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字锡公,以敢言直谏而出名,一代名臣。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为人臣子,忠君报国,直言不讳,历来不惧强权、直言劝谏的臣子都会被世人称赞,受人敬重。

孙嘉淦他历经清朝康、雍、乾三代,自康熙五十二年考中进士,步上仕途之后,在安定民生、疏通河道等方面政绩颇佳,也因其直言不讳的进谏被誉为清代山西名臣第一人。
1723年,登基初期的雍正皇帝喜怒不定,众多大臣都唯唯诺诺、谨言慎行,但孙嘉淦竟然第一个写奏折建议他“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
众所周知,雍正是在众多兄弟争夺皇位的血雨腥风之中获胜,成功上位,而上位之后对于自己的一众兄弟也谈不上善待,孙嘉淦的建议无疑是在挑战一位上位者的阴暗面,果不其然,雍正大怒。幸好有大臣朱轼在旁边为孙嘉淦说情,这才让雍正因为他过人的胆识原谅了他的狂妄。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直言不讳让雍正对孙嘉淦这个人印象颇深,后来雍正也对孙嘉淦委以重任,让他担任工部侍郎。
1935年,乾隆登基之后,想在父亲的勤勉之后也有所作为,对朝廷之上的有志之士大力鼓舞,因此直言进谏的孙嘉淦也进入了乾隆的眼中,被乾隆委以重任,而孙嘉淦也没有辜负乾隆的信任,上疏了被誉为清代“奏议第一”的《三习一弊书》。
这篇奏议是作为文人才子的孙嘉淦以自己的学识和所见所知对于上位者的一些推心置腹的建议,以和缓平稳的文字写出来“耳习”、“目习”、“心习”三习以及“喜欢亲近小人而讨厌君子”这一弊。
乾隆对于这篇奏议也是赞不绝口,对孙嘉淦褒奖有加,让他担任刑部尚书一职。而之后的河南冤案、解除禁止酿酒的命令、治理金水河等功绩也证实了乾隆的识人之能,也让孙嘉淦名声大噪,但树大招风,盛名之下也会招来意外的事端。
面对国库充足、内外安定的大好河山,乾隆志得意满,便想要南巡,去看看自己治理之下的天下是何等壮阔。

但是这个决定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有的官员想要劝谏阻止乾隆南巡的想法,但是又怕影响力不够,不能成功阻止,于是便假借孙嘉淦的名义写了劝谏乾隆南巡的奏折,并伪造了乾隆的回复,广为传播,期望用孙嘉淦的名气来产生强大的号召力,以此鼓动大众,达到阻止乾隆南巡的目的。
后来事情败落,乾隆震怒,下令追查伪造者,几百人在这场事件中获罪,虽然这个奏折确实不是孙嘉淦写的,但孙嘉淦也因这件事情深感不安。
因文字而获罪的事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少见,多个朝代都屡见不鲜,在清朝更是空前绝后的严重,在乾隆帝时期因文字获罪的事件便以百记。这一次的假奏疏事件让孙嘉淦认清了自己危险的境地,直言不讳,以文字上疏的他,如果稍有不慎,那便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这次事件的查处延续了三年之久,而年事已高的孙嘉淦终于还是在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之下惊惧离世,而在离世后这次事件才查清楚,孙嘉淦才得以清白。
孙嘉淦的一生,因直言进谏而辉煌,二次不惧强权、凭借过人胆识的进言让孙嘉淦被雍正和乾隆刮目相看、委以重任,在任命期间也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创造出了不菲的政绩,为人称道,名声在外。
但盛名之下,引导大众舆论的影响力,会带来上位者敬重的同时也会带来猜疑与怒火,不同时期之下的上位者需要的臣子也不相同,在想要施展抱负的初期,直言不讳,学识丰富的臣子是财富,但在太平盛世,海晏河清之下,想要享受的上位者心里,阻止劝谏的臣子就变的有些讨厌了。

在朝堂之中辗转多年的孙嘉淦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在后来地位越来越高之后,孙嘉淦也不在向初入朝堂之上那般的
年少轻狂
也学着用和缓的语言、谨慎的方式来进言。
后来的伪造上疏事件让孙嘉淦彻底害怕了,明白了皇权的威严,也对众多因文字而获罪的事件胆战心惊,最终这位名臣,因直言进谏而闻名的孙嘉淦还是被封建的皇权统治“吓死了”。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