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仍能做近30年的皇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蜀汉是由刘备在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创建,不过没过两年,刘备因夷陵大败便撒手而亡了。刘备去世后,蜀汉皇位传递给了刘禅,不过当时的刘禅年纪太小,且能力一般,处理不了动荡的蜀汉,所以蜀汉的大权实际上是归属于诸葛亮的。在诸葛亮的辅助下,蜀汉的国力得以迅速恢复,并有余力开始北伐。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禅继位到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这期间大概是12年。而蜀汉灭亡是在景耀六年(公元263年),也就是说,自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做了将近30年的皇帝!
这就非常奇怪了,如果刘禅真的如大家所想的那样,他为啥在没人罩着他的前提下,还能做30年皇帝?事实上,刘禅之所以有此成就,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
一、诸葛亮的辅助
诸葛亮不是都死了吗?为何还说他在辅助刘禅?其实这是因诸葛亮在临死前,已经为刘禅安排好了辅助的人选。
《资治通鉴》: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
诸葛亮病重前,刘禅曾问诸葛亮,如他百年之后,谁可以继任丞相之事,诸葛亮先后举荐了蒋琬和费祎,而蒋琬在蜀汉执政了十二年,费祎在蜀汉执政了七年,这两人加起来执政将近二十年,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虽然当了三十年皇帝,但诸葛亮就已经为他妥善布置了二十年!也正是因为有蒋琬、费祎等人的尽心尽力,蜀汉才得以继续强大下去。
二、刘禅并不昏庸
刘禅之所以能当这么多年的皇帝,除了诸葛亮临死前遗留下来的人才辅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刘禅这个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昏庸!大多数人诟病刘禅,都是说他重用黄皓、主动投降、乐不思蜀。可刘禅一直处在皇宫,要想了解天下事,就得依靠这些宦官啊,刘禅身为皇帝,肯定是不可能随意出宫的,只有宦官可以随意走动,除了朝中大臣,刘禅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宦官,你说他不信任宦官又信任谁呢?
再说邓艾兵临城下,当时的蜀汉朝堂,坚决抵抗的人都在绵竹之战战死了,剩下的人都想得是撤离或者投降,这种情况,你让刘禅怎么抵挡?而乐不思蜀则更加好理解了,很明显这是司马昭的刁难,如果刘禅回答想念蜀汉,结果会如何?司马昭自然是不会处死刘禅的,毕竟东吴还存在,还需要做一个样子,但那些忠心于蜀汉的臣子怎么办?那些执着于复国的人,岂不就会因此更加坚定信心,反抗魏国?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平添人命罢了。
事实上,就拿刘禅和明朝的崇祯皇帝对比一下,就能非常清楚地发现,刘禅这人并不傻?你看大家夸崇祯皇帝勤政、聪明,结果呢?大明朝到他手中才十几年就灭亡了,反观被大家认为昏庸的刘禅,蜀汉在人间手上,可是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而言,刘禅这人要厉害得多!
三、魏国内斗
魏国是蜀汉的最大敌人,实力远超蜀汉,最终蜀汉也是被魏国灭亡的。刘禅之所以能够在诸葛亮死后,稳坐皇帝大位30年,其实就是因为魏国陷入了严重的内斗。魏明帝死后,曹爽和司马懿争权,最终司马懿获胜,诛杀了曹爽。而司马懿在得到权力以后,也并没有选择把大权归还曹芳,反而是继续独掌大权,打着篡权的算盘。最终,在司马家几代人的努力下,终于击败了所有忠心于曹家的势力,牢牢地掌握了大权。也正是因为魏国内部陷入内斗,才给予了蜀汉苟延残喘的机会。某种意义上来说,刘禅其实还得感谢司马懿!要不是司马懿家族一直在拖曹魏的脚步,说不定蜀汉早就被灭了!
等到魏国稍微平稳一点,开动战争机器,蜀汉就抵挡不住了。最终钟会大军虽然被姜维挡在了剑阁,但邓艾却率领奇兵从阴平小道杀入,成功地打到了成都城下。而此时的蜀汉,承平日久,朝臣早就失去了抵抗能力,最终刘禅只能选择投降,结束他的皇帝生涯。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