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陆逊和孙权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吴第一名臣陆逊为何被孙权活活逼死?
东吴四帅里陆逊的地位和功绩无疑是最高的,可以说为东吴屡建奇功,但为何最后却被孙权活活逼死。陆逊最后愤懑而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二宫之争,陆逊曾上书为太子孙和争位,引发孙权极大的警惕和不满,因此孙权又不断让太监带来书信,斥责他不该探听宫中机密。面对孙权的不断指责,在公元245年三月,63岁的陆逊带着满腔的愤懑与委屈去世了。周瑜,鲁肃,吕蒙三人均是英年早逝、陆逊最终也没有逃过大都督不得善终的魔咒。
陆逊出身士族豪门,江东四大姓(顾氏、陆氏、朱氏、张氏)之一。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都尉。虽然都是基层官僚,但也让陆逊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诲。建安八年(203年),陆逊二十一岁时,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孙权比陆逊大一岁。就此二人开始数十年的合作。正是因为他表现出了其优秀的才干,被孙策召为女婿。
陆逊从西曹令史这样的最基层小官僚做起,而后与吕蒙合谋,袭取荆州,夷陵之战大败刘备,石亭之战计赚曹休。公元244年正月,东吴的丞相顾雍病逝,孙权随即任命陆逊为相,同时保留陆逊的荆州牧、右都护兼武昌留守。孙权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了“上大将军”,地位比三公还高。此时的陆逊出将入相,成为太子辅臣,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俨然是东吴的二号人物。
东吴政权从架构上来说就是淮泗集团和江东士族两大派系的争斗,两大派系之间伴随着东吴政权的兴衰荣辱。而陆逊无疑就是江东士族的代表人物。孙权虽然在尽量在两大派系之间保持平衡,而实际上孙权却倾向于淮泗集团。太子孙登之死,引发二宫之争。这既导致了东吴数十年的政治动荡,也就此导致了陆逊的悲剧。
在其他人看来、陆逊与孙权相知相识四十年、陆逊应该深得孙权信任,以陆逊政治敏锐不应该不了解,不能介入孙权两个儿子的太子之争、应该持中立立场、惋惜事与愿违、本不想参与的陆逊,最后因为太子之争的事情导致活活逼死。因为一旦介入基本上都不会有好下场,这是帝王最避讳的事情。公元241年,孙登病逝于武昌,时年33岁,孙权这一年刚好60岁。孙登的早亡、导致孙和与孙霸两宫争位。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为了争储闹得不可开交。孙权对孙霸多有偏向,此事导致孙和的太子地位变得朝不保夕。迫使朝堂内外的官员不得分别站队。陆逊本来是想当中立派,但像他这样的当朝宰相,又如何能在波诡云谲的皇位继承中独善其身。
也是由于两宫争位,导致孙权变得异常的敏感,孙权暗中开始主导了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并以此为借口沉重打击了江东士族。就是为了给继承人留下一个安定的局面。陆逊长期镇守武昌,远离建业朝堂,因此对此事一直冷眼旁观,保持中立。然而,江东士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陆逊管得了自己,却管不了他的族人和亲戚。陆逊的族子陆胤、外甥顾承都是支持太子孙和的急先锋。
由于孙霸实力强大,孙和派人向陆逊求助,陆逊出于公心。上疏孙权谈及嫡庶之分。而孙权对于陆逊干预两宫争位是极为愤怒。孙权生性多疑、称帝之后这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但囿于陆逊的地位,不敢公开处罚陆逊,但却屡屡遣使责备陆逊打听宫中机密一事,此事让陆逊有苦难言,第二年,陆逊便不胜愤忿而卒。终年六十三岁,陆逊之死,是东吴日益复杂的权力斗争的集中体现。
应该说,陆逊无疑是支持太子一方的,只不过他地位使得他不敢轻言废立,而一旦表明支持太子孙和,孙权就必然不能容他,他的介入必然会加速太子党的败亡。从这个角度说,陆逊或许死得并不冤枉。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孙权“孙十万”称号的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军事调侃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曹操视为劲敌的君主,却因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行动,被后世冠以“...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8-12 孙匡字季佐:乱世中短暂绽放的宗室之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江东孙氏以勇毅与谋略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在孙坚、孙策、孙权等核心人物的光芒下,孙匡作为孙坚第四子、孙权胞弟,虽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
孙权 孙策 2025-07-29 三国胡综后代:家族传承与历史变迁中的枝繁叶茂三国时期,东吴官员胡综以文韬武略著称,其人生轨迹与孙权政权紧密交织。从少年避难江东的侍读,到掌管军国机要的侍中,胡综的仕途见证了东吴从割据到称帝的历程。而当这位...
孙权 2025-07-29 孙权七子:乱世中的命运浮沉在三国鼎立的波澜壮阔中,孙权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江东建立起稳固的基业。然而,这位雄主身后,七位儿子的命运却如江水般跌宕起伏,折射出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家族...
孙权 2025-07-28 凌统与甘宁:东吴双雄的武力与价值之辩在三国东吴的武将谱系中,凌统与甘宁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猛将。前者以忠勇孝义闻名,后者以悍勇善战著称,二人因杀父之仇结怨,又在孙权的调和下化干戈为玉帛,最终共同成为...
孙权 2025-07-28 东兴之战:魏国折戟沉沙的惨痛代价公元252年冬,曹魏权臣司马师借东吴孙权新丧之机,调集15万大军分三路南下,意图一举荡平江东。这场被后世称为“东兴之战”的战役,最终以魏军在东兴堤的惨败告终,其...
孙权 司马师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