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司马懿和曹丕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懿究竟是不是忠臣,为什么曹丕在位期间他没有去篡位?
历史记载,司马懿有“狼顾”之异相,又有三马同食于一槽的梦境加持,这让司马氏后来篡了曹氏的皇位有了一个玄幻的基础。其实读历史多的朋友都知道,这无非是史学家为统治者加持神秘buff的把戏而已。我不相信刘邦、朱元璋这样的绝世豪杰在最初就想未来有朝一日当皇帝,任何人的成就都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到了什么样的位置,期望自然也就随之改变。
即使是司马懿这样的所谓阴谋家,别说在魏文帝曹丕时期了,就是在魏明帝曹叡时代,他都是老老实实的忠臣,直到托孤事件的发生才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曹操时代——老实文官
司马氏是东汉的世家大族。曹操当政后,曾征召过司马懿,结果这家伙装清高不去,结果曹操一吓唬,司马懿就乖乖的就范了,他成为了文学掾,后来又当了黄门侍郎、议郎、丞相府东曹属、丞相府主簿等四种职务。总的说来,上列官职的品级都不高。不过司马懿在这一期间,与曹丕交好,成了类似于曹丕幕僚的人物,受到重用。史载:
“(曹丕)素与懿善,每相全佑,故免”——《三国志》
这一时期的司马懿,可能认为自己未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文职官员,混好了可能有老爹的成就吧。
曹丕时代——出将入相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因为一个人命运的改变,也改变了司马懿的命运。那就是曹丕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战胜对手,正式取得了魏王太子的称号,成为曹氏基业的法定继承人。司马懿也成了中庶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侍从和顾问。
之后,曹丕登基称帝,司马懿成了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与尚书令桓阶、尚书左仆射陈群,共同负责尚书台事务。俨然成了一国的丞相之一,一当就当了五年,在此期间,司马懿积攒了足够的政治资本,而真正改变司马懿地位的是他成了抚军大将军,他开始承当“镇守之重”,成为魏朝镇守后方的重臣。
此时的司马懿有反心吗?当然没有,虽然他实现了出将入相,但此时的曹魏政权立足未稳,历经多年曹氏父子都没能稳定局势,一个小小的司马懿有什么能力篡了曹氏的权?当时的司马懿估计为自己超越父亲而高兴吧,篡权?想都不敢想!
曹叡时代——远离中心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司马懿同曹休、曹真、陈群一起成为了辅政大臣。这位年轻皇帝却是个政治老手,他在继承帝位的七个月后,对朝廷大臣作了一次重新任命,以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镇东大将军陈群为司空并录尚书台事,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将军。辅政四大臣的职位全部提高,但除了陈群依然留在京中任职以外,其他三人全部成了镇守一方的守将,曹叡执掌了军政大权。
此时的司马懿看到皇帝的手腕,估计也是老老实实做忠臣的,毕竟曹氏的势力依然很大,而且能力都很出众,别被演义骗了,曹真那可是真正的名将!司马懿哪敢造次?
曹芳时代——野心已现
司马懿在曹叡时代获得了什么?除了抵挡住了诸葛亮的数次进攻,积累了其在军中的威望以外,那就是他熬死了那些与他威望、能力差不多的人。
曹真231年去世,曹休228年去世,陈群237年去世。此时的曹魏,除了皇帝,哪有人是司马懿的对手?其实在曹叡去世前,司马懿可能认为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一个真正的辅宰!不过当司马懿得知皇帝最初的安排时,他非常的失望!原来,曹叡临终前安排的辅政大臣是:
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压根就没有司马懿,结果由于内部政治斗争,曹叡在再三衡量的情况下,终于定下了曹爽与司马懿。
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有了野心了!为什么是这个时候?
第一, 司马懿太失望了,当他得知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辅政人选时,是难过的。因为曹丕是如此信任他,而曹叡却一直在提防他,他自认忠心无贰、功勋卓著,但却得不到皇帝的垂青。虽然自己还是成了辅政大臣,但心里是凉的。
第二, 司马懿看到了曹氏家族势力的日渐衰落不振,名臣名将也是凋落十之八九,没有人能够制衡他了,曹爽之流无德无才怎能大用?
第三, 曹爽的步步紧逼。如果两位辅政大臣能够相安无事,司马懿可能未必这么处心积虑,但曹爽以及党羽在一上台就致力于消减司马懿的权力,用“明尊暗抑”的把戏架空了司马懿,司马懿被迫以退为进装病不出,这一“病”就是两年。
至于后面发生的事儿,大家就都知道了。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以及党羽,彻底掌握曹魏大权。不过司马懿似乎在致敬前老板曹操,主政两年杀戮无数,但却没有称帝,直到自己孙子司马炎才称帝建国。不过司马氏的江山在历史上的评价极低,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五胡乱华”时期就是他们造成的,司马懿父子太过优秀,而子孙后代多是昏庸无能之辈,100多年后,刘裕尽杀司马氏一族,上天真是公平的。
公元276年,司马睿诞生于洛阳的司马氏宗族府邸。作为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他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便与西晋的兴衰紧密相连。十五岁袭封琅邪王时,八王...
司马懿 司马睿 2025-09-29 高平陵之变:曹爽交出兵权,真是因为怕死吗?公元249年,一场改变曹魏政权走向的政变在高平陵爆发。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政变,控制京都,最终曹爽交出兵权,导致曹魏大权尽落入司马氏手...
司马懿 2025-09-29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未攻蜀汉:权谋、战略与生存的深层博弈公元234年,五丈原的秋风卷走最后一丝生机,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蜀汉丞相,用一生践行着兴复汉室的理想,而他的对手司马懿,却在诸葛亮死后...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9-28 曹操子女众多,司马懿如何从曹氏手中夺取皇位?曹操一生子女繁盛,仅见于正史记载的便有25子6女,若算上养子,其家族规模堪称庞大。然而,这位奠基曹魏政权的枭雄,其子孙却未能守住基业,最终皇权落入司马氏之手。司...
曹操怎么死的 司马懿 2025-09-28 司马懿政变背后的底气:一场蓄谋已久的权力博弈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当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时,七旬高龄的司马懿在洛阳城内发动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政变。这场看似冒险的军事行动,实则...
曹叡 司马懿 2025-09-26 乱世“墙头草”的末路:孟达之死与三国权谋的终极博弈公元228年,魏国新城太守孟达在城头目睹魏军旌旗蔽日时,或许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绝境。这位曾先后效忠刘璋、刘备、曹丕的三姓家臣,最终在司马懿的雷霆一击下身首异...
刘备 曹丕 2025-09-26 才子困局:曹植的悲剧人生与曹丕的复杂态度公元232年冬,陈王曹植在雍丘封地呕血而亡,年仅41岁。这位"才高八斗"的建安文豪,在权力倾轧中从天之骄子沦为政治囚徒,其人...
曹丕 曹植 2025-09-26 高平陵之变:蒋济为何会被活活气死?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政变在高平陵悄然上演。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祭拜明帝陵墓之机,发动兵变控制洛阳,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权...
司马懿 2025-09-25 荀彧与司马懿:东汉末年智谋双璧的巅峰对决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群雄逐鹿中原。在这场历史大变局中,荀彧与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两大智囊,以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场与谋略风格,在史册上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前者以...
荀彧 司马懿 2025-09-25 司马懿夺权时无人尽忠:曹魏政权崩塌的深层逻辑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七旬高龄夺取曹魏军政大权。这场政变中,曾为曹家出生入死的将领们集体失声,曹爽集团迅速崩溃。这一历史吊诡现象的背后,是曹魏政...
司马懿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