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和张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云死了诸葛亮只是落泪,而听到张苞去世,为何诸葛亮却直接吐血?
在整个三国的时期里,诸葛亮自从出山之后,一直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种一切了然于心。哪怕是山崩地陷也不为之所动的从容,面对任何失败的时候,他都不曾流露出过软弱。
刘备去世之时,诸葛亮接掌了蜀国大权,他更是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但他也没有将自己的苦闷表达于脸上。
尽管诸葛亮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着赵云去世和张苞去世这两件事的时候,却最终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面对着跟随自己戎马一生的赵云的去世,诸葛亮感到了万分悲痛,跌足而泣、大哭不止。然而没过多久,张飞的儿子张苞也因为从山间摔下而重伤不治,这一次诸葛亮的反应比上一次还更强烈。
那么,一个问题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为什么赵云去世诸葛亮只是感到悲痛,而张苞的早夭却令诸葛亮哭得吐血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老骥伏枥的赵云
作为随着先帝刘备一起征战天下的战将,活到了刘禅时期的赵云,已经和诸葛亮一样成为了蜀国资历最老的活化石。用赵云自己的话说:“我自少年时期随先帝征战半生!”征战一生的赵云的功绩何等的闪耀。
自打赵云在荆州追随刘备开始,博望坡之战,赵云奉命诱敌深入,出色地完成了将夏侯惇大军引入包围圈的任务。长坂坡之战,更是赵云靠着自己的胆量,在数十万曹军中七进七出,将刘禅给救了出来。
后来孙夫人回归东吴时,还是赵云第一个反应过来将刘禅救回,可以说赵云为了刘备是真正的出生入死,尤其是刘禅,更是与赵云有着密切的关系。
后来,册封五虎上将的时候,赵云因为功劳和资历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五虎之一。多年后,五虎上将中,关羽张飞先后因东吴而死,黄忠也在与东吴的战斗中丧生。
刘备本人也因为夷陵兵败而抑郁成疾,病逝在了白帝城,至此赵云已经成为了诸葛亮手中,仅存的几个先帝老将之一了。虽然刘备的去世,使得赵云一时间有点迷茫。
但是看着阿斗,赵云放下了一切的迷茫,选择了继续为蜀国奋战,南征孟获、初次北伐,都有着赵云的活跃身影。只不过,在第一次北伐之后,七十五岁的赵云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终点。
怀着对蜀国大业未成的遗憾离世,赵云的去世意味着蜀国又少了一员大将,也意味着先帝刘备时期的老将们基本上凋零殆尽,只剩下了寥寥数人而已。
将门虎子张苞
张苞与赵云相比则不同,作为二代将领张飞的儿子,张苞在一开始、亦或者说更多的就是,被诸葛亮选择为新生代的将领。
作为新生代将领,胆大心细、年轻有为就是张苞最大的资本,而张苞本人也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年轻将领。
刘备在伐吴的时候,逐渐得到了历练的关兴张苞二人,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足以称得上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了。
张苞在伐吴时就立下了赫赫战功,让刘备不禁感慨“将门虎子”之名,而自此之后,张苞也被刘备当做王牌用过。在诸葛亮麾下,他更是随着诸葛亮北伐建立了很多的功勋,俨然成为了蜀国老一辈将领们的接班人。
然而,只能说天不假年,张苞在追击郭淮孙礼的时候不慎跌落山涧,他的一生就进入了倒计时,没过两年,就因为跌落山涧所留下的内伤而撒手人寰,当真让人感慨天妒英才。
这次,在得知了张苞身故的消息之后,诸葛亮更是大为悲痛,甚至口吐鲜血留下了病根。对于赵云去世和张苞去世,为什么诸葛亮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
原因揭晓
其实,这并不能怪诸葛亮厚此薄彼,在某些层面上来说,这才应该是诸葛亮应有的态度才对。诸葛亮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反应,根本上还是赵云和张苞之间,有着些许不同所导致的。
第一个不同就是年龄上的不同,虽然赵云是驰骋沙场数十年的老将这并不假,但是这也意味着赵云此时此刻的年龄已经很大了。
根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记载,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赵云就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
对于这样一位老当益壮的战将来说,尽管他的能力依然能和年轻人一较高下,但是在那个普遍短寿的三国时代,活到了古稀之年的老将实属难得。
年老也就意味着赵云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段旅途,因此无论赵云何时去世诸葛亮都不会太过惊讶,因为诸葛亮心里已经做好了和赵云告别的准备。只不过,当赵云的死讯传来之时,诸葛亮仍然是悲痛不能自己。
数十年的缘分,在这一朝全部随着赵云的去世而烟消云散,诸葛亮面对着先帝旧臣的凋零感到如此的无能为力,除了悲恸大哭之外,他也没办法做些什么其他的事情。
张苞则不同,作为年轻将领的他正值人生的壮年时期,正当继承父志为蜀国建功立业时,张苞却因为一场横祸,而最终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普通人听了都为之感到惋惜,就更不要提是掌握蜀国大权的诸葛亮了。面对着青年才俊的英年早逝,诸葛亮压根就没有做好会失去张苞的心理准备。
二来则是两人的作用不同,赵云在刘禅一朝时已经年逾七旬,作为五虎上将唯一还活在世上的那一位,在此时此刻的作用其实更像是个象征,蜀国武将的象征。
被先帝刘备评价为一身是胆的赵云,在随着刘备进入汉中之后,就一直都没有单独建功立业的机会。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成为了赵云英雄名号的起点和终点,在这之后,赵云单独建功的机会就基本上没有了。
随着年龄的变大,赵云俨然就成为了每一位蜀国新生代武将心中的偶像,但也仅仅是偶像而已。张苞不同,作为将二代,他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正当年华,是蜀国人才中真正可以称为顶梁柱的那几位。
作为张飞的儿子,张飞的勇武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张飞的嗜酒,鞭挞士卒等一系列的恶习,却在张苞身上找不到一点影子,这样优秀的新生代人才正是诸葛亮需要器重,也是蜀国所需要的。
要知道,蜀国的新生代人才都随着刘备在夷陵兵败之后折损殆尽,沙摩柯、傅彤等优秀的将领都在这一战中丧生。面对着幸存的张苞,诸葛亮自然是感到万分欣慰,对于张苞也是十分的器重。
因此,张苞的去世意味着蜀国又少了一个新生代的人才,诸葛亮又怎么能不悲痛?痛苦不堪之下,苦苦支撑的诸葛亮才会连连吐血。
总的来说,诸葛亮心疼赵云是因为感情,而心疼张苞则是因为蜀国的未来无人可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三国武力巅峰对决:赵云与许褚的实力深度解析三国时期,赵云与许褚作为蜀汉与曹魏的标志性武将,其武力值与军事能力常被后世热议。若以正史记载与演义情节为基准,从个人战力、军事指挥、战略眼光三个维度综合对比,赵...
赵云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三国时期庞德与赵云实力对比:勇将与儒将的巅峰碰撞三国时期,名将辈出,庞德与赵云作为曹魏与蜀汉的代表性武将,其武力、战绩与军事才能常被后世比较。本文将从历史记载与演义演绎两个维度,结合真实史料与文学形象,系统分...
赵云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