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诸葛亮和周瑜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诸葛亮和周瑜,谁更厉害?
熟悉三国演义故事的读者都知道,周瑜在小说里是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形象,被诸葛亮一系列戏耍,最终被诸葛亮气死,死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民间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周瑜其实没被气死,他藏在棺材里,棺材上留了气孔。打算在诸葛亮参加葬礼之际,给刀斧手发信号杀了诸葛亮,被诸葛亮发觉,诸葛亮为了主公刘备进攻川蜀的计划不再有阻碍,掰了一小节蜡烛堵住了气孔。
当然以上这些脍炙人口的情节是后人杜撰的,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周瑜和诸葛亮,他们谁更厉害呢?下面本文通过阐述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来比较一下他们谁更厉害。
周瑜生于公元175年,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他俩见面的时候,周瑜34岁,诸葛亮28岁。所以,古代戏曲中诸葛亮是老生形象,周瑜是小生形象不咋对。
诸葛亮生于东汉徐州琅琊郡(今山东临沂)的士族之家,到诸葛亮父亲这辈已经没落,13岁老家的百姓被曹操屠城,不得已避难荆州的南阳郡,在南阳郡学本领,虽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心中却也想着恢复汉室再造盛世。27岁遇到刘备,给失败一生的刘备谋划了一个同时跨有荆州益州,和孙权曹操三足鼎立的隆中对。而后来的历史,刘备集团虽然被孙权集团夺走了荆州,但是三足鼎立的格局一直持续到三国时代的尾声。
周瑜生于淮南地区的庐江郡(今安徽合肥)的世家大族,他父亲周异虽然和曹操是同龄人,但官至洛阳市长,一度是曹操的顶头上司。周瑜家和孙坚家里世代交好,孙坚的儿子孙策和周瑜是同年出生,孙权比诸葛亮还小1岁。孙坚去世后,周瑜就开始在江东地区辅佐孙策和孙权,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到赤壁之战开始前,诸葛亮是刘备的文官,周瑜是孙权的武将。诸葛亮初出茅庐,周瑜军功赫赫。面对共同的敌人曹操,孙刘联盟建立。赤壁一场大火,把55岁的曹操烧回北方,很多读者说,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之势基本形成,本文不这么认为。本文认为,战国末期有战国七雄,而东汉末年也有汉末七雄。分别是关东的曹操,辽东的公孙渊,关中的韩遂,陇右的马超,汉中的张鲁,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权,而地盘最小的就是只有一个荆州江夏郡的刘琦。刘备是刘琦名义上的手下。
其实,曹操并未元气大伤,他打算用屯田策休养生息几年,再攻西凉的马超韩遂。想攻克关中之后直下川蜀,对孙刘联盟来个大包围。而这个时候,周瑜也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三足鼎立战略:
当时荆州有七个郡,长江北岸的南阳郡和襄阳郡。长江南岸的南郡,江夏郡,长沙郡,武陵郡,桂林郡。除了一个江夏郡在刘琦手上外,其他的都在曹魏手里,尤其是南郡,曹操布置了重兵,由曹操的表弟曹仁镇守。南郡还有个地理优势,能直通西川,直取益州。荆州的其他几个郡其实无关紧要。
周瑜的战略是,拿下南郡,直取西川,和马超结盟。周瑜帮马超训练水军,马超帮周瑜训练骑兵,最终一起夹击蚕食曹操。孙权同意了,于是孙权开始佯攻合肥,草船借箭戏耍了一把曹操,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接着,周瑜开始强攻南郡,用了一年时间,终于把曹军赶走,拿下了南郡。这期间,周瑜身先士卒鼓舞士气,肚子中箭不下火线。
周瑜打下南郡后,有一件事让他气得伤病加重,因为刘备趁着周瑜打南郡的功夫,这个老小子居然借刘琦生前的名头,拿下了荆南四郡,加一个原有的江夏郡,合计五个郡,地盘已经不小了。
当刘备得知了周瑜的战略后,倒吸一口凉气。刘备向孙权建议不急着打西川,目前曹操是各个主要割据势力的头号大敌,应当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一起对抗曹操,包括益州刘璋,请求孙权把周瑜千辛万苦打下的南郡借给自己,自己和刘璋都是汉室后裔,应该能同意结盟。
那么孙权和江东士族是怎么想的呢?周瑜的战略确实诱人,但是江东士族只想自保并不感兴趣。对于孙权来说,曹操的威胁是每时每刻的,他希望刘备帮他分担压力,吸引火力。而且刘备已经年近半百,前半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能翻起什么大浪来,于是就让周瑜把南郡让给刘备。
周瑜更加生气,伤病更重,对孙权陈述取蜀的好处,须软禁刘备,孙权同意了,周瑜正要施展宏图大业的时候,伤病复发去世了,享年36岁。这下刘备最终还是借到了南郡,有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正史上,周瑜和诸葛亮二人各有各的优势。要说诸葛亮和周瑜谁更厉害。要比战略,周瑜和诸葛亮都厉害。要比阵前打仗,周瑜胆大心细,诸葛亮谨慎持重。周瑜经验丰富,诸葛亮总能全身而退,但肯定是周瑜更加厉害。要比搞经济搞行政搞技术,肯定是诸葛亮厉害,而且诸葛亮还是三国时代的黑科技发明大王。单纯军事领域,肯定周瑜更厉害。
周瑜要是没有英年早逝,刘备后半生将碌碌无为。周瑜去世后,孙权再无雄心壮志,只想自保。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战略博弈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都督先后执掌东吴军政大权,他们或以火攻破曹,或...
周瑜 吕蒙 2025-09-30 刘备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表里”之辨——从战绩差异看战略与战术的互补性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鲁肃接任周瑜: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选择公元210年,赤壁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却在巴丘病逝,年仅36岁。这位以火攻破曹、奠定三分天下格局的军事奇才,临终前却将兵符交予一位“资历尚浅”...
周瑜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