汉中王,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关羽藐视黄忠都有据可查。《三国志·卷三十六》中诸葛亮对刘备要封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并与“与羽等齐位”表示了忧虑:“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诸葛亮用比较严肃的口气劝阻刘备加封黄忠,刘备大咧咧地不以为意,以为一封信就能把关羽摆平:“吾自当解之。”
不知道是刘备忘了做关羽的思想工作,还是做过了但没做通,诸葛亮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在《三国志·卷四十一》中,关羽真的发怒了:“先主为汉中王,遣诗(费诗,时为益州前部司马)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刘备不听诸葛亮劝谏,一意孤行封黄忠为后将军、关内侯,结果导致关羽和刘备的矛盾公开激化,要不是费诗和稀泥的水平够高,当时刘备集团就面临着拆帮的风险——如果关羽跟刘备翻脸,肯定不会去投奔他瞧不起的孙权,离开刘备的关羽会奔向何方,读者诸君心中想必会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答案。
这时候可能有很多人感到不理解:长沙之战黄忠明明赢了,关羽为什么还瞧不起他?关羽拿黄忠说事儿,真实目的是要落谁的面子?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回答:其一,正史中刘备南定四郡并没有发生战斗,“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隶属韩玄的“行裨将军”黄忠当然也是跟着一起投降了,关羽对黄忠的第一印象,也就是一个低眉顺眼地跟着韩玄投降的一个老兵而已;其二,在演义小说中,长沙城下那场单挑,黄忠确实是赢了,如果黄忠想杀关羽,第二天就能做到。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中,关羽第一天和黄忠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就想出了看似高明实则送死的“绝招”:“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
关羽可能不知道,或者说原本知道但一着急就忘了:施展拖刀计必须诈败逃走,把后背亮给对手,如果关羽诈败黄忠不追,就在背后张弓射箭,那关羽岂不是当场就挂掉了?
黄忠并不是一个很讲武德的老将,有时候甚至有点只求目的不择手段,他后来在定军山之战中跟夏侯渊讲好走马换将,夏侯渊如约放了陈式,黄忠却玩了一把阴招儿:“黄忠带着夏侯尚,夏侯渊带着陈式,各不与袍铠,只穿蔽体薄衣。一声鼓响,陈式、夏侯尚各望本阵奔回。夏侯尚比及到阵门时,被黄忠一箭,射中后心。”
黄忠不是不会背后放冷箭,但偏偏面对关羽那么宽大厚实的后背不肯下手,心中肯定是有自己的打算:或许是他认为自己打不赢关羽,也奈何不得张飞赵云,长沙早晚易主,自己还是少得罪人为好;或许是跟关羽打了一天,已经有了英雄惜英雄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黄忠跟关羽第二天、第三天都属于箭下留情,这一点关羽不应该不知道。但即使是在演义小说里,关羽也对黄忠表示了轻蔑:“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无论之从正史角度还是用演义眼光来审视关羽拒封事件,其性质都很严重:总揽荆州军政大权的关羽不肯接受主公刘备的印信,可以理解为赌气,也可以理解为大不敬,甚至可能被认为已经有了二心。
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对刘备取得西川之后给手下的封赏记载都是一致的:关羽为前将军,曹操从朝廷给关羽请来的汉寿亭侯爵位不变;张飞为右将军,刘备在荆州时封的新亭侯爵位不变;马超为左将军,还是延续他原先的都亭侯爵位(汉朝侯爵从高到低依次是县侯、乡侯、名号亭侯、都亭侯、关内侯);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汉中王刘备亲封的四方将军,三个爵位没动,只有黄忠从白丁荣升侯爵,成了贵族,这就是刘备的不是了:既然你已经自封汉中王吃上了肥肉,就应该给跟你一起打天下老兄弟一口汤喝,要加官进爵,就应该普调一级,名号亭侯晋升乡侯,都亭侯晋升名号亭侯,这时候你给黄忠一个最低等的关内侯,关羽就说不出什么了。
读者诸君都知道,刘备进位汉中王是建安二十四年的事情,而关羽在建安五年就已经受封汉寿亭侯,这个爵位他连头带尾做了二十年,直到他在荆州败亡也没变过。跟关羽一起为曹操效命、后来成为关羽手下败将的于禁,已经是食邑一千二百户的假节钺左将军了,而关羽还是一个空头汉寿亭侯。
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还是小气了:封给属下的食邑,是不是在自己手中都不打紧,因为谁也不在乎那点税收,但是名号好听呀——你就是把关羽张飞都封为县侯又能咋样?关羽跟了你二十年,用的还是曹操替他争取来的汉寿亭侯名号,这事儿说出去都丢人!
我们把陆游的《诉衷情》和袁去华的《水调歌头》改几个字,就能形容关羽此时的心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荆州,曹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存汉室天山,身老荆州。”“记当年,携长剑,觅封侯。而今憔悴荆州,客里叹淹留。回首涿郡关西,随分生涯可老,卒岁不知愁。”
其实不仅仅是关羽愤愤不平,刘备在给黄忠赐爵关内侯的时候,跟随他多年的赵云赵子龙和军师将军诸葛亮,到刘备自称汉中王的时候,还是个没有任何爵位的“白身”。
刘备已经占有荆州、益州、汉中三地,其地盘暂时超过了孙权,封几个大将为县侯乡侯根本就没啥困难,但是刘备就是攥着爵位不肯发放,关羽之怒,也是在为其他兄弟鸣不平:刘备用人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其实我们细品关羽那句“不与老兵同列”,就会发现他不是反对黄忠赐爵关内侯,而是为自己二十年爵位不动,刘备不给诸葛亮、张飞、赵云加官进爵而恼火:跟着你这样的小气主公打天下,实在是没啥盼头!
对关羽的愤懑,诸葛亮当然感同身受:要没有我奔波江东联孙抗曹,你现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要不是赵云舍命救出阿斗,现在都没人管你叫爹,你当了汉中王称孤道寡,连降将黄忠都赐爵关内侯了,怎么却把我们一帮老人都给忘了?我这个杂号军师将军,能指挥有关内侯爵位的后将军黄忠吗?
关羽和刘备此次闹僵,甚至可以作为刘备集团从盛到衰的转折点:君臣离心离德,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刘备没有派一兵一将支援,也没给过一粒粮一把草,结果关羽俘虏于禁七军三万人后补给发生问题,只好去抢孙权的设在湘关粮仓,这才给了孙权彻底翻脸的借口。
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劝阻和关羽的感受,执意封黄忠为关内侯却不晋升关羽张飞马超爵位,这件事确实做得很不地道,而这件事引发的蝴蝶效应,就是身在成都的刘备诸葛亮基本收不到关羽的前线战报,对荆州危机毫无察觉,其结果是刘备丢了一半地盘,诸葛亮的隆中宏图也化为了泡影。
刘备为什么如此小气,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好请读者诸君来评理: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关内侯,对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公平吗?如果您是刘备,会给这几位追随他多年的功臣宿将加封怎样的官爵?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